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酶类--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pdf





《第五章酶类--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酶类--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38第五章酶 类提要一.概述酶的特性酶的分类二.酶的结构单纯酶结合酶辅酶与辅基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 活性中心同工酶三.酶的催化机制诱导契合假说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因素四.酶促发应动力学米氏方程米氏常数及意义bi-bi 反应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激活剂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五.酶的调节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酶原激活第一节概述一、定义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二、人们对酶的认识过程1833 年佩延(Payen)和 Persoz 从麦芽中抽提出一种对热敏感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将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被称为淀粉糖化酶(diastas
2、e),意思是“分离”。所以后人命名酶时常加词尾-ase。由于他们用乙醇沉淀等方法提纯得到了无细胞的酶制剂,并发现了酶的催化特性和热不稳定性,所以一般认为他们首先发现了酶。19 世纪西方对发酵现象的研究推动了对酶的进一步研究。巴斯德提出“酵素”一词,认为只有活的酵母细胞才能进行发酵。现在日本还经常使用“酵素”一词(ferment)。1878 年德国人库恩(Kuhne)提出“Enzyme”一词,意为“在酵母中”。1896 年德国人巴克纳(Buchner)兄弟用石英砂磨碎酵母细胞,得到了能催化发酵的无细胞滤液,证明发酵是一种化学反应,与细胞的活力无关。这项发现涉及到了酶的本质,有人认为这是酶学研究的
3、开始。1913 年米凯利斯(Michaelis)和门顿(Menten)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提出了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原理米氏学说,使酶学可以定量研究。1926年美国人 J.B.Sumner从刀豆中结晶出脲酶(第一个酶结晶),并提出酶是蛋白质的观点。后来陆续得到多种酶的结晶,证明了这种观点,萨姆纳因而获得1947年诺贝尔奖。此后多种酶被发现、结晶、测定结构,并产生了酶工程等分支学科。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39进入 80 年代后,核糖酶(ribozyme)、抗体酶、模拟酶等相继出现,酶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1982年 Cech 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
4、功能,并于 1986 年证明其内含子L-19 IVS 具有多种催化功能。此后陆续发现多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底物也扩大到DNA、糖类、氨基酸酯。还有人在实验室中设计合成新的核糖酶。甚至有人发现博莱霉素等肽类抗生素也有催化能力。这些新发现不仅增加了对酶的本质的研究,也有助于对生命起源等问题的探讨,使酶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三、酶的特性酶是生物体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细胞内的蛋白质,90都有催化活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只改变反应速度,不改变化学平衡,并在反应前后本身不变。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以下特点:1.催化效率高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1061
5、013 倍。举例来说,1mol 马肝过氧化氢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5 106 摩尔过氧化氢分解,在同样条件下 1mol 铁只能催化6 104 摩尔过氧化氢分解。因此,这个酶的催化效率是铁的1010 倍。也就是说,用过氧化氢酶在1 秒内催化的反应,同样数量的铁需要300 年才能反应完。2.专一性强一般催化剂对底物没有严格的要求,能催化多种反应,而酶只催化某一类物质的一种反应,生成特定的产物。因此酶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底物。酶只催化某一类底物发生特定的反应,产生一定的产物,这种特性称为酶的专一性。各种酶的专一性不同,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两大类,结
6、构专一性又有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之分。绝对专一性指酶只催化一种底物,生成确定的产物。如氨基酸:tRNA连接酶,只催化一种氨基酸与其受体tRNA 的连接反应。相对专一性指酶催化一类底物或化学键的反应。如醇脱氢酶可催化许多醇类的氧化反应。还有许多酶具有立体专一性,对底物的构型有严格的要求。如乳酸脱氢酶只能催化L-乳酸,不能催化D-乳酸的反应。3.反应条件温和酶促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及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4.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无机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一般是不变的,而酶的活性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底物和产物的浓度、pH 值以及各种激素的浓度都对酶活有较大影响。酶活的变化使酶能
7、适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40应生物体内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生理需要。生物通过变构、酶原活化、可逆磷酸化等方式对机体的代谢进行调节。5.稳定性差酶是蛋白质,只能在常温、常压、近中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超声波、剧烈搅拌、甚至泡沫的表面张力等都有可能使酶变性失活。不过自然界中的酶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酶可以在极端条件下起作用。有些细菌生活在极端条件下,如超噬热菌可以生活在 90 以上环境中,高限为 110;噬冷菌最适温度为 2,高于 10不能生长;噬酸菌生活在 pH1 以下,噬碱菌的最适pH 大于 11;噬压菌最高可
8、耐受1035 个大气压。这些噬极菌的胞内酶较为正常,但胞外酶却可以耐受极端条件的作用。有些酶在有机溶剂中可以催化在水相中无法完成的反应。四、酶的命名与分类1.命名酶的命名法有两种:习惯命名与系统命名。习惯命名以酶的底物和反应类型命名,有时还加上酶的来源。习惯命名简单,常用,但缺乏系统性,不准确。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提出了酶的系统命名法。规定应标明酶的底物及反应类型,两个底物间用冒号隔开,水可省略。如乙醇脱氢酶的系统命名是:醇:NAD+氧化还原酶。2.分类按照催化反应的类型,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在这六大类里,又各自分为若干亚类,亚类下又分小组。亚类的划分标准:氧化还原酶是电子供体类型
9、,移换酶是被转移基团的形状,水解酶是被水解的键的类型,裂合酶是被裂解的键的类型,异构酶是异构作用的类型,合成酶是生成的键的类型。(1)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如葡萄糖氧化酶,各种脱氢酶等。是已发现的量最大的一类酶,其氧化、产能、解毒功能,在生产中的应用仅次于水解酶。需要辅因子,可根据反应时辅因子的光电性质变化来测定。按系统命名可分为19 亚类,习惯上可分为4 个亚类:2脱氢酶:受体为NAD 或 NADP,不需氧。2氧化酶:以分子氧为受体,产物可为水或H2O2,常需黄素辅基。2过氧物酶:以H2O2 为受体,常以黄素、血红素为辅基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412
10、氧合酶(加氧酶):催化氧原子掺入有机分子,又称羟化酶。按掺入氧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2)移换酶类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如各种转氨酶和激酶分别催化转移氨基和磷酸基的反应。移换酶也叫转移酶,多需要辅酶,但反应不易测定。按转移基团性质,可分为8 个亚类,较重要的有:2一碳基转移酶:转移一碳单位,与核酸、蛋白质甲基化有关。2磷酸基转移酶:常称为激酶,多以ATP 为供体。少数蛋白酶也称为激酶(如肠激酶)。2糖苷转移酶:与多糖代谢密切相关,如糖原磷酸化酶。(3)水解酶类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如蛋白酶、脂肪酶等。起降解作用,多位于胞外或溶酶体中。有些蛋白酶也称为激酶。可分为水解酯键(如限制性内
11、切酶)、糖苷键(如果胶酶、溶菌酶等)、肽键、碳氮键等 11 亚类。(4)裂合酶类催化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小分子而留下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羧酶等。共7 个亚类。(5)异构酶类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消旋酶、异构酶、变位酶等。共6 个亚类。(6)合成酶类催化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必须与 ATP 分解相偶联。也叫连接酶,如DNA 连接酶。共 5 个亚类。3.酶的编号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的类别,给每种酶规定了统一的编号。酶的编号由EC 和 4 个用圆点隔开的数字组成。EC 表示酶学委员会,第一个数字表示酶的类别,第二个数字表示酶的亚类,第三个数字表示酶的小组,第四个数字
12、表示酶在小组中的序列号。如 EC1.1.1.1 表示这个酶是氧化还原酶,电子供体是醇,电子受体是NAD+,序列号是 1,即乙醇脱氢酶。胰蛋白酶的编号是EC3.4.4.4,4 个数字分别表示它的类型是水解酶;水解的键是肽键;是内切酶而不是外切酶;序列号是4。多功能酶可以有多个编号。五、酶的活力1.定义 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2.单位 在特定条件下,1 分钟内转化 1 微摩尔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U)。温度规定为25 度,其他条件取反应的最适条件。比活: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是 u/mg。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42比活越高则酶越纯。转化数
13、:每分子酶或每个酶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能催化的底物分子数(TN)。相当于酶反应的速度常数 kp。也称为催化常数(Kcat)。1/kp 称为催化周期。碳酸酐酶是已知转换数最高的酶之一,高达 36 106 每分,催化周期为1.7 微秒。3.测定一般采用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方法来测定活力,因为此时干扰因素较少,速度保持恒定。反应速度的单位是浓度/单位时间,可用底物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来表示。因为产物浓度从无到有,变化较大,而底物往往过量,其变化不易测准,所以多用产物来测定。第二节酶的结构一、酶分子的化学组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酶与其他蛋白一样,由氨基酸构成,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酶也会受到某些物理、
14、化学因素作用而发生变性,失去活力。酶分子量很大,具有胶体性质,不能透析。酶也能被蛋白酶水解。1.辅因子有些酶完全由蛋白质构成,属于简单蛋白,如脲酶、蛋白酶等;有些酶除蛋白质外,还含有非蛋白成分,属于结合蛋白。其中的非蛋白成分称为辅因子(cofactor),蛋白部分成为酶蛋白,复合物叫全酶。辅因子一般起携带及转移电子或功能基团的作用,其中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紧密结合的称为辅基,以非共价键松散结合的称为辅酶。在催化过程中,辅基不与酶蛋白分离,只作为酶内载体起作用,如黄素蛋白类酶分子中的FAD、FMN辅基携带氢,羧化酶的生物素辅基携带羧基等等。辅酶则常作为酶间载体,将两个酶促反应连接起来,如 NAD+在
15、一个反应中被还原成NADH,在另一个反应中又被氧化回NAD+。它在反应中象底物一样,有时也称为辅底物。有 30以上的酶需要金属元素作为辅因子。有些酶的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易分离,称为金属酶;有些酶的金属离子结合松散,称为金属活化酶。金属酶的辅因子一般是过渡金属,如铁、锌、铜、锰等;金属活化酶的辅因子一般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钾、钙、镁等。2.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体系由一条肽链构成的酶称为单体酶,由多条肽链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酶称为寡聚酶,属于寡聚蛋白。有时在生物体内一些功能相关的酶被组织起来,构祝大家 07 年生物考研取得好成绩学子272646652 43成多酶体系,依次催化有关的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第五 章酶类 王镜岩 第三 笔记 完美 打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