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背唱管弦乐曲红旗颂主题。教学重、难点1.运用对比、模唱等方法感受乐曲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奏音调和乐曲主题。2.能够背唱乐曲的主题。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一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创作于1965 年春,同年 5 月在“上海之春”音乐周作为开幕式首演。乐曲气势宏伟、旋律优美、结构严密、配器精细,音响丰满却又通俗易懂,是我国管弦乐作品中的精品。乐曲一开始由小号奏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音调为素材的引子,先在bB 调、后在 C 调上奏响,接着圆号在 C 调上再次重复这一音调,然后强大的低音闯入,奏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首句音调“”,从而引入优美的、
2、歌唱性极强的歌颂红旗的主题“红旗主题”谱例。这一主题由弦乐器奏出,在钢琴的和弦和木管跳跃的音型伴奏下,显得格外明朗绚丽,富有激动人心的温暖感。接着这一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大调上弦乐器和木管乐器重复演奏,气势更加辉煌,钢琴用流水般的音型伴奏,表现了人民激荡的情怀。接着“红旗主题”稍作变化,作为连接部在G 大调出现:在“”音调的不断重复推进中,乐曲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具有进行曲风的中部。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不断的调性变化,形成一往无前的气势,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前奏的主题不断出现,终于迎来了“红旗主题”的再一次出现。但此时音乐的情绪已经有了变化,在进行曲速度的背景和弦乐器三连音音型衬托下,这一主题
3、已变得矫健雄壮,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奋勇向前的步伐。接着“红旗主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的主题交织鸣响,其实越来越强大,在密集的五连音、七连音音型的推动下,乐曲进入第三部分。“红旗主题”在 C 大调上再次再现,更显宽广、浩荡,接着长号、大号奏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句音调,并迅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主题汇合,两者或交替出现、或相互重叠,在“”全奏中结束全曲。这首乐曲所用的音乐素材并不多,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的音调,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首句,三是作者创作的“红旗主题”,作者将这三个主题巧妙地编排组合、交替重叠,形成了一首气势宏伟的管弦乐曲,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4、被选入“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教师播放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师:大家听出了这个乐曲片段的名称吗?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乐谱。师生一起跟琴模唱。二、欣赏部分管弦乐曲红旗颂1.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和结尾部分。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由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曲红旗颂,这首乐曲的开头和结尾处蕴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进行比较。2.聆听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师:每一首乐曲都有它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欣赏“红旗主题”旋律。学生听后结合音乐要素谈谈这段主题带来的感受及特点(中速、节
5、奏舒展,给人宽广、歌颂的感觉)。3.学唱乐曲中的“红旗主题”。(1)教师出示“红旗主题”谱例,并再次聆听“红旗主题”旋律。(2)教师弹琴带领学生慢速学唱“红旗主题”,反复几次以便加深记忆。(3)播放“红旗主题”旋律,师生试着跟唱,进行巩固。4.比较“红旗主题”再次出现时情绪上的变化。教师播放“红旗主题”再次出现部分。学生听后结合音乐要素谈谈这段主题中的情绪变化(速度稍快、节奏紧密,给人宽广浩荡、前赴后继的感觉)。标签:教案模板“红旗主题”的第三次出现又回到宽广、歌颂的感觉。最后乐曲在国歌第一句的音调中结束全曲。三、完整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师:管弦乐曲红旗颂所用的音乐素材并不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
6、国歌 前奏的音调、首句的音调和作者创作的“红旗主题的音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前奏的音调和首句的音调,是具有语义性的音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象征着中国人民追求幸福和解放的理想,象征着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等。与红旗主题编制组合,具有缅怀烈士、颂扬幸福、鼓舞斗志的意义。这三个主题音调巧妙地编织、组合在一起,他们在交替重叠中形成了一首气势宏伟、激荡情怀、感人至深的乐曲。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初步欣赏了管弦乐曲红旗颂,同学们被它的宏伟气势所打动,请同学们在课后再次认真聆听这首乐曲。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
7、动教学过程:一、表演盼红军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2.教师范唱。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3.听辨曲调范唱。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
8、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 个节目参与。(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 花之歌。(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2.音乐会演出开始。主持人主持并报幕。3.教师小结。第
9、七课爱满人间第三节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盼红军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2.教师范唱。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3.听辨曲调范唱。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标签:教案模板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第二 音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