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6 页)2015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6 分)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 T 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2 (6 分)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CT2噬菌体在细菌
2、细胞核内合成 DNA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3 (6 分)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4 (6 分)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m10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3、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第 1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第 2 页(共 16 页)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不驱走大蚂蚁增加 35定时灌溉驱走大蚂蚁增加 70不驱走大蚂蚁减少 10不灌溉驱走大蚂蚁减少 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5 (6 分)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
4、的原生质体融合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180 分)分)29 (17 分)为探索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 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 ,传至末梢,释放 ,作用于突触 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量在光信号与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
5、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 D 鼠(2)研究发现,D 鼠相关脑区内酶 A 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 A 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 D 鼠相关脑区注射酶 A 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第 3 页(共 16 页)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 D 鼠 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 D 鼠 ,则表明抑制酶 A 的活性可以降低 D 鼠对药物的依赖(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 A 的 mRNA 互补结合的,含 22 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 A 的 mRNA 降解将这种小 RNA 用溶剂 M 溶解后,注射到 D 鼠相关脑区,引起酶 A 含量明显下降,D 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
6、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 RNA 用 (填“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 M”)溶解,注射到 D 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 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 RNA 相比,其核苷酸的 (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 b种类不同 c数目相同d数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若此对照组 D 鼠相关脑区内酶 A 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 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30 (17 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 S 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 S 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第 4 页(共 16 页)(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
7、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 A 和 a 表示)依次为 (2)实验 2 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为 在实验 2 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和果蝇 S 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 mRNA 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 2 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 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31 (16 分)研究者用仪器检测
8、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 CO2吸收量的变化,每 2s 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1)在开始检测后的 200s 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 ,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 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 和热能(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 CO2吸收量在 molm2s1范围内,在 300s 时 CO2 达到 2.2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 molCO2m2s1 (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第 5 页(共 16 页)(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 100s 以后,叶片的 CO2释放 ,并达到一个相对稳
9、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 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于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研究第 6 页(共 16 页)2015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6 分)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 T 淋巴细
10、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后,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 错误;B、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 错误;C、抗体只能与抗原结合,然后吞噬细胞将其分解,C 错误;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2 (6
11、分)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 DNA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分析】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2、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解答】解: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加工场所,第 7 页(共 16 页)A 错误;B、mRNA 是转录的产物,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 正确;C、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C 错误;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光
12、合作用的过程、转录场所、原核细胞的结构、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3 (6 分)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
13、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3、分析题图:由题干可知,用某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试验组细胞,不用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对照组细胞,两题图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第 8 页(共 16 页)【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所以 b 峰中细胞的 DNA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A 正确;B、在 a 峰与 b 峰之间细胞
14、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B 正确;C、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 DNA 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b 峰中,C 错误;D、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 b 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 DNA 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 DNA 复制有抑制作用,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的知识,识记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 (6 分)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5、10m10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第 1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不驱走大蚂蚁增加 35定时灌溉驱走大蚂蚁增加 70不驱走大蚂蚁减少 10不灌溉驱走大蚂蚁减少 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第 9 页(共 16 页)地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m1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高考 生物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