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系列:4闺怨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系列:4闺怨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系列:4闺怨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一一闺怨诗语文学科教案设计主备人:,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 周授课班级课时安排2课时课 题闺怨诗课 型教 学 目 标 分 析大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 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 学习应到达如下目标: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划分朗读停顿。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默写。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简答题、赏析题。又双运用。能在现实的 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考
2、查方式是结合显示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恰当运 用古诗句。欣赏、审美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品析 题。总结上述所说,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知识与 能力了解闺怨诗的主要特点。把握闺怨诗的常见感情和主题。 掌握闺怨诗的解题方法、技巧。过程与 方法培养学生准确鉴赏闺怨诗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重、难 点阐释学法指导教具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导 二次备课【经典诵读】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3、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Q注释: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d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裳(chGng): 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锦书: 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矶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 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诗人以此表现了思妇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的深厚与执着。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 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相互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
4、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 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感染。其审美效果就是物我合一,形象而含蓄。如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 时而借景抒情之作。诗歌中,诗人在四句诗中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 点,羁旅客子卧听静夜钟声,使得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到达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3、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法,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开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 感叹抒情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 术境
5、界。这类诗歌缺少不了的是隐含在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外在景物,并通过相关联想与相似 联想的表现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 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歌通过一个已婚的年轻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雍容华丽,然后步态轻盈 地走上了翠楼。这个时候,她站在楼头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远处田陌上,就是田野的路径 上的杨柳的青青的颜色,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一种浓烈的情绪忽然泛上了心头,她想,如 果这个时候我的丈夫陪伴在我的身边,我们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天的景色,该是多么的幸福! 然而,丈夫却早早地去了外地,不在身边,一种
6、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4、借物抒情在闺怨诗词中,物是抒情主人公常用的抒情载体,主要有月、水、云等意象。比方,吕 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诗人就写了抒情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怨恨。上片说,我恨你不像江楼上的月亮,一天到 晚跟着我转。下片又说,我恨你又像江楼上的月亮,刚刚团圆,又亏缺。诗人借月亮一个月 只有十五是圆的,来表现爱人之间团聚少,别离多。可以说,形象生动,意蕴深刻,情感丰 S。总之,对于闺怨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别。这与古代交通不便有 着一定的关系,而更为重要的缺少儒家思想对人的
7、影响,认为应该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往 往外出难归。或者是因为男儿志在四方,外出周游,寻求开展的机遇等等,最终导致家中爱 人对其的想念。另外常用手法总结如下: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细节描写烘托渲染衬托比照抑扬虚实结合【艺术特色】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闺 怨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细腻的心理描写。闺怨诗多用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怨情。一首诗,既是一幕 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它们织就了一部饱含辛酸情、浸满女儿泪的古 代妇女苦难心灵的历程。在此基础上,这些诗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抒情 女主
8、人公的心理。恰切的比兴寄托。用比衬手法赋物写情,原是民歌的特长。如:“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 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怨歌行),比喻君恩无常。文人诗也往往如此,如:“家寄征 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以潮水有信 反衬人归无期。凡此种种,皆妙用比兴寄托,曲折有致。“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闺怨诗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 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闺怨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 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
9、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 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案诗词,意境便觉深婉。构思精巧,笔触细腻,手法宛曲。六、链接高考L (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儿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 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美系? “红
10、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2. (1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泳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8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
11、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气氛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 暮色。9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 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 缓慢。【提升训练】L忆王孙沈宜修注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鹏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注】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文学家叶绍袁之妻。 此词为思念远行的丈夫所写。(1) “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表现了
12、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含蓄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远行夫婿的思念之情。【解题思路】“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作者没有明言与爱人见面之难,而是用生花之 笔点明远山连绵不断地横亘在那里,又自怨不如天上的白云,能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去追寻 丈夫。对丈夫思念的凄苦,蕴含其中,令人低回不已。这首词整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答案】虚实结合。首句是对虚幻梦境的描写,自己的梦魂随青青芳草飞到远方,欲与亲人 相见。后面的词句为写实,运用了柳色、黄鹏、落英、远山、飞云等一系列视觉形象,与首 句中的芳草一起传神地写出了自己孤寂、伤春伤别的情思。2.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13、,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 更加鲜明。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 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 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
14、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 情思。3. 近试上张水部(唐 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馀(唐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1)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 张籍那么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2)舅姑:公婆齐纨:齐地生产的贵重的丝绸菱歌:采 菱姑娘的歌声.从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说明了什么看法? (4分)答案: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张诗肯定了朱庆
15、余 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忧;.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从以上两首诗中都看出其影响。它们共同采用了 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任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答案:“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 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题红叶唐韩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1)韩氏诗运用了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与韩愈诗中“还有小 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那么采用了 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
16、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答案: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委婉、含蓄乐景写哀(反衬)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答案: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 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 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
17、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 感和音乐美(1分)。(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4分)抓取了 “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 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 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参军的丈夫。(2 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
18、,请具体赏析。(4分)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 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管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 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4分) 情的角度: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词 的角度:例如1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不归,中间以一 “雨”字联结,“愁”字 贯穿其中,结构严谨;例如2 “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比照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重压在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胜。5 .
1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 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 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
20、、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 情思。【阅读思路小结】鉴赏技巧点明人物身份、特征。说明描写手法:细节、动作、心理、肖像、修辞、景物、烘托、比照等。抒发的情感,及诗人的写作意图。教学反应(后记)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 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 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
21、成“人”字, 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 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一一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 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赏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句,承上启下。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 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
22、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 华、爱情、离别,那么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词的 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2、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鸥古鸟。注释: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3. 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 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 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鬓
23、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 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弄妆:梳妆打扮,修饰 仪容。罗襦:丝绸短袄。鹅鸽:贴绣上去的鹅鹄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 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 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译文: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 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 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鹏鸿。赏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系列:4闺怨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 鉴赏 系列 闺怨诗 教案 2022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