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共11页).doc





《2017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8页,七个大题,24个小题。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家醅(pi) 琐屑(xio) 熹微(x) 叱咤风云(ch)B.阴霾(mi) 真谛(d) 赫然(h) 正襟危坐(jn)C.发窘(jing) 窒息(zh) 点缀(zhu) 随声附和(h)D.馈赠(ku) 诘问(j
2、) 芳馨(xng) 更胜一筹(ch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 谰语 赋闲 五彩斑澜B.告罄 诓骗 狼籍 张皇失措C.羸弱 荫庇 慰藉 面面相觑D.聒噪 诘责 睥睨 粗制烂造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钟山“一江两岸”景色宜人,沿江两岸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前些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D.漫步于黄姚古镇,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这里的古风古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
3、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贺州市大钟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
4、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A. B. C.D.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B.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C.“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
5、文体。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李浩燃“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 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 虑。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 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 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 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
6、愤。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 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 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 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 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 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 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 飞 ,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
7、” 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 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 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 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 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 、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 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 为自觉与生活方式。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 补齐。罗马不是
8、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 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 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 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 ”,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 旁,展现于人潮涌动 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
9、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 做社会关系的润滑 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 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 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7.下面是对选文中心论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B.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C.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D.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文章最后一段西班牙作家的话,强调了文明是公民交际中必须具备的素养。B.文章第段加点的词语,呼应紧密,即对公民有宽容的心态,又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了提高公民素养的路径。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D.为了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种种不文明行为现象。9.下列是对文章论证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举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引发思考,提出论题。B.通过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制度建设、公民个体要求诸方面提出提高公民素养的措施。C.文章第段运用
11、了事实论据的论证方式,使论证过程严密而又有说服力。D.照应前文,总结提出“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的中心论点。三、古诗文阅读(17分)(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12、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
13、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丰乐亭记)【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B.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思)D.乐其地僻而事简(乐:喜欢)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
14、项是(B)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掇幽芳而荫乔木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A.甲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B.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丰乐亭”得名的缘由。C.甲乙两篇游记散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D.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体现了作者“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第卷(非选择题 共96分)13.把卷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5、太守也。(2分)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2分) 14.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古诗鉴赏(4分)15.按要求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四、诗文默写(10分)16.按要求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中考 语文 模拟 考试题 答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