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pdf
《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首(第 1课时独坐敬亭山)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2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3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江南山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二、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1.重点: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正确背诵这首诗。2.难点: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三、知识梳理1.自学古诗,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四、学法指导课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熟这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4)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三)展示汇报梳
3、理1我能把诗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2我能把诗句的意思说下来。3.我知道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4我知道李白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以及他想表达的感受。5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描写江南山水的诗。6.我能把这首诗背下来。7.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1.古诗词三首(第 2课时望洞庭)授课总时数:3 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望洞庭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2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3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江南山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二、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
4、感知课文。1.重点: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正确背诵这首诗。2.难点: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三、知识梳理1.自学古诗,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四、学法指导课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五、学
5、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熟这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刘禹锡在这首诗里边,写了很多美景。你认真读读,看你从诗中读出了几处美景?(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5)讨论望洞庭与独坐敬亭山在表达上的异同(三)展示汇报梳理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我能说古诗的意思。3我知道作者在这首诗里写了几处美景。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5我想谈谈望洞庭与独坐敬亭山在表达上的异同6.背诵这首诗。7.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1.古诗词三首(第 3课时忆江南)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3 日
6、(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忆江南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2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3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江南山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二、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1.重点: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正确背诵这首诗。2.难点: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三、知识梳理1.自学古诗,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7、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四、学法指导课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熟这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4)为什么不把忆江南称作诗呢?观察一下,词和诗之间究竟有什么不一样?(5)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三)展示汇报梳理(15 分钟)1我
8、能把诗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2我能把诗句的意思说下来。3.我来说说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4我来说说词和诗之间究竟有什么不一样?5.我说说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6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描写江南山水的诗。7.我能把这首诗背下来。8.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2.桂林山水(第 1课时)授课总时数:2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4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我能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4在阅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2.难点:读文理文三、知识梳理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四、学法指导1课前布置搜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提前了解所写景物,为学习课文做准备。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
10、、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3)桂林山水真有这样的特点吗?结合你收集的图片资料组内说说你能从这些图中感受到吗?感受到哪些特点?(三)展示汇报梳理(四)1.请 1-2 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澜 l n 瑕 xi 攀 pn 峦 lu n 泰 t i 骆 lu
11、驼 tu 罗 lu 障 zhng 兀 w绵 min 2.运用反复手法,训练进步生根据拼音识字。3.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翡翠凉爽4.要求学生标画重要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5.说说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你感受到了吗?说一说它的特点?6.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2.桂林山水(第 2课时)授课总时数:2课时日期:2012 年
12、 2 月 24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4在阅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特点。2.难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三、知识梳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四、学法指导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
13、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你画出相关句子。(2)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山同别处的水和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桂林的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3)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桂林山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4)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展示汇报梳理(15 分钟)1.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你画出相关句子。?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
14、、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读一读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以及有关的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
15、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释?无瑕裴翠?)(3)读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写作者游览漓江水的什么?说明了漓江水怎么样?(分析后指导朗读)(4)漓江的水真美呀!课文先拿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然后用一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最后还写了人的感受,你能按这样的顺序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吗?3.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16、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模仿句式 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
17、、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4.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5.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6反馈交流评议上述检测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7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
18、.我可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我能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3.我能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4上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溶洞的相关知识,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本文生字较多,可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以及提出疑难,读准生字字音,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可以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让学生按示意图说一说作者的游踪。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2)理清
19、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2.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三、知识梳理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四、学法指导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溶洞的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打基础;学习生字词布置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检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可以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让学生按示意图说一说作者的游踪。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 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
20、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4.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5.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6、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三)展示汇报梳理1.请几个中下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并说说如何记这些生字,写时哪些生字容易写错,教师相机板书容易写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浙 zh桐 t ng 簇 c浓 nng 臀 t n 稍 sho 额擦 c蜿 w n 蜒 yn 乳 r据 j 源
21、yun 2.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们从出发,过了就开始入山,我们迎着来到,发现它像个,非常宽敞。我们坐船通过一个狭小的,来到了,首先看见了洞顶的,其次看见了许多。5.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全文分为几段,每段写什么?6反馈交流评议上述检测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课时日期:2012 年 2 月 27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我
2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 自然段。3.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深入研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4.我能通过学习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难点: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三、知识梳理1.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
23、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 自然段。四、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深入研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2)?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外洞在你的眼中特点?洞口呢?。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
24、哪两个字来概括。(4)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5)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6)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7)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8)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三)展示汇报梳理(15 分钟)学生围绕自学讨论中的相关问题汇报交流,回答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指导。2反馈交流评议上述检测题。4*七月的天山(1 课时)授课总时数:1 课时授课日期:
25、2012 年 2 月 28 日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可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我能通过学习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2.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三、知识梳理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下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