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9 页)2015 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共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 1、2题1 (4 分)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缩短路程 增加运量减少货物破损 增强贸易灵活性。ABCD
2、2 (4 分)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 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 3、4 题第 2 页(共 19 页)3 (4 分)如图为北纬 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4 (4 分)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 5、6 题5 (4 分)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3、)第 3 页(共 19 页)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6 (4 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大理岩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灰岩D安山岩 玄武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如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 7、8 题7 (4 分)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8 (4 分)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耕在
4、面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改变耕作制度ABCD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如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 9、10 题第 4 页(共 19 页)9 (4 分)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10 (4 分)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
5、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11 (4 分)如图为某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 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第 5 页(共 19 页)A47 B43 C23.5D21.5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2 (30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 1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 2 为图 1 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 3 为图 1 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 1 中丙第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咋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
6、并分析成因(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第 6 页(共 19 页)13 (26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 图 1 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3
7、)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第 7 页(共 19 页)2015 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共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
8、意图完成 1、2题1 (4 分)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缩短路程 增加运量减少货物破损 增强贸易灵活性。ABCD【分析】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通过读图分析,学生应能判断出海运的路程远了,同时学生要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也应知道古代陆路运输的工具以车、马、骆驼等为主,运量比轮船要小的多。【解答】解:读图,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远销第 8 页(共 19 页)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东部地区,增强贸易灵活性,对;轮船运量比车马运量大,可增加运量,对;海运的路程长,错;海上风浪大,不能减少货物破损,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
9、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 (4 分)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分析】根据材料,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读图,从浙江宁波出发,整个航线航向偏南徧西东亚行船顺风是东北风,南亚地区是东北风,所以最佳季节应该是冬季【解答】解:A、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纬度太低,不利于夜观北极星定向,故不符合题意;B、冬季,乙处吹东北风,船上的人可能会在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故正确;C、冬季是枯水期,丙处不能见到河水的暴涨,故不符合题意;D、丁处沿岸是
10、沙漠区,不能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现象的判断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 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 3、4 题第 9 页(共 19 页)3 (4 分)如图为北纬 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分析】30N 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大部分区域降水少,中西部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或地中海气候,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解答】解:读图,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甲图周围一片荒凉,湖泊处可能是绿洲,地降水丰富,、地降水较多,不可能是甲
11、地;甲与对应。乙地景观以草地为主,植被分布较广,但是矮小稀疏,说明降水较少,热量较少,最可能是地。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候类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4 (4 分)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第 10 页(共 19 页)【分析】主要考查了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此题关键是注意位于 3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中西部多干旱区,大量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然后在根据甲图中只有水边有植物,判断是沙漠气候区,乙图植被分布范围较大,但植被稀疏,应该是降水较少地区域,山区地形,温度较低
12、,对应选项中气温、降水资料,不可能是、两图,甲乙两图景观差异明显,两地纬度相同,甲中有热带植被,应该海拔低,乙图植被矮小的草地为主,应该是海拔高,热量不足【解答】解:A、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差异不是主要因素,故不符合题意;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距离海洋远近影响不大,故不符合题意;C、两地不临海,临海的两端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洋流性质影响小,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甲乙两图景观分析对比,两地纬度相同,甲地湖泊边有热带植被分布,说明热量充足,海拔较低。乙地景观植株矮小,体现出热量不足的特征,可能是高原景观,所以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
13、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 5、6 题5 (4 分)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第 11 页(共 19 页)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分析】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乙处是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解答】解:A、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故不符合题意
14、;B、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故不符合题意;C、乙处是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故正确;D、乙处是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6 (4 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大理岩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灰岩D安山岩 玄武岩【分析】图中岩层序号代表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根据不同地质构造岩层年龄新老关系,判断出背斜、向斜构造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岩层易受张力,岩层较松散,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省 高考 地理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