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三单元《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三单元《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三单元《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竹节人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豁、凛”等10个字,会写“疲倦、别出心裁等9个词语。2 .能初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要求,明确学习重点1 .阅读单元导语,了解“有目的地阅读”的含义。(1)导人: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他对于课文学习有哪些要求呢?(2)学生自由读单元导语,谈谈自己的理解。预设: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3)小结: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有目的地阅读”.揭示课题。出示竹节人图片,导人:谁知道这是什么玩具?(竹节人)今天我
2、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竹节人的课文。2 .在完成本单元的策略学习任务之前,我们还是需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这是一篇叙事类的回忆性散文(2)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2):概述我们当时全都迷上了竹节人。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统领全篇奠定了愉快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哪个词来展开写的?【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第二部分(3-7):主要描述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这个部分表现了我们的什么情感。【表现了我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也能体现出我们队可以用简单材 料制作出这一成果的自得与满意】第三部分(8-19):主要写豆竹节人的乐趣。【体现我们对此深深着迷】91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竹
3、节人搏斗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的情景。学生在19自然段突出表现我们对为主体人的路名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游戏的乐趣。【首先足迹人会没完没了的对 打,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就呆头呆脑的挨揍,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纯的喜爱与纯粹的快乐,其次,我 们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是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再次同学们玩得入迷,忘记上课,侧面 烘托出竹节纹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第四部分(20-29):主要写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下课后却在自己的办公 桌上痴迷的玩起来。思考:这个部分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了老师童心未泯,另一方面从侧面说出了竹节人的吸引力】(3)连起来概括
4、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节。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 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二、聚焦阅读任务,学习阅读策略.阅读导语,明确任务。(1)过渡:本课竹节人我们要根据哪些阅读任务来开展有目的地阅读呢?(板书:阅读任务)(2)阅读课文导语,了解本课三个阅读任务。1 .快速读文,找到相关内容。(1)过渡:这节课,我们先带着第一个阅读任务阅读课文。要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 内容?预设:”写玩具制作指南”要
5、关注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要关注动作、具体玩法。(2)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制作和玩法的相关内容,作上记号【提取关键信息】(3)交流指导:竹节人制作(第三自然段):竹节人玩法(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自然段)。2 .细读重点,完成阅读任务。(1)细读重点段落,写玩具制作指南过渡:竹节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找到的内容。默读第三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完成表格。学习活动:填写制作指南。竹节人制作指南准备工具材料要求具体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总结学法:带着“了解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游戏”的任务,可以用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方法,将要领
6、及步骤圈画出来,绘成图示。(2)聚焦重点段落,了解竹节人玩法。过渡: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 默读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自然段,找一找有哪些具体玩法,并圈出相应的动词。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单独玩:嵌入、拉紧、一松一紧。两个放在一起玩:放在、对打、卡住、挺着、挨揍。取名号玩:系上、刻在、找到、装在、剪、系、做、装上取、粘上、雕成、招呼、打、磕飞、大呼。相机指导书写“豁、凛、疙瘩、疲倦、别出心裁”等字词。认读词语:豁然、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正确书写:端、凛、疙瘩、疲倦、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再仔细阅读,将竹节人玩法写成说明的形式。(初级玩法、
7、高级玩法)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讲清楚【先把长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再从下面拉进长线,最后将左右长线一松一紧地拉动】 【先给竹节人起名号,再给他们加道具,然后用道具武装竹节人,接着在身上刻上名号,最后拉动长线,一紧一松地进行打斗】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1 .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为了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快速阅读全文, 找到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圈出要领和步骤】.小结: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内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下节 课我们继续围绕另外两个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板书: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第2课时【课时目标】1 .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节人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统编 第三 单元 竹节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