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石榴》教学设.pdf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石榴》教学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石榴》教学设.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石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2、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3、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教学重点难点:揣摩作者的感情,明白文章中石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特色。课前学习:1、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2、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的诗文名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描摹的对象,并以此来托物言志。同学们能说出多少这方面的诗文名句来?(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引入新课,介绍作者郭沫若二、美文美读,把握感情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作者笔下石榴的可爱之处的内容。3、学生轮流将自己标出的段或者句读给大家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4、思考交流: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你能说出它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吗?表现了石榴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发现美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三、质疑问难,明确主旨1、质疑:“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句话如何理解?仅仅是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吗?讨论后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对石榴精神美的分析,明确: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2、
3、把握主旨:让学生找出体现石榴精神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明确所表现的精神实质。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四、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举例略。五、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六、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七、作业设计: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 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一、教学目标(一)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二)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三)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二、课时安
4、排2 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石榴图片或实物)可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石榴,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石榴文化”参考资料:石榴,学名,别名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印度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也有栽培,喜欢亮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栽培石榴也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的。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世榴园”之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
5、,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关于石榴的古诗句: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远,因依汉使槎。元稹标签:初二教案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友离为忆君。不仅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主要作品有:女神屈原蔡文姬等。石榴写于1942 年 10 月 31 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作者以状物抒情的方式,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
6、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三)教师范读课文(配舒缓欢乐的轻音乐)要求学生:1听准字音。(可通过课件展示字词读音,在范读后领读)争妍()斗艳奇崛()枯瘠()犀()利琢()安普剌()金罍()盎()然皓()齿丰腴()2思考:作者是怎样构思全篇的?(四)整体感知,初步分析课文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 画石榴 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1学生默读课文,可在文中圈出标志性语言,理清课文的情感脉络。如:“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最可爱的是它的花”,“我本来就喜欢夏天”等等。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 1 段)。(1)石
7、榴开花是在五月过后,面对炎炎烈日,石榴树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齐读第 1 段。(2)对比修辞手法的作用: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石榴树是少数开花树木中“最可爱”的,由此得知它有非同寻常的品格,它不畏炎热的个性,赢得了作者的青睐,也初步流露出作者“爱石榴”的情感。仅仅几句话是难以言尽石榴的“最可爱”的,那么石榴究竟美在哪里?3欣赏石榴的美,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 26 段)。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1)枝叶美(第 2 段)用比较的方法写枝叶的特征。相同点:如梅树的枝,如杨柳的叶。不同点:奇崛
8、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可通过课件展示石榴树的图片,和梅柳图片相对照。也可结合学生学过的诗词,了解梅柳的特征,品读富有文采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体会石榴的枝叶美,体会作者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中流露出的对石榴枝叶的赞美之情。(2)花朵美(第 35 段)“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单瓣的“陆离”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珍贵悦人,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石榴自然被誉为“夏季的心脏”。花的外形和精神石榴花的红是明艳张扬的,这样的色泽呈现的是生命的律动、奔放的热情,也最能体现夏季的蓬勃。作者从色泽和外形的角度把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高度赞扬了花朵的形态美。花更是傲骨铮铮的,它不向骄阳低头,不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榴 苏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