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五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五篇小学教案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英语教案要经过反复的调整,才能找出最适合学生的,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1 一、课程标准 1.描述世界一些地区
2、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材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 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欣赏图片】 欣赏安第斯山脉地区风光,同
3、时配上印第安人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问: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风光图片美不美? 学生答:美! 问: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答:想! (一)寻找安第斯 1.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幅当地图片,设计问题:“走进山区,探索山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灯片展示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人民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环境发展生产的呢? 学生回答:低海拔处高海拔处 2.【幻灯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
4、变化示意图】 设计问题: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原因? 学生整理(教师引导)回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3.【教师引导过渡】 设问:秘鲁山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奇特的生产方式出现文明,是什么人最先在此创造出的呢? 学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师出示印第安人图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遗址图片。 (三)走进安第斯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目标要求 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2)这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2.【学生成果展示】 衣: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
5、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住:如图(PPT) 行: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展示秘鲁国徽】 问题:秘鲁国徽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出现在国徽上面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骆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师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秘鲁人“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懂得了? 学生回答: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课小结】 【巩固练习】(见随堂练习)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
6、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7、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_,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
8、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生:不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
9、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出示唐朝诗_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_不较多。“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10、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
11、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
12、“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_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学生自读楷体字辅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教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2)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
13、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_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
14、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学生解释“房谋杜断”。 有关最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教师简述: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
15、)练习与探究设计表格,列出并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四)巩固与小结 1、复习巩固本课重要知识点。2、学生谈学完本课,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汉建立的背景,“光武中兴”的内容,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的现状。 2.东汉衰亡原因及黄巾起义。 教学重难点: 东汉由繁荣走向衰亡的原因 课时:一节课 教法:讲授,讨论,归纳,练习(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阅读资料(幻灯片)东汉,刘秀,光武帝。 2.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 3.讲授新课 (1).“光武中兴”内容(学生从课本中找.教师总结)(课件) (2).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现状(材料见课本)
16、(课件,学生齐读,归纳)图片展示(学生观看,计算,归纳),材料归纳。 (3)黄巾起义,背景,时间,人物,了解过程,意义。(课件) 二:小结:“光武中兴”内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引导归纳) 三:课堂训练1-2(详见课件,提问回答) 四:课后作业(配练) 五:课后反思。 2020.11.7 七年级历史(上)13课说课稿 紫来学校文综组王小华 本课教案,为我原创教案。因为教材变动后,没有配套的教案及教参。我出示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参照了练习册上的提示。 依据学校要求,采用一体机上课,上网下载了课件,依我校学情做了大面积的压缩和修改,力争适合学生实际。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图片多,学生感兴
17、趣。事实证明,学生对直观教学有很大兴趣,这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完整的,有新课的传授,有课堂的练习。课堂上,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学会历史归纳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史可使人明智,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天。上课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历史现象,对比今天,将历史学习纵深化,是历史学习的追求。 因为我们要完成考试,所以,上课还要加强背诵,加大抽查力度。 初教历史,本人学识很浅。希望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我定虚心接受,采纳运做,为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高”和“效”而努力奋斗!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
18、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19、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20、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
21、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时间:XXXX2020感谢您的审阅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