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广角.pdf
《三年级下数学广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数学广角.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确山靖宇小学数学教案备课组三 年级组下册执教人:王卫丽执教时间 09。共案部分课题: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重点难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具准
2、备:卡片学具、课件。个案部分一、合作探究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二、精要点拨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三、拓展延伸!小鸡、小鸭、小鹅也在玩跷跷板,你们知道谁重一些吗?自主预习:教科书三(下)p109 例 2 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春游,高兴吗?(高兴)(播放课件)师:首先,我们先去水果园看看,在水果园里,我们遇到了西瓜姐姐,一个西瓜重1 千克,你们觉得呢?(比1 千克重)师:为什么?(因为天平斜了一边,西瓜比1 千克重。)你们再猜猜,一个西瓜大约重几千
3、克?(学生自由发言)师:对了,1 个西瓜大约重4 千克,请小朋友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师:小朋友是这样摆的吗?(播放课件)接下来,我们又遇到了苹果妹妹,几个苹果大约重1 千克?请小朋友再估一估。(学生回答后,播放课件)二、教学新课:师:我们已经摆出了1 个西瓜重4 千克,又知道4 个苹果重1 千克,小朋友,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播放课件)请小朋友通过学具再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汇报,让他们说说原因。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你们都是这样想的:(边播放课件,边讲解。)师:请小朋友把思
4、考过程再看看、想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厌。(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从而理清思路。)三、反馈练习:师:游完了水果园,老师的肚子都有些饿了,我们去吃麦当劳好吗?(播放课件,学生再一次激动起来,好奇的睁大眼睛盯着屏幕)师: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1 个汉堡可以换2 个鸡翅,1 个鸡翅可以换3 个冰淇凌,那么1 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学生直接抢答)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你是怎么列式的?让学生重点说说列式的意义,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结。师:这时,麦当劳叔叔又送来了可乐。你们看,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他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问题。)学生发言、汇报。师:1 瓶大可乐
5、可以倒满几杯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说:我们知道了1 瓶大可乐可以倒满12 杯,那么 2 瓶大可乐又可以倒满几杯呢?师:要求2 瓶大可乐又可以倒满几杯,我们可以先求什么?这道题该怎么思考呢?(我们知道了1瓶大可乐可以倒满12 杯,所以求2 个大瓶就是12 2=24 杯)师:吃饱了,喝足了,我们继续出发吧,下一站我们到动物园。(播放课件)四、巩固练习:师: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正在玩跷跷板呢,你们看?(播放课件)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让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老师适当板书,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师:2 头牛等于几只羊?我们该怎么思考,请小朋友先独立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师:看!小鸡、
6、小鸭、小鹅也在玩跷跷板,你们知道谁重一些吗?(小组讨论)学生讨论,说明原因。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五、总结提高:师:离开了动物园,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小白兔。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换萝卜呢!他们换了好几次,总也没换对,你们能帮助他吗?(课件出示题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答案,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师:原来 6 棵大白菜可以换54 棵小萝卜,小白图兔这下明白了,可高兴了,它要谢谢小朋友。这时又来了一只小黄兔,它也想换萝卜,你们看。(出示新题目)六、谈学习感受。通过“春游”这一情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求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及合作学习,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找出相互之
7、间的等量关系。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渗透“逆向”的思维方法。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合作完成时,老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指导。四、课后反思课的的开始通过“春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条理地猜猜结果。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教学时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例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移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有序地
8、、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广角(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作者:殷玉红(小学数学甘肃嘉峪关二期小学数学一班)评论数/浏览数:4/3133 发表日期:2010-03-16 17:27:36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小学三年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数学广角(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班级情况与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 43 名,28 名男生,23 名女生,大多数学生求知欲强,听讲认真,作业按时,学习品质很
9、好,少数几个有不同差距,影响不大。数学课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思考。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 2的一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 c,那么 ac。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要用到。教学中,通过解决一些简
10、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
11、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学准备:分成 6 人一个小组,CAL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老师想调查一下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到游乐园去玩呢?生:喜欢。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看。课件 1 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场景图)师:当跷跷板平衡了,你们认为这两个小朋友谁轻谁重?生;一样重。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有过这方面的经验。(点评:用同学们熟悉的玩跷跷板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求知的欲望,为后面的天平平衡和动物玩跷跷板游戏作好铺垫,知道天平平衡和跷跷板平衡,说
12、明两边物体的重量相等。)课件 2(有声音)师:玩着,玩着,小朋友们口渴了,他们商量着去买水果吃,来到水果摊上,他们发现果农正在用天平称水果的重量,他们感到好奇,想去弄个明白,就问:一个西瓜重多少千克?(男)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女)师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问题?生:想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关于天平和跷跷板的问题。(点评:由生活情境入手,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急于想去研究这个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引入的关键切入点)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件出示:(天平称水果的图)师:(1)介绍天平及天平的作用。(2)问:一个西瓜可以换几个苹果呢?生:16个。师:为什么呢?谁能说说你的想法?师:请同学们先以四个人
13、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生:把一个一千克换成4 个苹果,西瓜重 4 千克,总共要换 4 次,所以是16 个。生:天平的右面变成原来的4 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 倍,天平才能保持平衡。生:一个西瓜和 4 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 千克砝码就有 4 个 4,所以有44=16个。师: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因为一个西瓜和16 个苹果都重 4 千克,所以 1 个西瓜=16个苹果。(动画演示)师:像日常生活中,不同数量的两种物体在某一方面(重量方面、价钱方面)是相等的,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板书课题:等量代换)(点评:虽然思考过程有多种多样,但都是抓住一个关键,就是 1 个西瓜和16
14、个苹果都重 4 千克,所以 1 个西瓜=16个苹果,这个小结强调了要抓住一个中间量,得出两者相等的关系。此处突出了重点。)师:小朋友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继续往前走,他们发现小动物们也在玩跷跷板,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生:想师:那么就跟老师一起走吧!出示课件(第 109 页做一做)师:看到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2 只羊和一头猪的重量相等,4 头猪和 1 头牛的重量相等。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 1:4 头猪和几只羊的重量相等。生 2:1 头牛和几只羊的重量相等。生 3:2 头牛和几只羊的重量相等?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么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头牛和几只羊的重量相等呢
15、?生 1:2 只羊=1头猪 4头猪=8只羊 4头猪=1头牛 1头牛=8只羊 2头牛=16只羊生 2:1 头牛=4头猪 2头牛=8头猪 1头猪=2只羊 8头猪=16只羊 2头牛=16只羊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条件入手,一步步往下走;一种是从问题入手,一步步往回走,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你们在做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你认为简捷的方法来算。(点评:这个题比上一题多了一步,学生会出现多种思维过程,老师都简单的给予介绍,但我没有作出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学生以后在做题时会发现不同的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让学生从不定势中产生定势。)三、拓展延伸,深化练习师:不仅是小动物
16、们喜欢玩跷跷板,就连家禽们也喜欢玩跷跷板,让我们去瞧瞧!出示课件(第 111 第 4 题)问:1 只鸡和 1 只鸭,谁重一些?师:同学们首先猜一猜是一只鸡重还是一只鸭重?生:鸡重生:鸭重生:,师:数学我们不能凭空猜想,只有通过科学的推理、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到底是一只鸡重,还是一只鸭重指生说。生 1:2 只鸭=1只鹅 4只鸭=2只鹅 4只鸡 2 只鹅 4只鸡4 只鸭 1只鸡 1 只鸭生 2:4 只鸡 2 只鹅 2 只鸡 1 只鹅 2 只鸭=1只鹅 2只鸡 2 只鸭 1只鸡 1 只鸭师:同学们答得都很好,分析得很有道理。(点评:这个题比上面的题难度加大,这是个变式的等
17、量代换,需要从不等量中寻找等量关系,进一步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小兔的争论声,让我们去听听!课件出示有声音(第111 第 3 题)师:同学们想不想帮帮它?生:想。师:同学们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从问题出发,也可以从条件出发,小组讨论、交流、指生说。生 1:3 棵大白菜=9个大萝卜 6 棵大白菜=18个大萝卜 6 根胡萝卜=2个大萝卜 18 个大萝卜=54 根胡萝卜 6棵大白菜=54根胡萝卜生 2:6 根胡萝卜=2个大萝卜 1 个大萝卜=3 根胡萝卜 9个大萝卜=27根胡萝卜 9 个大萝卜=3棵大白菜 3 棵大白菜=27 根胡
18、萝卜 6棵大白菜=54根胡萝卜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简捷?生:第一种师:所以说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中所求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盲目地去做。(点评:这个题在解决的时候要找准突破口,从问题出发要比从条件出发简单,找准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问题很容易解决。但学生的思维必定有限,有的会从条件出发,也能得出结果,但是比较麻烦。通过学生的回答,学生作比较后,自然就会发现哪种方法简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刚才同学们在游乐园里解决了那么多的难题,举例说明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等量代换的问题?生回答略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比如说曹冲称象的故事,就运用了等量代换的知识?谁能说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广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