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pdf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第02期(总第 117期)11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曹蓉蓉 曹蓉蓉/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 上海 200433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摘要:随着网络规模和应用的迅速扩 大,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单一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够从整体上动态反映网络安全状况并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大数据的特点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的突破创造了机遇。文章在介绍网络安全态势相关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对利用大数据开展基于 多源日志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进行 了探讨。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大数据,数据融合,态势预测DOI:10.3772
2、/j.issn.16732286.2014.02.0031 引言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规模越来越庞大,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网络病毒、Dos/DDos攻击等构成的威胁和损失越来越大,网络攻击行为向着分布化、规模化、复杂化等趋势发展,仅仅依靠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访问控制等单一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事件,实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将之前很多时候亡羊补牢的事中、事后处理,转向事前自动评估预测,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3、,从整体上动态反映网络安全状况,并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大数据技术特有的海量存储、并行计算、高效查询等特点,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机遇,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成千上万的网络日志等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深度挖掘,对网络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评价,感知网络中的异常事件与整体安全态势。2 网络安全态势相关概念2.1 网络态势感知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SA)的概念是1988年Endsley提出的,态势感知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环境因素的获取,理解和对未来短期的预测。整个态势感知过程可由图1所示的三级模型直观地表示出来。图1 态势感知的三级模型态势理解
4、(二级)态势预测(三级)态势要素获取(一级)所谓网络态势是指由各种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行为以及用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的整个网络当前状态和变化趋势。网络态势感知(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CSA)是1999年Tim Bass首次提出的,网络态势感知是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最近的发展趋势。态势是一种状态、一种趋势,是整体和全局的概念,任何单一的情况或状态都不能称之为态势。因此对态势的理解特别强调环境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环境性是指态势感知的应用环境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动态性是态势随时
5、间不断变化,态势信息不仅包括过去和当前的状态,还要对未来的趋本期话题2014年第02期(总第 117期)12势做出预测;整体性是态势各实体间相互关系的体现,某些网络实体状态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网络实体的状态,进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态势。2.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就是利用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直观显示网络环境的实时安全状况,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借助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监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网络的状态、受攻击情况、攻击来源以及哪些服务易受到攻击等情况,对发起攻击的网络采取措施;网络用户可以清楚地掌握所在网络的安全状态和趋势,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避免和减少网络中病毒
6、和恶意攻击带来的损失;应急响应组织也可以从网络安全态势中了解所服务网络的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有预见性的应急预案提供基础。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要任务包括风险感知和事件感知两个方面。风险感知包括网络资产感知和网络脆弱性感知,网络资产感知是指自动、快速发现和收集大规模网络资产的分布情况、更新情况、属性等信息;网络脆弱性感知是分析、发现网络的脆弱性,对脆弱性进行统一标识和管理,网络脆弱性包括不可见脆弱性和可见脆弱性。事件感知主要包括安全事件感知和异常行为感知,安全事件感知是指能够确定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异常行为感知是指通过异常行为判定风险,以弥补对不可见脆弱性、未知安全事
7、件发现的不足,主要面向的是感知未知的攻击。3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相关技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一方面网络节点众多、分支复杂、数据流量大,存在多种异构网络环境和应用平台;另一方面网络攻击技术和手段呈平台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攻击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长的潜伏时间,网络威胁不断增多且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为了实时、准确地显示整个网络安全态势状况,检测出潜在、恶意的攻击行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要在对网络资源进行要素采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预处理、网络安全态势特征提取、态势评估、态势预测和态势展示等过程来完成,这其中涉及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数据融合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特征提取技术、态势预测技术
8、和可视化技术等。3.1 数据融合技术由于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的数据来自众多的网络设备,其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数据质量千差万别,存储形式各异,表达的语义也不尽相同。如果能够将这些使用不同途径、来源于不同网络位置、具有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一化融合操作,就可以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数据源,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网络态势。数据融合技术是一个多级、多层面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完成对来自网络中具有相似或不同特征模式的多源信息进行互补集成,完成对数据的自动监测、关联、相关、估计及组合等处理,从而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结论。数据融合按信息抽象程度可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数据级融合
9、、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其中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在态势感知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3.2 数据挖掘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将采集的大量网络设备的数据经过数据融合处理后,转化为格式统一的数据单元。这些数据单元数量庞大,携带的信息众多,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鱼龙混杂,难以辨识。要掌握相对准确、实时的网络安全态势,必须剔除干扰信息。数据挖掘就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即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发现隐含的、规律的、事先未知的,但又有潜在用处的并且最终可理解的信息和知识的非平凡过程(Nontrivial Process)1。数据挖掘可分为描述性挖掘和预测性挖掘,描述
10、性挖掘用于刻画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般特性;预测性挖掘在当前数据上进行推断,并加以预测。数据挖掘方法主要有:关联分析法、序列模式分析法、分类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关联分析法用于挖掘数据之间的联系;序列模式分析法侧重于分析数据间的因果关系;分类分析法通过对预先定义好的类建立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常用的模型有决策树模型、贝叶斯分类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聚类分析不依赖预先定义好的类,它的划分是未知的,常用的方法有模糊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基于密度的方法等。2014年第02期(总第 117期)1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曹蓉蓉3.3 特征提取技术网络安全态势特征提取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处理,将大规
11、模网络安全信息归并融合成一组或者几组在一定值域范围内的数值,这些数值具有表现网络实时运行状况的一系列特征,用以反映网络安全状况和受威胁程度等情况。网络安全态势特征提取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和预测的基础,对整个态势评估和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安全态势特征提取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综合分析法。3.4 态势预测技术网络安全态势预测就是根据网络运行状况发展变化的实际数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各种经验、判断、知识去推测、估计、分析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的变化情况,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不同时刻的安全态势彼此相关,安全态势的变化有一定的内部规律,这
12、种规律可以预测网络在将来时刻的安全态势,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进行安全策略的配置,实现动态的网络安全管理,预防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基于灰色理论预测法。3.5 可视化技术网络安全态势生成是依据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来显示当前状态和未来趋势,而通过传统的文本或简单图形表示,使得寻找有用、关键的信息非常困难。可视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将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态势感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环境 网络安全 态势 感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