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目的:调杳手术部位感染、新生儿病房、EICU、ICU (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 学依据。2 .范围:适用于各科室、新生儿病房、EICU、ICU。3 .定义: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 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等。4 .权责:4.1 主管医生:发现相关医院感染及时主动上报。4.2 监测护士:填写患者日志。4.3 专职人员:主动、前瞻性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4.4 回访人
2、员:建立术后回访监测。5 .作业内容:5.1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5.1.1 监测对象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5. 1.2监测内容5. 1.2. 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 (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手术资料: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美国麻醉协会ASA 评分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5. 1.2. 3手术部位感染资料: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5. 1.3监测方法5. 1.3. 1临床医生主动上报。5. 1. 3. 2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5. 1. 3
3、. 3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5. 1. 3. 4每例监测对象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资料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二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X 100%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义100% 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数5. 1. 4. 3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5. 1.4. 3. 1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X 100%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5.1. 4. 3. 2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医师不
4、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例数X 100%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手术例数5. 1.4. 3. 3平均危险指数平均危险指数= (危险指数等级义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5. 1.4. 3.4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二某医师的感染专率某医师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1.5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5.2成人(ICLD及新生儿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监测5.2. 1诊断原则:指患者在ICU发生的感染,即患者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 者转出
5、ICU到其它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监测对象:ICU患者。5. 2. 3监测内容5.2.3. 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转归。5. 2. 3. 2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 管、使用呼吸机)。5. 2. 3. 3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5. 2. 3. 4转科情况。5.2.4 ICC患者日志:每日记录新住进患者数、住在患者数、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及使用呼 吸机人数、记录临床病情分类等级及分值5. 2. 5监测方法5. 2. 5.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目标 监测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