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五部分道路大修主要工程施工方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6第五部分道路大修主要工程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第五部分道路大修主要工程施工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部分道路大修主要工程施工方法5.1 施工测量5.1.1 总则1)开工前测量人员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测绘部门进行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坐标和水准点的交接手续。对移交的控制桩高程桩及水准点要严加保护,复测无误后将复测结果报送监理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2)在施工过程中对主要轴线中心位置和高程进行重点测量控制;测量控制点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引出临时坐标点和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控制、易于校核处;关键工序施工前要校核,并对所有控制点执行定期校核制度。3)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作好测量原始记录,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测。4)施工
2、中如发现桩位和水准点错位、扰动及丢失,应及时进行校对和补设桩点。5.1.2 平面控制1)施工区的平面控制采用方格网,边长为10 m。2)轴线位于场地中央,与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少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放样后的主轴点位,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 2.5;直线度限差应在180o 5以内。5.1.3 高程控制1)施工区建立高程控制网,间距为200 m。2)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千米误差路段长km 水准仪型号观测次数往返校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和或环线二等2 DS1 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 三等6 50 DS
3、1 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 DS3 往返各一次四等10 50 DS3 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 五等15 DS3 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 施工前将现况地面高程进行复测,将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及业主,并作好存档工作。5.2 道路工程5.2.1 测量放线:工程施工时每 50 米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加密至510 米一组,每 200米测设一临时水准点;各流水作业段每 20 米设一组边桩,并对现场现况进行实测,按设计路面高程绘制出加铺路面的方格网络图,;并计算出实际摊铺厚度,为铺筑沥青面层施工提供数据。5.2.2 旧路面铣刨、修整:现况布道路缘石外露为15cm,为了保证路缘石外露高度的要求,设计为对旧路面全
4、线铣刨5cm,后再进行加铺。设计要求对沿线路口及路段因掘路破坏较为严重,导致路面破损,局部深陷,伴有坑槽处进行铣刨处理,刨除旧路5cm深,从新加铺面层:即 4cm细粒式沥青砼 AC-13,5cm粗粒式沥青砼 AC-20。采用 2 米宽的大型铣刨机进行大面积的路面铣刨,对于检查井周边及雨水口周边大型铣刨机铣刨不到的部位,采用 0.5 米宽的小型铣刨机进行补充铣刨。5.2.3 路缘石:路缘石采用规格为预制(123049.5cm)乙 1 挤压型砼立缘石,C15豆石混凝土三角灰,1:3 水泥砂浆 20mm 卧底;缘石外露150mm。立缘石采用规格为预制(8/102049.5cm)乙 2 挤压型砼缘石,
5、1:3 水泥砂浆 20mm 卧底。砌筑时每隔 10 米设一高程控制点,挂线以控制位置和高程,弯道处加密每隔 5 米设一高程控制点;作到顶平直顺,缝宽均匀,采用8m m厚的木志尺控制缝宽。5.2.4 升降雨水口:此次改造雨水口随道路高程进行升降,不更换雨水箅子。此项工程在立缘石砌筑后即可进行。按道路设计边线及支管位置定出雨水口位置,雨水口长边必须与道路边线重合;砌筑雨水口井墙要随砌随勾缝,肥槽及时回填,夯实,防止下沉;安装雨水口圈蓖时,应配合路面纵横坡,使雨水口顶面低于周围路面2 cm。5.2.5 升降检查井由于旧路上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很多,在道路面层铺筑前需把这些检查井的圈盖升至道路面层铺筑的
6、设计高度。5.2.6 乳化沥青透油层、粘层油:透油层:此道工序在铺筑沥青砼前进行,施工前封闭整个施工现场,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洒,采用PC 2 型乳化沥青;用量为每平方米1.1L。洒布均匀,不产生滑移和流淌,当有遗漏时,人工补洒;补洒之后保证 24 小时不得扰动,使沥青充分渗透到基层中。粘层油:采用 PC 3 型乳化沥青;用量为每平方米0.5L。喷洒前,路缘石、平石、各类检查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粘层油污染;检查井圈及雨水口周边用人工涂刷,加强道路附属构筑物的成品保护。5.2.7 玻璃纤维格栅施工:格栅选用网孔尺寸为20*20mm,形状为正方形,带背胶自粘式玻璃纤维格栅。铺筑时格栅纵向搭接58c
7、m,横向搭接 810cm,格栅铺筑完用胶轮式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与旧路有较好的粘结,然后再铺筑沥青混合料。5.2.8 沥青混合料铺筑施工:根据市政工程技术规范及合同文件的要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必须在开工前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单幅长 200米路段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试验段的铺筑,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获得各类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的技术指标。1)在监理工程师批准选定的路段,并已提前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的单幅路段,按设计高程进行测量放线,直线段每10 米,曲线段每 5米,宽度按摊铺幅宽测设方格网高程控制点。2)采用自动调平式摊铺机作为摊铺机械,摊铺机的基准线按照双基线控制,
8、采用铝合金导轨控制摊铺机滑靴的高程;为避免出现纵向施工缝,摊铺时依据路面宽度,采用两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按各类沥青混合料规范提供的摊铺系数计算摊铺厚度;固定预热510 分钟。3)由质量员检验到达工地的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及温度。4)检验合格后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中,并启动摊铺机,按23 米/分速度进行铺筑;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整到与供料、压实速度平衡,保证连续不间断的均衡摊铺、中间不致停顿等候。摊铺时掌握好虚厚,当铺筑510 米后,检测摊铺厚度、横坡;发现误差及时纠正,无误后,继续进行铺筑。5)两侧交错每隔 20 米设测试点,铺筑后用水准仪复测高程。6)铺筑 50100米后,由质检员检测铺筑料
9、的温度,达到碾压温度后,上压路机开始碾压7)压实:沥青砼铺筑温度:()工作状态控制温度到场温度120-150 摊铺温度110-130 初压温度不低于 110 终压温度不低于 70 开放交通温度降至大气温度a、初压温度控制根据铺筑沥青混合料材料的不同,按上表执行;b、混合料必须在摊铺后立即仔细均匀压实,不得等候。初压的压实机械一般宜用 10 吨刚性碾压实,也可直接用振动压路机碾压。c、采用初压 1 遍,压实速度宜在35km/h;复压 24 遍的组合方式,压实速度宜在 46km/h;终压速度宜在 48km/h.压路机应紧跟在摊铺机后碾压,压至消除轮迹为止。d、常温碾压掌握轻重轻规律,先用双轮碾碾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6 第五 部分 道路 大修 主要 工程施工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