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pdf
《三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我们的肺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回答:呼吸系统)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回答:由鼻腔
2、、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3、提问:哪些器官统称为上呼吸道?哪些器官统称为下呼吸道?4、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回答:肺。)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5、在呼吸系统挂图旁,出示肺泡的结构挂图。6、讲述:(边指挂图边讲述)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未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同学们注意挂图(指肺泡的结构挂图),在肺泡外面,包绕着连成网状的毛细血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前面的彩图九,它所表示的肺泡和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更清楚。7、小结:肺泡
3、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二、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1、提问:呼吸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呼吸运动时肺的状态”示意图。2、讲述: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通气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3、提问:吸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呼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吸气和呼气与胸廓变化有何关系?(回答: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4、小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这说明吸气和呼气与胸廓有节律的变化有关。5 学生体验:请
4、每位同学把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三、肺的颜色和保护肺的方法1、提问:你知道肺是什么颜色的吗?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2、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肺?讨论交流后回答。四、想一想、议一议板书设计:1 第一课我们的肺鼻腔、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称为下呼吸道。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2、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相关的不文明行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议一议这样做
5、对吗?为什么?由此引出课题。二、探究原因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后回答以下问题:1、吐痰、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益?2、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是什么?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1、说一说有痰时应该怎样做?2、说一说流鼻涕时应该怎样做?四、想一想、议一议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五、实践活动1、将所学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争夺文明监督员:同学们相互监督,帮助他人改掉恶习。板书: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的好处。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感。3、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流感。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流感和感冒
6、。教学难点:感冒、流感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学校是人群高密集场所,且学生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因此,流感、麻疹、伤风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是比较容易入侵的,所以同学们要做好预防的措施。二、讲授新课2(一)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流感?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二)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
7、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流感流行通常为同一种流感病毒引起,患过流感或注射过流感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流感。在症状方面,流感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可根据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
8、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三)流感如何预防?学生交流讨论。师总结。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其次,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开空调。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晒被褥。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擤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
9、、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8、尽量少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9、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流感病人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的存在。10、及早做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三、集体讨论(结合书本第15 页想一想、议一议展开)。小结: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板书: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第四课:保护嗓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音器官以及它是如何发声的;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声带?教学重点:认识声带所处人体的位置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坚持长期不懈的保护好自己的声带。教学过程:一、导
10、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平时唱歌、讲话、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学习新课:1、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你的手还有感觉吗?大家试一试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进行纠正。3 2、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震动?为什么有震动就能发声?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它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叫声带,俗称嗓子。3、提问:有声带就能发出声音了吗?光有声带还不能发声,因为声带里面还有肌肉,平时不说时肌肉是放松的,声带也是放松的,两条声带
11、间的空隙大,就好像是开着的大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大门”的?人们在讲话、唱歌时,喉头的肌肉收缩,拉紧两条声带,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就好像是开着的小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小门”的?4、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人由于种种的原因了声带松弛,缝隙增大,气体冲上去但振动不大,所以发出的声音低沉、沙哑,当然才唱歌也就不好了。同学们想一想拥有一幅好嗓子呢?从现在起为了嗓子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讨论,教师一旁辅导)三、讨论交流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嗓子?2、想一想、议一议板书:第四课保护声带“嗓子”怎样发声:肌肉收缩缝隙振动气流强弱怎样保护嗓子:1、不要。不要。2、避免。3
12、、加强。第五课:预防近视教学目标:1、了解近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知道预防近视的重要意义。2、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教学重点:知道预防近视的意义,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预防近视的意义,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请你说一说,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吃哪些不便?你想戴上眼镜吗?(不)那该如何预防近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预防近视。二、教学新课1、认真读课文。2、说一说:近视是怎么产生的?该如何预防近视?升学压力大、课外娱乐活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增加青少年学生发生近视的几率。同时,电视、电脑的普及也使得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青少年求知欲望强,看书、做作业、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活
13、动占用的课外时间越来越长,导致眼睛长期处于视近状态。长时间连续用眼,会导致视觉负担加重,眼睛调节紧张。最初表现为视力疲劳、前额发胀、眼睛发涩发干、视力模糊,甚至有胀痛感;如果视力疲劳得不到及时缓解,眼睛调节就会呈过度紧张状态,即使看远处,眼肌肌肉也不能灵活放松,形成远视力下降的近视状态,此谓假性近视;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眼轴变长,形成真性近视。另外,饮食对近视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吃甜食过多,就会增加近视发病率。青少年多喜欢吃甜食,甜食中食糖含量往往很高。食糖过多,一方面会导致营养过剩性肥胖,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视力衰退。吃得过精或者偏食、挑食,也会引发视力减退。3、预防近视,我们应该做到“
14、三要”“四不要”(书 22 页23 页)4、议一议:预防近视“三要”“四不要”你做到了吗?还有哪些做得不好?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什么?板书:第五课预防近视预防近视“三要”“四不要4 第六课:预防沙眼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沙眼病的主要症状、致病原因、传染途径和预防方法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感染。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感染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预防沙眼二、讲授新课1、究竟什么是沙眼?它是怎么引起的?怎么预防?学习本课之后我们就知道了。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2、哪位学生知道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卫生 保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