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学案模块4第3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学案模块4第3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学案模块4第3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四着眼于广度、深度、高度法。口选修内容第3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BIBEIZHISHIWENGUZHIXIN一、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3.内容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 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 .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2 .内容制定
2、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 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3 .影响和评价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6.(2021 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 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 全会通过有关决
3、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 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 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 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 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 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便 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 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
4、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1982年,中共十 二大再次提出” “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要逐步适当拉开 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 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 信息概括。第(2)问,根据“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 本没有大的变动” “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 大小挂钩” “使绝大
5、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答案(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 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任答三点)(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 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三、王安石变法1 .时间:1069年。2 .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 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3 .内容4 1)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 税法。5 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6 3)取士之法
6、: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4.影响和评价(1)增加了政府收入。(2)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四、戊戌变法1 .时间:1898年。2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传播。3 .内容4 1)政治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府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5 2)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创新发明;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 财政;兴办邮政。6 3)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
7、 立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 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7 4)军事上:裁汰旧军,编练新军。4.影响:是一次变法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立足于方法、现律、能力关键能力考法突破GUAN川AN NENGLI KAOFA TUPO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 .命题点:王安石变法中的赈灾措施(2020山东等级性考试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 农” “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 “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 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
8、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C 根据“募饥民修水利” “赈救食力之农” “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 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给农户创造就业 机会,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减轻政府的救灾负 担”,排除A项;“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 “开仓放粮”都有利于稳定 灾区的社会秩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其他抗灾救荒措施,无法得出“建立政 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2 .命题点:梭伦改革(2021重庆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H)梭伦改革开启了雅典民主的进程。针 对城邦中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梭伦宁愿遭受双方仇视也要为城邦订立最优良 的法律。
9、他在诗歌中表达了立场:“我屹立于此,为双方挥舞坚实的大盾,不许 任何一方行不义而占上风。”这说明()A.法制是雅典城邦的民心所向8 .民主政治需要法律提供保障C.梭伦主张武力消除双方矛盾D.梭伦改革旨在维护平民利益B 根据材料“我屹立于此,为双方挥舞坚实的大盾,不许任何一方行不义 而占上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调和贵族与平民 的矛盾,维护城邦内部的团结,为城邦民主政治的稳定提供法律保障,故B项符 合题意;贵族群体反对法制,题干不能反映建立法制为民心所向,排除A项;题 干中未反映梭伦主张武力解决双方矛盾,排除C项;梭伦改革旨在调和贵族与平 民矛盾,维护城邦整体秩序,并非
10、仅维护平民利益,排除D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1 . (2020全国卷I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 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 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 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 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 “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 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
11、,根据资本额多 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 四品卿爵赏(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 意义。(9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清末新政的“新”,将清王朝在社会转型时 期所做的努力和值得肯定的一些举措作为思考的主线。第问,可结合表格信息 从设立专门机构、提高商人地位、确立商业的法规章程等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明确传统商业的经营环境、理念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等,在 此基础上对照表格中的法规、聿程,推理出其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即可。答案(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
12、,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 人授予商勋和爵位。(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 式商业组织的束缚。2 .(2020全国卷H)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 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 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 “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 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 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
13、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 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成。一一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 “把当地 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 挥” “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兵知将的目的” “将兵多数戍守本 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问,评价时要从军事出发再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分为二地分析。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历史 人民 一轮 模块 33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