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特征开展_单元实验程序_教学_王绍宗.docx
《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特征开展_单元实验程序_教学_王绍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特征开展_单元实验程序_教学_王绍宗.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甩的一个 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 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条件下才能极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 反过来又促使教师的主导性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 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的。但在化学教学中长期没能较好地处理好这 二者关系,致使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 一、找出弊端,确定教学方法改革方向 化学教学应在继承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 上(如学思结合、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讲练结合) 进行改革。改革的重
2、点是以 “ 三个面向 ” 为指导, 力争在化学教学中实现四个转变: ( 一 )在教学目的上,变单纯 “ 传 授知识 ” 为 “ 传 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 。 (二 ) 在教学方式上,变 “ 学会知识 ” 为 “ 会学 知识 ” 。 (三 ) 在教学方法上,变 “ 被动听 A为 “ 主动学 ” , 改变老师一 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四) 在教学要求上,变 “ 齐头并进、统一要求 ” 为 “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 。 这四个转变,主要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 缺点与应得的成绩。这样每一个数码的显示,都会 在学生头脑中引起关于程序要求的反馈,调动了学 生研究自己的作文和参与评改活动
3、的自觉性 ; 教师 则免去了文打分又写评语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工 作效率 ;教师发出评语信息(通 ii编码 ),学生接受评 、 语信息 (也通过编码 ),又各是对训练程序要求的反 馈与再理解的过程,这样,逐步达到训练程序要求也 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实现 “ 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 的目的。 二、寻求途径,设计 “ 单元实验程序 ” 教学 兴趣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对化学的学 习有了兴趣,便会变 “ 被动 ” 为 “ 主动 ” ,变 “ 要我 学 ”为 “ 我要学 ” 。化学实验是引起化学学习兴趣的 重要因素。 把实验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掌握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对实验认识的
4、心理活动特 征及在各阶段的认识规律,把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放在研究学生的 “ 如何学 ” 上来。只有了解学生在 不同学习阶段中的不同心理活动以及在各阶段中的 认识规律(从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 ), 才能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持久 地保持下去,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 愤悱状态。 根据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特征, 可以把认识实验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直觉 感知阶肆、思索探求阶段、动手操作阶段、串联总 结阶段、创造设计阶段。根据这五个阶段及各阶段 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了 “ 单元实验程序 ” 教 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以现行统编教材为依 据,与统 编教
5、材同步进行,以一章为一个单元 ( 初中五个单 元,高中十四个单元 ),各节内容打通,按照学生对 实验认识的五个阶段设计了教学的五个程序。这种 就有了良好的保证。至于错别字与病句的修改,教 师可采取适当方式指出,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当然, 使用 “ 程序编码积分法 ” ,程序是先决条件,有了程序 化的训练教材,这种方法才能发挥其实现训练目标、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三重作用。 现在,我们正在 “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 的实验班中 实施这项改革方案,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改善。 教学方法是把实验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在五个程序 中始终是以实验为主,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单 元实验程序 ” 教学
6、。 现在把五 +程序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每一 程序的具体做法、所达到的目的,详述如下: 第一粗序:直觉与启示 直觉感知阶段 (启 发实验 ) 每一章的教学开始时,学生对本章知识内容一 无所知。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是:急于想了解本章 知识的大概内容,特别想知道本章有哪些有趣的实 验,表现对各种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喜好观察鲜明、 生动、不平常的现象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他们的 心理活动是好奇,好看,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各 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极为迫切。根 据此阶段学习时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了第一程序。 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每一章的开始,由老师演 示一系列实验。设计演示的实验从已知实验入手,
7、 向本章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把所要演示的实验 分成若干组,同组实验相似,组组间注意层次发展 (如硫族设计四组十一个实验,化学反应速度及化 学平衡分三个组十二个爽验 ) 。演示实验的同时, 根据学生想知道实验现象的原因,急于解惑的心情 .及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 的为什么 .是什么 的点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的思索问题。 本程序的目的:通过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及生 活、生产中与本章知识有联系的知识,挖掘富有启 发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色、电、味等, 使学生在每章知识学习开始时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 剌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促使大脑进行积极的思 索,产生形象思维。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
8、困难和矛盾,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巧疑布阵、设 置悬念,使学生在每一章学习的开始时处于想知道、 又不知道 ;想弄明白又糊涂的状态。学生为解决实验 带来的疑问及若干思考题的答案,产生了学习 本章 知识的强烈要求,调动起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情感、兴趣。这样,每一章学习的开始,学生学习 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兴趣大增、疑问重荜,起到 “ 激其情、引其疑 ” 的作用。 第二程序:读书与思考 思考探求阶段(准 备实验 ) _ 通过直觉感知的诱导,学生被那些不可 议、 悬而未决的实验现象所吸引,进一步困惑。此时学 生的心理活动特征是:他们在第一程序中通过现察 实验产生要求解惑的心理活动没有得到满足,如饥 似渴
9、地迫切要求解决悬布未决的问題,急切盼望老 师能把有关实验加以解释。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 强。根据此阶 段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了第二 程序。 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急切盼望 老师解惑的心理活动中,老师引而不发,对所产生 的疑问不予解释。明确告诉学生,第一程序所带来 的疑问,在课本中均有解释,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 題,仔细阅读课本;根据预先由老师设计的程序提 纲,由学生通读全章。在读书过程中 (在课堂进行 ) 要求学生对全章进行三读: 一 读粗知大概 ( 粗略了 解全章知识主要内容,对全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 了解,以及全章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即所谓粗读 ); 二读圈点批摘 _致地阅读本
10、章内容,在细读中做 到点、画、勾、批、摘、问、结,深入地钻研课本 内容,特别是仔细阅读有关实验的目的、操作、现 象、结论,为解决第一程序中实验出现的困惑寻求 答案,为发现新的疑问进行探索,即所谓细读 ) ; 三读关键所在(摘录重点 .填写提纲、提出问题、 文字积累,郎所谓精读 ) 。整个三读过程在课内进 行,老师巡回指导、检査,搜集普遍问题。 本程序的目的:通过粗读一细读一精读,学生 的视野开阔了,考虑问题有了新的角度和思路,培 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自己预习、总结, 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辨析能力,逐渐培养学生 “ 不 启而发 ”的能力 ,起到 “ 启其思、广其视 ” 的作用。 第三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循 学生 心理活动 特征 开展 单元 实验 程序 教学 王绍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