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案例分.pdf
《公司并购案例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并购案例分.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并购案例分析中国证监会于2002 年 10 月 8 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并从 2002 年 12 月1 日起施行。本文拟以新办法实施后即2002 年 12 月 1 日至 2003 年 8 月 31 日发生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力图在案例的统计分析中寻找具有共性的典型特征以及一些案例的个性化特点。一般而言,从目前发生的多数并购案例看,若以股权发生转移的目的区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出于产业整合的目的进行战略并购;二是以买壳收购为手段,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后以再融资为目的的股权变动。本文分析的重点将结合控制权转移的途径,侧重于从收购目的即战略并购和买壳收购入手。也就是说,本文
2、分析的第一层次以目的为主,第二层次将途径及其他特征综合作分析。基于此,我们统计出共有49 例并购案例,其中战略并购30 例,买壳并购19 例。战略并购类案例控制权尽管通常发生了改变,但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收购人实施收购的目的主要有:提高管理水平进行产业整合、投资进入新的产业、其他(如反收购、利用上市公司作为产业资本运作的平台、MBO 等)。买壳收购类案例主要包含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和政府推动下的资产重组(重组和收购方也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主要资产都会发生重大改变。上市公司收购案例的统计分析均来源于公开披露的信息。战略并购案例分析一、并购对象的特征1、行业特征-高度集中于
3、制造业。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所有 1200 余家上市公司分别归属于22 个行业大类中(由于制造业公司数量庞大,因此细分为10 个子类别)。在本文研究的30 个战略并购案例分属于其中的12 个行业,行业覆盖率达到了55%。占据前 4位的行业集中了19 个案例,集中度达到了63.3%,接近三分之二。从统计结果看,战略并购在高科技、金融、公用事业等市场普遍认为较为热门的行业出现的频率并不高。相反,战略并购却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传统制造行业(如机械、医药、食品等)。在 8 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发生的案例共有25 项,占据了 83.3%的比例。由此可以认为,战略并购对象的行业特征相当显著,有超过 8
4、0%的案例集中于制造业。如此鲜明的行业特征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全球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可以预见,正在成为 世界工厂 的中国将为上市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战略并购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研究表明:制造业目前是中国经济的中坚,但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过程,因此制造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 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低、技术层次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具备了产业转移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在实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产业整合的过程中,战略并购无疑是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2、地域特征-与区域经济战略相关。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较广,30 个案例分布在18 个省市,最多的是江苏和广东,但也分别
5、只有4 个和 3 个案例,两者合计仅占23%,不足四分之一,因此地域分布是较为分散的。其中西部地区和华东相对较多,分别有 11 家、9 家,两者合计占了案例总数的三分之二。尽管战略并购的地域特征并不显著,但是可以发现并购活跃的地区也是区域经济活跃(华东五省一市)以及受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扶持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因此,近期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应该引起关注。而东北地区将是下一阶段的黑马。3、股权特征-股权结构趋于合理。战略并购对象的大股东股权属性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深达声、ST黑豹、恒河制药之外,其余清一色的是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其中由国资局、财政局持有的纯国有股就有10 家,占了三分之一。
6、这与目前国有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大环境、大趋势相吻合。4、所处市场。在30 家公司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有16 家、深圳挂牌的14家,因此在战略并购中可以将沪深两市视为统一的市场。没有明显的差别。5、上市公司特征。上市公司业绩分布较广,巨亏股、亏损股、微利股、绩平股、有配股资格、绩优股等各个层次的公司都有。拥有再融资资格、绩平微利股以及亏损股各有10 家,各占三分之一,比例非常平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普遍较好,除 4 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外,其余均低于66%。上市公司规模分布:以中、小盘股居多,其中仅有3 家公司的总股本大于4亿股(通常市场认为的大盘股),其余 90%的公司总
7、股本均在4 亿股以下。这主要与收购成本相关,目标企业的规模大,相应的收购成本也较高。6、战略并购的类别。战略并购对象与收购人同处相同行业或属上下游关系的共有15家,占一半的比例。按照通常战略并购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即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在本文研究的30 个战略并购案例中,混合并购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 15 家,占 50%;横向并购有10 家,占三分之一;而纵向并购最少,仅有 5 家,占六分之一。一般而言,混合并购体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横向并购则更多的体现出企业规模化的经营战略,纵向并购应该属于企业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的手段。从中国上市公司战略并购案例的类别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侧
8、面了解到目前中国企业经营战略的整体取向。尽管不少的企业深受多元化之苦,但是目前中国企业以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的仍旧居于主流地位。企业经营战略决定了战略并购对象选择的关键依据之一。战略并购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手段。因此,战略与并购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并购下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如何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与并购手段的有机结合等都是值得每一个立志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研究的课题。7、非流通股比例。战略并购案例中,非流通股比例在30%至 75%之间。其中有20 家的非流通股比例在50%至 75%之间,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二、收购人的特征1、地域特征。战略并购案例中属于本地收购(收购人与收购对象同处一省
9、)的有 11 例,占三分之一强。在异地收购中来自于广东的买家最多,共有 4 家,占异地并购案例的三分之一;另外来自于海外(东南亚)和浙江的有3 家,上海有 2 家。可以看出收购人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即集中于经济增长迅速的地区。2、收购人属性。战略并购的收购人主要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或关联公司、外资等三类,30 个案例中有3 家外资、10 家上市公司或关联公司、16 家民营企业和1 家信托投资公司。因此,寻找收购人可多关注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他们通常较一般的民营企业对资本市场更熟悉,更认同资本运作对企业的高速成长所起的作用,同时他们比其他的上市公司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更迅速的
10、决策机制。作为民营上市公司,他们有一般企业所难以匹敌的融资渠道和资金实力。民营上市公司(指直接上市)的经营战略、发展扩张的路径、以及并购手段的使用等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跟踪研究。三、交易特征由于有7 家公司是通过间接收购的方式出让控股权的,交易的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关而与上市公司不是直接相关,因此此处不作为研究对象。1、交易规模。涉及法人股转让的交易规模较小,3 家公司均在1 亿元以内。战略并购中涉及国有(法人)股,采用直接收购方式的交易规模大多在1 到 3 亿元(其中,20 家公司中有16家均在 2.6 亿元以内)。另外 5000 万元左右的2 家,交易规模在3.5 到 4 亿元的有 2 家。
11、20 家公司的平均交易规模正好为2 亿元。2、交易溢价。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无溢价定义为:考虑到基准值选择上的差异,按净资产值或高于净资产10%以内的价格交易都属于无溢价的情况。在20 家涉及国有(法人)股战略并购的公司中,有 7 家公司溢价,幅度在10%到 90%之间,有溢价的交易,平均溢价幅度为35%。3、收购方式。(1)回避要约收购。由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上市公司30%以上股权时会涉及要约收购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公司采取了回避持股超过30%的方式。30 个案例中,收购后比例过 30%的有 11 例,占三分之一,其中 2 家已经实施了要约收购。另外有2 家公司(荣华实业和新疆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并购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