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表格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表格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一 单元 整体思路单元主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2、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教材分析重点 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难点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教具课件课件PPT单元整体思路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1古诗词三首介绍了三篇关于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 乡下人家介绍了乡村的景致和乡下人家的生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3 天窗主要写小时候乡下房子里的天窗给“我”的影响,重点是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4 三月桃花水讲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口语交际:转述是学会转述,重点是能够清楚、正确地转述。习作:我的乐园重点是写出乐园的样子及带给什么样的“我”的快乐。语文园地本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练习写句子和片段,理解并积累卜算子.咏梅单元主备人: XXX 语 文 教 案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题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
4、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积累古诗文的兴趣。教学分析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教具课件电化教具PPT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2.读诗题,解题意。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5、”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认识生字:杂、稀、蜻、蜓。2.指导书写“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
6、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2.学生自学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
7、内容?(2)交流: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3)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2.指导朗读。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逸闲适)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
8、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板 书设 计四时田园杂兴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清新、田园、宁静、 安逸、闲适作 业设 计1、 抄写古诗并背诵古诗。2、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时目标1. 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 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
9、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指生进行交流)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2. 认读“宿、徐”。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写作背景: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0、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生字 注意读准指导书写“篱、疏”(2)词语理解。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阴:树荫。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2.再读诗句,读通顺。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2.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 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展示交流: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1
1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板书:黄 新绿 黄)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情:喜爱)3.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1.展开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同学听听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板 书设 计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画:篱落、一
12、径、枝头 (静)画追入 儿童 黄蝶 菜花(动)意色:黄(绿)(黄)作 业设 计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时目标1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剥”等6个字。2.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指读:清平乐村居2.师介绍:“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二、初读感知,疏通
13、字词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初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学生自主学习。7.交流释疑。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2.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的眼前浮现哪些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2.品环境(
14、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什么景物?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2) 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3)“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板书:茅檐 低小 )3.品人物(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
15、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板书:醉)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集体交流: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板 书设 计茅檐 低小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清平乐 村居 大儿:勤劳 中儿:心灵手巧 小儿: 无赖作 业设 计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
16、情景,写一段对话。课后反思(包括:优点、不足、整改措施)备课组/教研组长检查签字(盖章)教务处/教研室检查签字(盖章)语 文 教 案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题2、乡下人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自读感悟,想象乡村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过程与方法:1、揣摩优美语句,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2、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分析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
17、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难点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教具课件电化教具PPT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2.看完图片,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乡下人家”。3. 简介作者,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 等。二、自学课文,解决字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生字学习(2)书写指
18、导(3)词语理解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配几幅图,分别给每幅图起个名字。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板书: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四、 细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段1.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2.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
19、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 “独特”的美吧。五、课堂总结,再现课文。1.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2.学习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一首古诗,快来跟老师一起读读吧!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板 书设 计乡下人家独特 作 业设 计1、 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2、 试着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教案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