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pdf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 厘米、1 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 米等于 100 厘米。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把 11 厘米长和10 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
2、,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 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
3、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新课1认识米尺。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 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从 0 到 1 的长度是1 厘米,从1到 2 的长度也是1 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2认识 1 厘米、几厘米。(1)初步认识1 厘米、几厘米。教师在米尺上从0 指到 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 1 是 1 厘米。”再从 0 指到 2,从
4、0 指到 3,提问:“那么从0 到 2 是几厘米?从0 到 3 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0 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 厘米、2 厘米、3 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2)认识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 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 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 1 厘米。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 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 厘米的长度。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 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
5、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3用厘米量。(1)估量纸条长度。教师出示5 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 1 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2)用尺量纸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 厘米。”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厘米 认识 教案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