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一一贬谪诗语文学科教案设计主备人:.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 周授课班级课时安排2课时课 题贬谪诗课 型教 学 目 标 分 析大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 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 学习应到达如下目标: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划分朗读停顿。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默写。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简答题、赏析题。又双运用。能在现实的 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考
2、查方式是结合显示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恰当运 用古诗句。欣赏、审美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品析 题。总结上述所说,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知识与 能力了解贬谪诗的主要特点。把握贬谪诗的常见感情和主题。 掌握贬谪诗的解题方法、技巧。过程与 方法培养学生准确鉴赏贬谪诗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重、难 点阐释学法指导教具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经典诵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
3、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1)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 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遥远地区,这里用 “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2)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 谪(zh6)。(3)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 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 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4)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 上山砍
4、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 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问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5)沉舟: 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赏析: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 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 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 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那么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 一炉,以
5、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 奋精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 强的艺术感染力。左迁至蓝关示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 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 赶来从韩愈南迁。(2)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zhao)奏:早晨送呈奏 章。九重(ch6ng)天:古称
6、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路八千:泛指路 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3) “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 惜剩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U):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4) “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 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 马不前。”(5)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6)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 州,向韩湘交待后事。赏析: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 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
7、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 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哀凄楚,溢于言表。【学习过程】一、贬谪诗题解贬谪,古代官吏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贬谪诗即古代文人被 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二、贬谪诗特点综观中国历史,文人与政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春秋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 立言)之说,到儒家“学而优那么仕”的入世思想,再到根深蒂固的“修齐治平”的观念。可 见,中国文人的政治情怀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积淀。而唐朝,那么是一个令文人的雄心壮志得 以大肆张扬的时代:强盛的国力、安定的社会、富足的生活,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信 心,加上
8、科举制的推行,在唐朝文人心中,便大大地强化了参政议政、出将入相、建功立业 的抱负和可能。于是,其文学创作就必然与其政治活动有着比历代更紧密的关联。翻阅唐代 文人的生平,不难发现,大多数文人都曾在政坛上活跃过,更不可忽视的是,其中大局部人 有过被贬谪流放的经历。这些悲剧式的经历反映在文人的作品中,便透出了一种或深或浅的 悲剧色彩。唐朝的文人们大都有着积极的出世愿望,期待着乘势而起,走进政坛,立功立名。 但这种参政意识和功名意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富贵名利,他们中的多数人是自觉地 关心民生、系心社会的。因此,对功名的重视,对社会政治的热衷和参与,使文人超越了小 我,将自身与国家的安危治乱、民生
9、否泰联在了一起,责任感、使命感便成了自我约束和激 励的重要因素,也使他们的自我感觉相应地崇高起来。然而,这同时也变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强烈的自信,使他们生出强烈的功名意识及对政 治未来的美好展望;自我的过高期许和重视,使他们很难与现实政治相容,由此形成了对个 体主观精神的突出强调,并以自我意识取代客观现实。这就免不了出现政治窘境:或性格刚 直,直言谏君;或缔结党派,互相排挤;或期望过高,时事不容于是,贬谪流放的命运 就不可防止了。这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所造成的悲剧结局,是高远志向无法在现实政治中 得以实现的命运悲态。在这种冲突与矛盾中,便产生了浓厚和强烈的悲剧感和悲剧意识。体 现在贬谪诗人作品中
10、的悲剧感主要是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自我生命的悲叹,是在对命运的观 照、把握和感怀中形成的深沉的悲伤和孤愤。当生命被放逐到家园以外的遥远地方,当年华 被消磨在被抛弃的时光中,时空的错杂更加深了他们对命运的悲哀之感。三、贬谪诗常见意象1.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 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2,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潺送客愁。”(李涉再宿武关)“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 别弟)3,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陛之木 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11、(屈原离骚)4.其它常见意象:风霜、雨雪、夕阳、鹏料、猿、青山、流水孤舟、月、落花落叶、孤 灯、芙蓉、蓬草、薜荔四、贬谪诗的情感:【自主探究一一提炼情感主旨】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 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 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
12、年后被“赐金放还 变相撵出了长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 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
13、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琵笆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 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我闻琵琶己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
14、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潺阳城。潺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啦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清衫湿。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垮以鞅羁兮,骞朝碎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美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
15、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题写在岭北驿的一 首五律,创作时间约在公元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岫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内容+情感+手法】明确(1)行路难借乐府古题吟咏人生、仕途道路艰难表达对被赐金放还、不得重用的苦闷 抑郁;对摆脱歧路、实现政治理想的信心与
16、希望 用典、直抒胸臆(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的沙 场生涯 表达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虚实结合(3)戏答元珍作者在特定境遇下由早春物华而引发的深切感慨 谪居远乡的寂寞情怀; 归雁之声勾起的思乡之情;冬去春来光阴流逝的人生之叹;身处逆境不甘消沉的乐观 豁达。比喻触景生情(4)定风波诗人野外途中偶遇风雨 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 坎坷的超然情怀缘事抒怀双关(5)琵琶行诗人被贬谪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孤独的处境 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 孤独、愤懑之情直抒胸臆(6)离骚屈原遭受种种诽谤和诬蔑,楚王
17、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 表达了 屈原对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愤怒;表达了对自身美好品质的坚守 比兴(7)题大庾岭北驿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 抒发了诗人对官 场坎坷的慨叹;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楼之际,诗人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的伤感;对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到位慨叹象征情景交融【情感归纳】贬谪诗的三大要素:政治前途黯淡,诗人内心痛苦,贬谪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贬谪诗人:我们所接触到的贬谪诗人,屈原、柳宗元属于一类,他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几乎 承受不了被贬的打击,缺乏逆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 鉴赏 系列 贬谪 教案 2022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