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
《高中物理(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一. 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轨道定律 面积定律 周期定律()。对椭圆轨迹运动的卫星,研究其周期时常常需要周期定律。二. 万有引力定律:(1)公式 (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2)适用条件:两个质点之间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之间 质点和均匀球体之间。公式中的R为质点间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把它看做是质量集中在球心的一个点上。三. 三种物体受力情况分析:(一)对地面上的物体:受到F引及其它力,其中F引可分解成:F1=GF引,F2=F向。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F向非常小,远小于万有引力和重力,而GF引。g=G/m, a向=F向/m,可见对地面上的物体a向远小于
2、g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所以不能说物体同时F引受到及两个分力。公式:(可得到黄金代换式),9.8m/s2 (二)做匀速圆周运动(稳定运行)的卫星:仅受一个力即是万有引力F引。这时卫星的重力和万有引力是同一个力,这个力提供卫星运行所需的向心力。不能说卫星受到F引,重力G及向心力F向三个力。公式:因为是匀速圆周运动,我们所学的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全部适用。 1、由左边公式可得:r越大:(1)v越小;(2)越小;(3)a向越小; (4)T越大;上述物理量与卫星的质量无关。2、各卫星m与F引不同,无法比较;3、结论仅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12内切圆外切圆(三)对于轨迹为椭圆的卫星,因为属于离心(近地点
3、)或向心运动(远地点),F引 F向,不适于上面方框里的结论。一般来说,如图,椭圆上近地点时的速度v1比内切圆轨上的运行速度v1要大,椭圆上远地点时的速度v2比外切圆轨上的运行速度v2要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椭圆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内切圆轨上的卫星周期要大,比外切圆轨上的卫星周期要小。四. 要估算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体量:(1) 只要知道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即可利用求解M和。(2) 观察某圆轨运行的卫星,只要知道T、r、v、a向其中两个即可求解M,若要求还需要R。(3) 观察天体的近地卫星,同时需要知道两个物理量才可求解M,但是,由于R=r在求时可约去,只要能得到T即
4、可求出。()五. 地面上物体、圆轨道卫星各物理量的比较(1) 卫星之间:向心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的大小关系由本页上面方框里的结论来判断。(2) 地面上的物体与卫星:一般来说,不能直接比较两者a向、T、v等物理量,不满足方框里的结论。(3) 但地面上的物体与某些卫星之间有特殊的关系:例如,地面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的、T相同,而同步卫星的r大,可知同步卫星的a向=2r更大。再比如,地面上物体与近地卫星离地心的距离R相同,在m相同时F引也相同。这样同步卫星等可作为地面上物体与其它卫星之间的桥梁。六. 宇宙速度1. 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的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所有绕地做圆周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高中物理 第五 万有引力定律 及其 应用 知识点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