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22030110080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2203011008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220301100802).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是在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自改革开放加入WTO 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在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提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建议。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壁垒现状对策分析1、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概述虽然当今全球贸易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当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2、对外贸易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再加上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对外贸易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贸易纠纷,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主要方式包括:1 对等贸易;2 展卖;3 加工贸易;4 补偿贸易;5 技术贸易。2、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2011 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
3、,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一)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1-9 月,全国进出口 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 24.6%。其中,出口 13922.7亿美元,增长 22.7%;进口 12851.7亿美元,增长 26.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4 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单月出口增速从1 月份的 37.6%回落到 9 月份的 17.1%,进口增速从 51.6%回落到 20.9%。剔除价格因素后,9 月份实际出口、进口分别度缩小到 1071亿美元
4、,同比下降 10.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从2008年的 6.5%降至 2.2%,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二)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93.3亿美元,增长 18.2%,低于整体增幅 4.5 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分别低于整体增幅13.1 和 13.4 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合计出口2865 亿美元,增长22.8%。此外,“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得到进一步控制,煤炭、钢坯、成品油出口数量分别下降19.7%、96.5%和 6.0%。前三季度,外贸增长呈现由价格
5、和数量协调拉动的积极变化。在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议价能力得到提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9.9%,高于去年同期8.3 个百分点。(三)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4627.9 亿美元、进口 2765.9 亿美元,分别增长34.8%和 45.8%,高于整体增幅 12.1 和
6、19.1 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增长16.3%,进口增长 28.4%。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总体水平。外资企业进出口13689.1 亿美元,增长18.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1.1%,同比降低 2.7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占比分别降低2.1 和 3.2 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加快的带动下,一般贸易增长也快于加工贸易。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 14157.5亿美元,增长 31.7%,高于加工贸易 16.9 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比重达到52.9%,比去年底提高 2.8 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6127.6 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
7、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今年以来,中国与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1-9 月,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7.5%,进口合计增长 21.3%,分别低于整体增幅 5.2 和 5.4 个百分点。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继续显示较大增长潜力。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化解分歧,建立多个贸易促进平台,扩大贸易互补性,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纾缓了贸易结构不平衡压力,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前三季度,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四个金砖国家合计贸易额2074.1
8、亿美元,同比增长 39.7%,高于整体增幅 15.1 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7.7%,同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6.4%,高于整体增幅 1.8 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10%,略高于去年同期。自 4 月份起,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五)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随着内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呈抱团转移趋势,有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式”赴中西部安家落户。前三季度,中部和西部出口分别增长43.9%和 46.5%,进口分别增长 34.2%和 38.7%,对整
9、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和 7.4%,同比提高 1.6 和 2.6 个百分点。全国进出口增速前十强省份均来自中西部,增速均超过 40%。东部地区外贸稳步增长,1-9 月出口 12344.4亿美元,进口 11438.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和 24.8%,低于全国增幅2.1 和 1.9 个百分点。(六)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中国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不断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落实,以及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影响,前三季度进口原
10、油、铁矿砂、废铜、纸浆、天然橡胶、原木、肥料等产品的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14.8%,高于出口价格增速4.9 个百分点,原油、铁矿砂、天然橡胶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7%、35.4%、61.9%和 38.8%。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2012 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 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
11、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 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 2012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 4.0%。2012 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
12、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
13、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 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 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
14、利率水平维持到 2013 年中期,并推出 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
15、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 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 左右一路下跌至 9 月份的 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 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 25 个月来新低。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 现状 对策 分析 2022030110080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