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方案所用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目 次: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2023年12月第15次印刷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选自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 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本片段内容以“解释静电现象”为核心, 以“探究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拓展,以“理解电流 形成需要的条件”为延伸应用。本课学生们将初步认识电的本 质,也为学生后一节学习“点亮小灯泡”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熟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他们习惯从具体活 动中获得,善于对孤立、单一现象的简单分析,但对静电现象 认知过于模糊,缺少了深度探究的把握。难以从本质上科学地 说出静电现象的原因、电荷
2、和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流形 成需要的条件。因此本节内容中注重学生亲自体会、分析、描 述静电现象。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交流,说出并认同静电现象产生原 因、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荷流动需要的条件。(2)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 合理的解释,发展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解释静电现象;有效认同正负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说明环节一体验游戏激趣导入【教师导语】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棵还没有画 完的苹果树,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 帮老师把这几颗大苹果放到这棵苹果
3、树上。【活动1】激趣游戏,体验交流教师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体验 如何利用静电将“大苹果”贴到黑板上, 导入新课。【问题组1】1 .在不利用双面胶、水等的前提下 如何让“苹果”贴到黑板上?2 .什么东西都不用就能让“苹果” 贴到黑板上,这种神奇的现象叫什么 呢?3 .在生活中你体验过有哪些静电 现象呢?结合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分层思 考、交流,产生认知冲突,形成学习期 待。学生尝试 通过摩擦使 “大苹果”带 上静电从而使 其成功吸到黑 板上学生思考 并回答问题。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 验,设置游戏 体验环节,激 发兴趣,从而 导入新课。环节二实验探究交流认同【活动2】亲历实验,探究交流让物体带上静
4、电:尝试让气球、吸 管、塑料直尺带上静电。【问题组2】1.气球、吸管、塑料直尺这些实学生动手 操作。学生通 过体验式实 验,分析现象, 交流获得教师组织 同学分组实验 (布置每组角 色分配:材料 员、音量控制验用品能不能带上静电?“可以产员、记录员、2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这些实验生静电”,形成总结员);适时用品带上静电的呢?通过摩擦的方分层创设问【活动3】式可以使物体题,引导观察、观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视频,带上静电的认交流发表。初引导学生认识正负电荷。知。步建构并认同【问题组3】生活中有很多1.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静电现象,通中,为什么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过摩擦等方式例如,没有摩
5、擦的气球为什么不能吸引可以使物体带头发呢?上静电。2 .静电是如何形成的呢?【活动4】引导学生认识物体是如何通过摩 擦带上静电的【问题组4】1 .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使物体带 上的静电?2 .物体摩擦以后为什么能带上静 电呢?【小结】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 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 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 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 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 了。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 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上静电。【活动5】再次实验,深入探究学生设计趣味实验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探究将两实验探究方现象,激发学个带静电的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育 四年级 下册 生活 中的 静电 现象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