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docx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1 .会认“俭、皇”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3 .绘制牛郎织女连环画。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 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绘制连环画。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 .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本文。2 .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这篇民间故事为什么有着那么大的魅力?(设计意图:课堂应该
2、是轻松、有趣、简朴的。这节课伊始就呈现出简朴的开头,既承接了上 一课的学习内容,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开启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开门见山,充满情趣,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1 .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那这些生字大家都会读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俭皇 偎衰泰珊瑚礁筐拗(重点正音:“衰、珊”是翘舌音;“珊”是前鼻音,“筐”是后鼻音,“拗”读nil还有一个 音读do。)2 .这篇课文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如下:第1自然段:男耕女织,儿女双全。第2自然段: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第3自然段:王母知情,发誓追回。第4自然段:织女被抓,骨肉分离。第5自然
3、段:携子追赶,牛郎被拦。第6自然段: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第7自然段:不肯死心,允许相会。第8自然段:喜鹊搭桥,七夕相会。3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叙述了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但牛郎织女的决心让王 母娘娘最终妥协,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 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设计意图:字音字形入手,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为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隙碍,教师强调学生 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帮助学生正确地辨识生字。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对学生复述课文和绘制连环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人教五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牛郎织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