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闻过则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闻过则喜.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4 课闻过则喜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记诵课文内容。2.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理解课文含义3.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面对批评,要悦听,更要善听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经历过的“闻过”事例后的态度,以达到知行合一。学习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明白别人的批评是忠言良药,面对批评要心存感激是本课的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闻过则喜的事例,用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是本课的重点。教材内容解读本课主要摘取了弟子规 孟子中的两则经典名言,揭示了面对别人指出自已的过错时应有的态度。我们要学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乐于接受别人的指过。课文巧借经典名人案例,深入浅出,把“悦纳批评”的道
2、理娓娓道来,告诫学生“悦纳批评”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应该感到幸运,同样会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教学时可以借用经典案例,树立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改错观。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以及“说字解词”“诗文今译”扫除学习课文的障碍。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古文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可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如设计情景演练、把经典名言引用到话剧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闻过则喜的真正含义。“认识汉字”版块选取了“闻”字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闻”,甲臂文字形像一个人举手掩住一只耳朵,做倾听状。通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了解“闻”
3、字与文本主题的内在联系,明白“闻过则喜”的道理。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感受古文字的形体美。讲解“诗文点评”版块时,让学生自己说说从文章能学到哪些道理,教师进行总结梳理。“学而时习”版块选取课中原文,让学生熟读成诵,加深记忆。“日积月累”版块列举了三则关于虚心接受批评的名言,让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以小组合作方式说说对名言的理解,并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运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以“我是小导演”的方式自主设计场景,运用恰当的名言,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新课 1.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他曾说:“以
4、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他把敢于直谏的大臣魏徵当成衡量自己得失的镜子。2.同学们,你面对朋友对你的批评时是怎么做的?教师给出选项:A.很高兴接受朋友的批评 B.不大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C.十分讨厌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闻过则喜。相信你在学完本课后,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板书课文题目。二、借助工具,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以及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断句。2.教师领读,小组合作读,读通文章。3.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4.借助“说字解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5.阅读“诗文今译”,准确理解课文。
5、6.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感受汉字构造之美 1.认识“闻”字。分析结构,并组词。2.区分“闻”字与“听”字。(“闻”有听说、了解之意。“听”指用耳朵接收声音,“闻”字含义更加丰富 )3.播放“闻”字由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小视频,说说你的发现。4.做做小老师:选一个你喜欢的字体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原因。5.比一比谁写得好:动手写一写,投影评比。四、字词理解 1.出示写有“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的卡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找出其中的四对反义。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中的反义词。4.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出现这么多对反义词。老师启发:反义词是为了突出对比,把道理说明白。五、品味
6、名言,学习古人虚心品质 1.说说你对这四句话的理解。2.听故事,用名言(1)听故事讳疾忌医春秋时期有一名医叫扁鹊。有一天他去面见蔡桓公。他瞧了瞧蔡桓公的气色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还来得及治,病只是在皮肤表层。”蔡桓公不屑地说我没病!”过了十天,扁鹊再去面见蔡桓公。扁鹊焦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到肌肉里去了要抓紧治疗啊!”蔡桓公极为不悦地说:“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公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看望蔡恒公。他看了看蔡恒公的气色,担忧地说:“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不治了!”蔡桓公连连摇头:“大胆,我哪有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公更不高兴了。过了一段时间,扁鹊再一次去面
7、见蔡桓公。他只看了一眼,立马掉头就走了。对此,蔡恒公感到非常奇怪,便派人去问扁鹊:“你为什么掉头不说话就走呢?”扁鹊说:“有病可以治,但是最怕不在合适的时间里治。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国君的病已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给国君看病了。几天后,蔡桓公的病就突然发作了,没过多久,蔡桓公就病死了。(2)用名言。一个人如果听不见别人的批评,就会像蔡桓公害怕生病而不去看医生一样,最终自食其果,暴病而亡。学习此课后,请学着用名言劝同学学会听别人的批评,并且乐于听劝。六、课下拓展做人需要有大海一般的胸襟,别人对于自己的指过,要
8、悦听,善听。课下同学们读读万斯同闭门苦读的故事,想想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与家人、朋友谈一谈。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进行多种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八、板书设计资源拓展(一)关于勇于认错的故事秦穆公认错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为了向东扩张势力,派孟明视等三员大将带兵偷袭郑国。由于郑国离秦国较远,当时秦国的谋土蹇叔劝秦王说:“我们的土兵们长途跋涉,肯定还没到郑国时就已疲惫不堪。况且,这样兴师动众地去进攻对方,对方怎能没有准备呢?”秦穆公不听蹇叔的意见,坚决要进攻郑国。结果孟明视等人的部队在崤山就遭到了晋军的偷袭,秦军全军
9、覆没,三员大将也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崤之战。当秦国三员大将历经千险万阻回到秦国时,秦穆公披着孝衣,到郊外三十里处迎接他们。孟明视等下拜谢罪,秦穆公赶紧扶起他们,并哭着说:“委屈你们了,这切都是我的过错啊!我不该不听蹇叔的话,坚决让你们进攻郑国。你们哪有罪啊!”秦穆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丝毫没有降低他的威信,反而让他的将士们更加信服他,更加愿意为他效劳。晏子逐高缭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高缭,他为人谨慎,在齐国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从来没有犯过错,但晏子却无缘无故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呢?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把他辞退了。”可见,晏子喜欢人指出他的过失,他认为,指出上司的过失,是手下的责任,否则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毫无用处。(二)名人名言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左丘明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刘向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