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8 页)2013 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分,满分 0 分)分)如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 题。1 (3 分)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 (3 分)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 1b 中的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如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 34 题3 (3 分)图中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4 (3 分)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第 2 页(共 18 页)值读图回答 56 题5 (3 分)下列时刻中,最用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 时B9 时C12 时D14 时6 (3 分)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如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 78 题7 (3 分)图中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
3、、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 (3 分)该城市( )A老城区地价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6 分)分)9 (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第 3 页(共 18 页)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 1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 2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 2 中 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
4、程(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10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3 月,巴西甘蔗产量达 5.6 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第 4 页(共 18 页)(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地理地理-旅游地理旅游地理】11 (10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第 5 页(共 18 页)(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地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12 (10 分)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
6、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地理地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13 (10 分)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第 6 页(共 18 页)2013 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分,满分 0 分)分)如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 题。1 (3 分)
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分析】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解:从图 a 中可以看出,在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故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C 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开发与评价,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2 (3 分)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 1b 中的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分析】据图可知,流域内植被不断较少,下渗减少,雨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解答】
8、解: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下渗减少,雨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第 7 页(共 18 页)阶段的顺序应为 III、II、I,故答案选 C本题考查流域开发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做题时要结合所给图形,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的判断如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 34 题3 (3 分)图中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分析】在我国沿北
9、纬 40纬线,从沿海到内陆,随着降水量的不断减少,自然带由森林带、草原带逐渐过渡为荒漠带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在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得比较明显【解答】解: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到再到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故为草原。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考查中国植被东西向地带性分布,考查了考生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4 (3 分)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
10、风第 8 页(共 18 页)【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气候类型复杂多变,二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冬季受亚洲高压的控制,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离陆风,夏季则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由海上来的潮湿温暖的偏南气流,温湿多雨由我国气候特征可知,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影响了南北方植被带的宽度【解答】解:森林植被一般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的地区,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但是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东西跨度较小,而南部季风气候区东西跨度较大,导致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即
11、为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选:D。【点评】理解我国气候特征对自然带的影响,特别是季风气候在南北方的差异,难度适中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 56 题5 (3 分)下列时刻中,最用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 时B9 时C12 时D14 时【分析】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的日变化、等温线的分布,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天中,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向大气辐射热量,使大气增温;当地面辐射减弱,
12、大气温度随之降低,这样就出现了气温的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地球下垫面性质不均,所以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同纬度地第 9 页(共 18 页)区的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用等温线表示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时,等温线往往发生弯曲读图分析,该地区此时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即此时下垫面热力性质相当日出前后,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高,日出后海洋和陆地开始升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大约在正午太阳辐射最强烈的前一段时间,海洋温度将和陆地气温相当【解答】解:从图中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1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 A;“最高气温出现在 14 时左右”,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 D;12 时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 C。故选:B。【点评】以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考查气温的日变化,难度较大6 (3 分)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分析】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变化规律从纬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丙地位于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日出越
14、早,日落越晚【解答】解:A、北半球昼长夜短,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故不符合题意;B、北半球昼长夜短,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故正确;C、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丙地位于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甲地等于乙地,故不符合题意;D、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丙地位于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甲地等于乙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第 10 页(共 18 页)昼长的变化规律如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
15、回答 78 题7 (3 分)图中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分析】别墅区应该在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位置,那绝对不能在河流的下游,工业区要分布在交通便利,有大型仓库的位置,【解答】解:A、处靠近电车轨道,及仓储式购物中心,货运量大,故适合布置工业区,而别墅区为高档社区,对环境质量,交通通达性要求都很高,处最适合,处为老城区,环境质量差,因此布局绿化区,故正确;B、处靠近电车轨道,及仓储式购物中心,货运量大,故适合布置工业区,而别墅区为高档社区,对环境质量,交通通达性要求都很高,处最适合,处为老城区,环境质量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高考 地理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