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望天门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望天门山》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1 .识字本课要求会认5个生字,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亦”和“宜”发音 相似,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多音字“抹、磨”,可以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比如,“抹”字在“淡妆浓抹”“抹粉” 中读mo,在“抹布”中读抽,在“转弯抹角”中读mb; “磨”字在“磨镜”
2、“磨刀”中读抽,在“石 磨” “磨盘”中读献)。2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耍注意易错笔画的指导。比如,“孤”字中“瓜”的竖提,可以在范写时, 通过红色粉笔突出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楚”字可以和“定”比较,把下边部分的横钩写正确;“未”字的两横,要指导学生写得上短下长。3 .理解运用(1)通过有层次、有方法的诵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古诗的韵味。(2)通过对词语、诗句的理解,想象画面,让学生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汉字的热爱。(3)课内外结合,拓展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发现.占诗中动词运用的巧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刖1 .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
3、字,能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通过借助注 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古诗大意。(2)搜集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视频和图片。(3)搜集作者李白、苏轼、刘禹锡的简介。(4)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5)再读课文,能把课文读通读顺。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望天门山)课时目标:1 .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 .ffi: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一一(课件播放天门山的视频,视频
4、 时间大概一分钟左右,先播放全貌,然后是天门山的近景),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 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被叫作“天门山”,谁来说说自 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天门山雄伟壮观。生:我通过课前预习,还知道天门山是“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 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 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2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真多!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 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一一望天门山。
5、(教 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播放天门山视频,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谁来把课前预习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生简 介李白)课件出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上,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体裁是绝句。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读通诗句。3 .全班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对读。4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超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
6、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 .指导生字的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断孤帆楚至(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断孤帆上下结构:楚至(3)易错字指导:“楚”下面部分不是“定”;“孤”右边部分是“瓜”,不是“爪”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 正。6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7 .朗读古诗。(1)自读:请读3遍,前两遍读准字音,第3遍读出节奏。(2)个读:指名读。注意听他是怎样读出停顿的。(3)有节奏地读:同学们,写景诗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些,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8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文
7、,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设计意图: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自主 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 中理解内容。三、理解诗意,体会意境。课件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 写在黑板上,课件出示: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出现。孤 帆: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课件出示前两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1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2 .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生动、形
8、象?(断、开、回)“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是冲开、撞开的意思。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 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 “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 的奇险。课件出示后两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 .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壮美的景色的?(在船上看到的)4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妙在何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 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5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学生全诗一起说一说。6
9、.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气势,山的磅礴。(指名读、赛读。)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读,进一步感受山水的磅礴气势。四、品古诗,悟感情。1 .同学们,请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古诗读一读,结合课文插图,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 的景物。(板书:碧水青山孤帆日)2 .出示课件:(出示有天门山、绿水、白帆的图片)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美 妙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圆,画中有诗。3 .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板书“雄伟壮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 .一边配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背景音乐:前一部分是笛子姑苏行,后一部 分是古筝高山流水,大约2分钟)5 .背诵并默写古诗。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关键字词,结合课文插图,注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 者用词的精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五、总结方法。1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2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1)读:读通古诗。(2)解:理解诗意。(3)想:想象古诗画面。(4)悟:感悟作者感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