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我所欲也.pdf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我所欲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我所欲也.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我所欲也一、导入孟子语录: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孟子二章的第二章_鱼我所欲也。二、朗读1.听范读。强调句子的节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自由朗读。3.齐读。三、翻译
2、课文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参考: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
3、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舌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
4、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性。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苟得:不合理的取得,此处指苟且偷生。辟:通“避”,躲避。如使:如果,假使。丧:丢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呼: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蹴:踢。万钟:指优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11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12
5、得:通“德”。13乡:通“向”,原先,从前。14已:停止。四、作业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孟子第四课时一、导入标签:下册教案长春八年级考查实词背诵情况。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舍生取义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明确: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把生比成鱼,把义比成熊掌,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自然引出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生而取义。3.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春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