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pdf
《小学信息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教 学 论 文谈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内容摘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评价的基本原则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激励、诊断和促进。”教学评价中引进激励机制,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责任感、上进心,创设成功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也必不可少激励机制。如何建立科学、宽松和完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健全评价机制,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就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激励性评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关键词】激励性评价评价的运用
2、评价机制一、建立激励性评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创设成功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责任感、上进心,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评价的基本原则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激励、诊断和促进。关于激励,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后可
3、发挥到80%90%。人们在受到某种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可产生趋向目标的内在动力,驱使人们自觉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奋发进取,直达目标。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完成一个“电脑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习某模块知识,比如:通过制作一幅画,学习“画图”的诸多功能。完成一个电子小报,来学习Word的操作;学生的作品可以反映出学习的水平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伺机予以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日渐枯萎,实施激励性评价迫在眉睫。二、激励的前提准备1、了解学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是教
4、学的出发点。可以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上机测试等形式建立学生的“个人秘密档案”。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们能否完成学习任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表现在学习速度、智力水平、记忆水平、学习毅力等各个方面。不能拔苗助长式的给学生提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合理可行是最重要的。我的做法是:第一尽可能记住每个学生姓名,上课能直呼其名;第二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即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如何;第三,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这样一来,评价起来就犹如“韩信点兵”一样得心应手了。2、了解教学环境。首先要了解计算机机房硬件设施和安装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情况。什么软件可用,什么软件不可用都要事先调试。另外,要考虑教学环境的许可
5、程度能否与学习任务相符,否则一旦出现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是十分被动十分尴尬的,也就谈不上评价学生了。3、整合教材。进行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更要责无旁贷的推行学科整合。何克抗老师指出:“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的学科性质,也没有严格的学科体系,它既有技术教育的成分,又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使命,是一门综合课程”。所以,语文、数学、美术、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耳熟能详的知识点入手,揉合、化解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4、搜集学习资源。充分搜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学习资源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校外
6、的知识,也可以是学生周遭生活世界、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一切林林总总的信息。打破教材框框,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世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如此长年累月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大餐”,不愁将来学生的电脑作品没有深度和广度。当然,评价准备还有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等等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三、教师在思想上的认识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会激励学生。也许我们的老师并不在乎,可我们的学生却很在乎。我自从读过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后,更加深了对
7、激励的认识,知道激励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周弘能把一个先天耳聋的女儿培养成材,并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推广培养更多的聋童。教学中能否使用赏识激励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开始,我先试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一试让我欣喜若狂:原来我所教的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样出色。在我的眼中,学生变的可爱了。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越来越多。在课上,在课间,我总能利用时机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回报我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
8、醒他们早已封尘的潜质、潜能,可以诱发他们心中萌芽的创造冲动。四、激励性评价的运用那么,如何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 信任激励俗话说得好,“信任就是力量”,“信任是最高的奖赏”。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价值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我在教学中,曾有意识的做过这样的实验:以两类层次的学生为对象进行试验,A 类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或较早接触信息技术。但教师不予多指导,任其自由发展;类学生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均为一般,但教师有意识多予以加鼓励和指导,并对其报以积极的期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一段时间下来,B 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远远大
9、于 A 类学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可塑性之大。当教师给予的信任与学生个人的意想、兴趣、爱好相吻合时,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能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因为任何学生都有使自己好起来的一种潜在愿望。2 成就激励教师的信任,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变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教师既可以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信息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