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20223015126).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2022301512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20223015126).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1 页 共 79 页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
2、,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3、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
4、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
5、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要求: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6、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2 页 共 79 页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 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7、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有余数除法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6%以内绝 大 多 数 达 到每分钟做8 题4%以内绝 大 多 数 达 到每分钟做10 题四、教学措施: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在空间与
8、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五、课时安
9、排:一、测量(7 课时)千米的认识,4 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 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 课时左右减法,3 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三、四边形(6 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 课时)五、时、分、秒(3 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 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 课时)口算乘法,3 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 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4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 课时)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3 页 共 79 页八、可能性(4 课时)九、数学广角(3 课
10、时)掷一掷,1 课时十、总复习(4 课时)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 始业教育(预备周)2 一、测量毫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3 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4 二、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5 万以内的减法;6 国庆放假7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整理和复习;8 三、四边形四边形;平形四边形;周长;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10 四、有余数的除法11 五、时、分、秒12 期中检测13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14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5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习16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17 八、可能性18 九、数学广角19 十、总复习20 总复习21 期末检测第一单元测量(一
1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4 页 共 79 页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例题内容
12、例1 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 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 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例3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例4 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6 围绕能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例7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13、。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第一单元第1 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 至第 2 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
14、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5 页 共 79 页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采用小组(建议4 人小组为宜)合作的
15、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 厘米、差2 个小格。宽:不到15 厘米、差2 个
16、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 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 毫米。3、建立 1 毫米的概念(1).认识学生尺上的1 毫米有多长。(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 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 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 1 毫米,你发现了什么生 1、把 1 厘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就是1 个小格,长是1 毫米。1 厘米 10 毫米生 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 厘米=10 毫米。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交流
17、1 厘米 10 毫米板出:1 厘米=10 毫米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手比划一下1 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 毫米。”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数学课本第3 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教学反思: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6 页 共 79 页第一单元第2 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 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
18、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2.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1.体验 1 分米的长度。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测量记录单、1 分米长的小棒。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
19、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2、量一量(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子量)(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4、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10 之间的长度就是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分米。板出:1 分米=10 厘米 5、.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 分米。6.用手比划1 分米有多长。7.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
20、米有多长。8、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教具让学生认识几分米。9、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量完后学生汇报交流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一的相关习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 分米()(2)一张床长5 分米()(3)小明高14 分米()(4)一支毛笔长2 分米也就是20 厘米()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7 页 共 79 页第一单元第3 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21、三年级上册P78 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1、走 100 米的路大约需要200 步。2、沿学校 200
22、 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 分钟。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从临沭到石门到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引出千米)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 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 千米有多长?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千米=1000 米。2、进一步建立1 千米的表象联系实际: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 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
23、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 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3、估计 1 千米的距离(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2)、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 千米,1 千米究竟有多长?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 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 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1)引导学生举例师:
24、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LW整理第 8 页 共 79 页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 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 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 千米=9000 米)2、(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 千米。3、(电脑出示自
25、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 千米。4、(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 千米。5、(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 千米。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第4 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202202230151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