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电信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可以大大地加速信息的流动,缩短空间距离,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电信行业具有服务性、网络性、技术密集性等特点。电信网络是电信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电信业务的运营也有其独特的规律,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对电信行业和电信企业的有效管理。特别是近年来,电信技术发展迅速,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电信行业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全球的电信企业转型的浪潮始于2001 年左右。当时,由于对信息化理想的狂热追求,以及对3G前景的过度美化,部分运
2、营商大量铺设光缆,造成过度投资,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2004年2005 年,运营商通过降低成本使行业复苏,但业务收入增长依然乏力。2006年以后互联网、移动业务对传统固网语音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普遍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1。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电信业普遍面临着过度投资带来的压力、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各大运营商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扩展。中国电信行业转型的现状分析1.中国电信业务现状分析随着 3 月 31 日中国联通财报的发布,国内三大运营商 2008 年财报已全部出来了,而且是没有太多太大悬念地出来了。中国移动依然牛气冲天收
3、入增长超过 15,“日进 3 亿”;中国电信依然步履艰辛收入增长4,“年入200 亿”;中国联通依然处境艰难收入“下降08”2。如果移动之好,足以让我们为之喝彩为之骄傲的话。那么电信、联通之难,也更值得我们为之理解为之尊敬。我们敬佩中国电信咬牙转型的“坚定”。我们欣喜中国电信转型取得的成果非话收入占固网收入比重达46(注意:2007年这个数字是 36),承接 CDMA 后净增用户 272 万,核心经营业务保持“坚实”稳定2。在全球电信业尤其是固网营收普遍负增长甚至亏损的情形下,中国电信的业绩已经很“了不起”了。很显然,没有坚定就没有坚实。2003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610 亿,比上年增长
4、 13.9%。2002 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用户总数 4.21 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5000 多万户。长途运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列行列。2003年,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 年的 7.04 部/百人提高到 21.2 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 1997 年的 1.07 部/百人提高到 20.92 部/百人3。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电信的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数据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话音业务收入逐渐下降,但经营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受移动业务分流的影响,固网语音业务持续下滑,P
5、HS 语音业务趋向饱和;受竞争激烈及缺少有效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宽带用户ARPU 值偏低,宽带接入新增用户发展趋缓;增值业务尤其是互联网增值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因此,中国电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增长模式,争取全业务经营,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增值、ICT、号码百事通和信息化应用等重点转型业务。作为中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的固网语音业务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在用户数方面,2005年2007 年其新增用户数逐年递减,而离网用户数逐年上升,用户离网率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在业务收入方面,受移动业务替代的影响,固定电话本地通话次数逐年下降,同时由于资费的降低,本地通话收入
6、下降的速度开始大于业务量的下降速度;在 ARPU 值方面,新增用户的 ARPU 值普遍较低,用户质量不高 1。此外,随着长途通话 IP 化,长途通话的资费越来越低,因此尽管话务量增长迅速,但是收入却没有相应增长,而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电信的另一大业务小灵通业务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从2005 年到 2007年的新增用户数和离网用户数可以看出,小灵通用户增长趋缓,离网用户数迅速增长2。此外,小灵通还拥有大量的除月租费外零通话零费用的用户,这些用户都是潜在的离网用户。小灵通发展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小灵通用户多为中低端用户,他们对价格较为敏感,忠诚度不高,因此,小灵通面临着很大的保持存量工作压力。另
7、外,小灵通用户对网络质量、网络覆盖、通话质量等不太满意,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小灵通用户离网的重要原因。中国电信应该不断优化网络,有效改善网络质量。对于中国电信的重点转型业务中占比最大的宽带业务来说,虽然其在用户数量、业务收入、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上均有不错表现,但依然存在潜在威胁。首先,现阶段的宽带业务缺乏有效的应用与新颖的内容,其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带宽接入产品上,缺乏有效的宽带应用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其次,对于用户的行为分析和对潜在用户的挖掘能力尚需提高,因为缺乏对用户数和用户上网行为的分析将直接导致其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再次,宽带应用终端仍以PC为主,IPTV机顶盒、可视电话等非PC类
8、应用终端虽有应用,但仍未形成规模。最后,在分销渠道上,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主要依靠自有渠道,社会渠道发展相对不足,而且自有渠道人员对宽带产品的理解程度、销售技能以及适应能力也有待提升。2.中国电信转型的效果中国电信在过去几年中主要进行了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组织与人力资源三方面的转型工作。其中业务与服务的转型旨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做到精确营销、有效覆盖,加强对政企客户、家庭客户的聚类区分和营销策划,提升对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客户的精确管理和针对性营销的能力。按照“小业务、大市场”的经营思路,中国电信在注重各项业务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用规模效应来拓展有效市场,保持一个基本面,确保总体收
9、入的稳定与增长。通过贯彻实施业务与服务的转型,中国电信基本达到了提高客户黏合力、促进小灵通与固话融合发展、扩大有效宽带用户群的目的。网络与技术转型旨在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向 IP 城域网、骨干传输网、NGN等网络倾斜,提高网络支撑能力。中国电信完善增值网络,做好与省公司增值业务平台的接应,促进增值业务网络建设,提高增值业务支撑能力,并贯彻“光进铜退”的战略部署,以接入点为中心,以光缆为主干,降低管道、铜缆投资,提高综合业务接入质量。网络与技术转型战略的实施基本达到了调整网络结构的目的,提高了对转型业务支持的有效性4。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旨在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架构以适应转型需要。中国电信优化人力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行业 现状 发展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