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doc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5 页)2015 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确的)1 (6 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2 (6 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
2、,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 a、b 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 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a 光3 (6 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xa=2m 和 xb=6m,图乙为质点 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 25 页)A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
3、 1m/sB质点 a 经 4s 振动的路程为 4mC此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D质点 a 在 t=2s 时速度为零4 (6 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5 (6 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
4、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 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2L(未超过弹性限度) ,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第 3 页(共 25 页)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5、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分)6 (6 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 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 R0和滑动变阻器 R,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 U 的正弦交流电,则( )A保持 Q 的位置不动,将 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B保持 Q 的位置不动,将 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C保持 P 的位置不动,将 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D保持 P 的位置不动,将 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7 (6 分)如图所示,氕核、氘核、氚核三
6、种粒子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地飘入电场线水平向右的加速电场 E1,之后进入电场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E2发生偏转,最后打在屏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那么( )A偏转电场 E2对三种粒子做功一样多B三种粒子一定打到屏上的同一位置C三种粒子运动到屏上所用时间相同D三种粒子打到屏上时的速度一样大8 (6 分)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 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 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 r 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第 4 页(共 25 页)P1、P2周围的 a 与 r2的反比关系,
7、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P1的平均密度比 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 P2的小Cs1的向心加速度比 s2的大Ds1的公转周期比 s2的大三、实验填空题(共三、实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18 分)分)9 (4 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A 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 球向左运动与 A 球发生正碰,B 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3:1,A 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A、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B 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 10 (4 分)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 1m 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 20cm、精度为 1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 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 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g=
9、第 5 页(共 25 页)11 (10 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约 4.5V,内电阻约 1)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除待测电池组、电键、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流表:量程 0.6A,内电阻约 1B电流表:量程 3A,内电阻约 0.2C电压表:量程 3V,内电阻约 30kD电压表:量程 6V,内电阻约 60kE滑动变阻器:01000,额定电流 0.5AF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 2A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均填仪器的字母代号) 如图为正确选择仪器后,连好的部分电路,为了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还需在电路中用
10、导线将 和 相连、 和 相连、 和 相连(均填仪器上接线柱的字母代号) 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剩余仪器中仅用电阻箱替换掉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仍能完成实验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 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U用图象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可以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第 6 页(共 25 页)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4 分)分)12 (16 分)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 v=1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 m=2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
11、间的动摩擦因数 =0.5设皮带足够长,取 g=10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求:(1)邮件滑动的时间 t;(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 x;(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 W。13 (18 分)如图所示, “凸”字形硬质金属线框质量为 m,相邻各边相互垂直,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ab 边长为 l,cd 边长为 2l,ab 与 cd 平行,间距为2l匀强磁场区域的上下边界均水平,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开始时,cd 边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为 2l,线框由静止释放,从 cd 边进入磁场直到ef、pq 边进入磁场前,线框做匀速运动。在 ef、pq 边离开磁场后,ab 边离开磁场
12、之前,线框又做匀速运动。线框完全穿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Q线框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处于原竖直平面内,且 ab、cd 边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1)线框 ab 边将离开磁场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cd 边刚进入磁场时的几倍;(2)磁场上下边界间的距离 H。14 (20 分)现代科学仪器常利用电场、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真空中存第 7 页(共 25 页)在着如图所示的多层紧密相邻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的宽度均为d,电场强度为 E,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的边界互相平行且与电场方向垂直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在第 1 层电场左侧
13、边界某处由静止释放,粒子始终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不计粒子重力及运动时的电磁辐射(1)求粒子在第 2 层磁场中运动时速度 v2的大小与轨迹半径 r2;(2)粒子从第 n 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n,试求 sinn;(3)若粒子恰好不能从第 n 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试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进入第 n 层磁场,但比荷较该粒子大的粒子能否穿出该层磁场右侧边界,请简要推理说明之第 8 页(共 25 页)2015 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14、选项是正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确的)1 (6 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分析】本题是原子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 A 正确。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 B 错误。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
15、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不是电荷的量子化,故 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荷量的量子化,不明说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象、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都是考查的重点,要重点掌握2 (6 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 a、b 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第 9 页(共 25 页)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16、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 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a 光【分析】由图看出第一次折射时,b 光折射角较大,其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由公式 v=得到,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结合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分析;折射率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解答】解:画出光路图,分析可知,第一次折射时,b 光的折射角较大,而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 n=得知,b 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再由 =f,可知,折射率越小,则波长越长。A、由公式 v=得知
17、,b 光的折射率较小,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 b 光,故 A 错误;B、光的折射率较小,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 b 光侧移量小。故 B 错误;C、b 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 光也一定能,故 C 正确;D、b 光的折射率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b 光。故 D 错误。故选:C。第 10 页(共 25 页)【点评】该题结合光的折射考查折射率、折射率与光的频率、速度的关系以及光电效应的条件等知识点的内容,关键
18、之处是画出光路图,分析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的关系,要注意运用反射的对称性作图3 (6 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xa=2m 和 xb=6m,图乙为质点 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 1m/sB质点 a 经 4s 振动的路程为 4mC此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D质点 a 在 t=2s 时速度为零【分析】A、由图可知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波的速度公式可求出波传播的速度大小,结合 b 点在该时刻的位置及振动方向,利用平移法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从而可知选项 A 的正误B、方向经过 4s 的时
19、间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利用在一个周期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振幅的 4 倍,即可得知选项 B 的正误。C,结合 b 质点此时刻的位置和振动方向,从而可得知 a 质点所处的位置和振动方向,继而可知选项 C 的正误。D、通过 t=2s 时 b 的位置,可判断出 a 点的位置,从而可知 a 点的运动情况,继而得知选项 D 的正误。【解答】解:A、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x=xbxa=62=4m,振动从 a 传播到 b 的时间为半个周期,为 t=4s,所以波速为:v=1m/s,但是 b 点该时刻的振动方向是沿 y 轴正方向,由微平移法可知波向x 轴方向传播,选项 A 错误。B、质点 a 振动 4s,是经过了半
20、个周期,质点运动过的路程为振幅的 2 倍,即第 11 页(共 25 页)为 1m,选项 B 错误C、此时刻 b 的振动方向是向 y 轴正方向,ab 间相隔半个波长,振动步调完全相反,所以此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选项 C 错误。D、在 t=2s 时,质点 b 在正的最大位移处,ab 两质点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反,所以质点 a 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此时 a 的速度为零,选项 D 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简谐波的传播和质点的振动,解答该题要熟练的掌握波传播方向的判断,常用的方法有“微平移法”、 “带动法”、 “上下坡法”、 “振向波向同侧法”和“头头尾尾相对法”,还有就是要熟练的掌握步
21、调一致的点的判断和步调始终相反的点的判断。会通过时间计算振动质点通过的路程。4 (6 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分析】首先分析出该题要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有影响的因素的分析
22、,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即可得知正确选项。【解答】解:为了使宇航员在航天器上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即为使宇航员随旋转舱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定值,且有 a=g,宇航员随旋转舱转动的加速度为:a=2R,由此式可知,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此加速度与宇航员的质量没有关系,所以选项 ACD 错误,第 12 页(共 25 页)B 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的考查方法非常新颖,解题的关键是从相关描述中提起有用的东西,对于该题,就是得知在向心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向心加速度大小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题还要熟练的掌握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式,并会应
23、用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分析。5 (6 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 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2L(未超过弹性限度) ,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分析】分析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的受力和做功情况,由于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所以圆环机械能不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A、圆环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天津市 高考 物理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