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一、制度背景(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 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 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 活,扮演新的角色,又要面对新的环境排除困惑,确立发展 方向并通过努力找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因此,学生急需 老师在学习、生活、职业方面予以正确、及时的指导。通过 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掌握学习方法,培 养学习能力;使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 学阶段的转变,明确生活标,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 态度;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
2、和职业兴趣,学会正确地 选择职业,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 准备。(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出具有丰富个性的杰出人才。(三)学分制的实行呼吁导师制的介入。学分制的实行一 方面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但另一个方面很多学生在选 课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他们不知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 课程,这时就需要导师用他们的专业基础来帮助学生,避免 学生时间、资金的浪费,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二、导师基本职责(一)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二)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
3、德影响学生。(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创新精神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入学、选课、专业方向 选择、双专业双学位选读、个人学习计划制定、读好书、学 年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考研、就 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五)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帮助他们掌握为社会主义事业 做贡献的一般方法论,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 能力。(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带领他们参与科研活动,增加 实践能力,了解前沿知识,将来的继续学习或者参加工作做 好充分准备。(七)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定期 召开小组会。三、导师的工作要求(一)具有较强的工
4、作责任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二)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三)主导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了解被指 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保持不断的联系(电话、短信、QQ群 等形式)。(四)主导师每月至少下一次学生寝室、每学期至少找 学生个别谈心一次,认真填写谈心记录,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效果,并提出建议或意 见。(五)对学生反映集中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学生工作办 公室或系领导,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四、对学生的要求(一)学生要认真勤奋学习,主动联系导师,积极配合 导师的工作,每学期主动联系导师2次以上,寻求有效帮助 和导学。(二)按照工作要求,在与导师交流
5、谈心后,认真做好 谈心记录,记录自己接受辅导的收获和体会。(三)积极主动向导师或学工组老师反映对导师组工作 的意见和建议,便于学院改进工作。(四)每学期初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调整 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五)认真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 各项任务。(六)客观、公正评议导师的指导情况。(七)学年结束后,写出收获和体会。五、导师的选拔(一)采取自愿加推荐选拔或者由各教研室提名,经教 务会议研究通过,由系主任聘任。(二)选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学习指导能 力且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三)选拔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四)选拔所有权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六、学生选择
6、(一)大一的学生,刚开学时,由导师通过学号编排截 取一定数量的学生编组由导师抽签决定所教导组别。(二)大二及以上的学生,根据导师的数量,又期末成 绩截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后一定数量的学生由 根据各个导师的学生数量安排。(三)大二及以上的学生,可以实行高考填志愿的形式, 在期末结束后,官网发布导师信息,学生填写导师申请自愿 书,分别写出第一自愿,第二自愿,第三自愿,第四自愿, 第五自愿。然后由导师决定所教学生。(四)发布一个具体时间,由学生在教务处系统自主报 名导师,规定一定数量。(五)由教务处系统随机分配。(六)以寝室为单位,统一安排,便于交流。(七)在指导过程中,学生、教师双方可以
7、提出变更指 导关系,经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七、制度安排(一)本校施行的导师制属于初级阶段,教师兼任导师, 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二)采用主导师与副导师相结合的方法,主导师由院 内老师担任,副导师可由研究生或者班委担任,副导师主要 任务是带领参与研究与主持纪律。(三)师生比控制在1: 12左右(一个导师一个年级指 导学生不得超过15人)。(四)每位导师每个学期的集体活动经费为2000元。(五)导师要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比如学术交流等, 并记录活动实施方案,费用安排,活动意义。活动结束后导 师应批阅相应布置的作业并给出相应的排名等次。(六)每周需要辅导2次,辅导总时间4小时,每小时 50元(编排的集体活动时间另计)。(七)每个导师组每学年至少完成2篇科研性论文和2 篇创新性论文。(A)系里组织一些集体性的竞赛活动(至少三次), 导师组选出合适人选参赛,教务处进行监督,辅导员和其他 系以及本系的学生代表对参赛员进行评分。记录比赛结果, 对获奖的同学给予10,70, 30的资金奖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