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简答题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简答题归.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简答题归纳1、对企业含义的理解?(第一章)答案:企业的概念: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此概念的含义:1、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3、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2、现代工业企业系统的特征?(第一章)答案:(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3)生产过程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3、公司制企业的
2、特点?(第一章)答案:一是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在经济上有独立的财产;二是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三是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董事会聘任总经理来经营管理企业。公司制企业已经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组织形式。4、公司制企业的优越性?(第一章)答案:一是有大规模筹资能力,能迅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实力;二是有限责任制减轻了股东的投资风险,有利于资本集中;三是公司资产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四是实行所有权与
3、经营权相分离,加大对经营者的压力,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5、简述企业集团的特点?(第一章)答案:企业集团: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企业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发展最快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特征:(1)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有独立财产,有法人地位,有资金,技术,产品和市场营销实力,能统一规划集团的投资活动。(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3)多渠道控制和影响成员企业,以资产联
4、结为主,多渠道包括参股、控股、章程和合同、人事派遣、业务联系等。6、企业的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之所以发生分离的必然性?(第一章)答案:(1)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企业通过资本积累与集中而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拓宽市场范围,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仅凭手中握有股份,是无法胜任企业高层管理职务的。这一点必然导致资本所有者逐渐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舞台,让位于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2)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及股权的分散化,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大企业,一般会采取
5、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因为这样才能实现巨额资本与生产的集中。公司制的发展,把越来越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吸收过来,使股权分散化也迅速发展,股东人数迅速增加。数量庞大且非常分散的股东即企业的资本所有者不可能全部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甚至连全部参与选择经营者也办不到,只能选取董事会,聘任经理,管理企业。他们能够使企业盈利并不断发展,使股票升值。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一方面不改变资本所有权,所有者享有相应权益,保持着对经营者的最终控制,另一方面切实保障作为经营管理专家的经理人员有职有权,让他们放手经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7、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具体内容可不必答得这么多,只要简要说明即可)(第三章)
6、答案:1、任务目标原则:是指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依据和出发点,并以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最终目的。这一原则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总的指导原则,指明了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2、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要适当,加强协调和配合。3、指导统一原则:机构设置应当保证行政命令和生产经营指挥的集中统一,这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提出的客观要求。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直接指挥的下级人员的人数。有效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直接指挥下级人员的恰当数量。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是使企业中每个职位或岗位上的职责、职权、经济利益统一起来
7、,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关系。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企业决策的集中化与分散化。集中化是指企业高层保留较多较大的决策权,中层和基层只有较少和较小的决策权,分散化则相反,即企业高层只保留较少的重大决策权,而把较多和较大的决策权授予中层和基层。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是指组织抵抗干扰,保持其正常运行规律的勈适应性是指组织调整运行方式,以保持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8、精简机构的原则:是指部门、人员、管理层次能减则减,办事程度和规章制度力求简单明了。8、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四章)答案: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2、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
8、塑造企业文化;3、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4、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关键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认同的关键是参与。5、共同参与和知识共享;6、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巩固企业文化。9、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第四章)答案:相同点:1、指导思想相同,都是重视人的因素。2、目的相似,都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3、工作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4、工作主体相同,党政工团都要抓,而且都要发动群众才能做好。不同点:1、两者范畴不同,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属于管理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从坚持“三个代表”出发,围绕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
9、度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开展工作,属于政治范畴。2、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企业文化是企业依据自身的特定条件和实际需要制定使命、理念及行为规范,有明显的个性特点,而思想政治工作共性较多,其基本内容和原则适用于所有企业。3、两者的方法和过程不同。企业文化建设有明确的规范性和一定的强制性。通过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而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启发觉悟,不带强制性。10、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第五章)答案:1、管理的视角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把人力看做是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看做是资源。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追求的必须是人员的减少,人力成本的节约,从资源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就会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0、。2、工作的性质。人事工作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人事部门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则包含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吸纳和开发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层制定、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3、管理的重点。人事管理以事为核心,强调的是“因事高人、因事评人”。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事相宜。在某些企业中,为了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甚至出现了“因人设事”的现象。例如,如果某位研发人员提出了某个研发项目,在经过适当的评估之后,企业会为这位研发人员提供相关的支持
11、。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承担人事管理工作的人,通常是人事方面的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求其工作人员是通才。他不仅要懂人事工作,还要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状况。P115 11、人员作用的原则?(第五章)答案:(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人员使用最根本的目标。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出发,按照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合理使用员工是首要的原则。(2)有利于“人尽其才”,要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满足员工在个人和事业上发展的需要。(3)有利于提高组织士气,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2、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环境因素?(第六章)答案: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需求水平不断向高级发展,需求个性化,多
12、样化;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6、产业结构的调整。1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重要性?(第六章)答案: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14、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体系?(第六章)答案:1、战略思想:是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战略思想起着统帅作用、灵魂作用和导向作用。2、战略目标:是指企业以战略思想指导,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战略期内努力发展的总目的和应达到的总水平。战略目标是
13、构成战略的核心。正确的战略目标是评价和选择经营战略方案的基本依据。3、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4、战略方针: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略。战略方针起着导向作用,指针作用和准则作用。5、战略阶段:是指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以便分期去实现总的战略目标的要求。6、战略对策: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具有阶段性,针对性,灵活性,具体性,多重性等特点。15、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第六章)答案:1、形成战略思想,形成
14、战略思想应从战略思维开始,进行战略思维本身也是一种过程,即人们对处理问题的认识和态度,逐步从模糊到明确的过程,也就是战略思想形成的过程。2、进行环境调查,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各种素质情况和经营实力情况;二是企业外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环境调研,明确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企业所面临环境的机会和风险,为正确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方案,提供客观依据。3、拟订、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在明确战略思想和对环境调研有了分析结果后,就需要拟订多种战略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价,指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选择,即确定最后满意的经营战略方案。这个战略方案包括战略
15、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内容。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选择经营战略方案后,需要加以落实,使之具体化,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战略规划战略计划使之具体化,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落实。从时间上,分为若干战略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计划目标,从空间上,将每个阶段的计划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直到个人,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计划任务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在战略方案的执行中,经营环境可能出现原先预料之外的变化,使战略方案中的某些部分失去了指导作用,因而需要及时地对原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使之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16、企业
16、战略控制的步骤?(第六章)答案:控制的步骤:(1)确定控制标准。(2)检查实施,衡量成效,寻找偏差。(3)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4)继续实施,完成战略目标。17、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调研包括哪些?(第七章)答案:1、市场需求分析:研究本企业的总体市场和各细分市场在需求上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包括: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企业细分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趋势和规律;2、竞争状况分析:竞争状况调研实质上是对市场商品供给状况的调查研究,具体而言包括:竞争对手总体情况的调查,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的调查,潜
17、在竞争对手的调查。18、企业一般情况调研的内容?(第七章)答案:(1)领导者素质和职工素质分析:知识,技能,身体,智能是否与岗位相适应;(2)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是上升期,还是稳定期,还是衰退期;(3)企业管理素质分析:管理水平是高是低,是靠经验管理还是科学管理;(4)企业技术素质分析:企业设备水平,工艺设备,测试和计量仪器水平;(5)企业生产条件分析;(6)企业营销情况分析:企业市场分布情况,市场份额,销售渠道长短;(7)企业财务、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8)企业资源供应分析;(9)企业组织结构分析;19、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第七章)答案:(1)产品竞争能力分析(分析产品的品种,质量,成本
18、,价格,交货期,商誉,商标,包装等)(2)技术开发能力分析(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难易程度分析)(3)生产能力分析(企业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保证生产出来)(4)市场营销能力分析(企业选择销售渠道的能力,企业自销的能力)(5)产品获利能力分析(对产品进行盈亏分析,分析产品的资金利润率)20、企业使命的内容?(第八章)答案:企业使命指企业的性质,经营目的,经营任务和和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出的规定。内容包括:企业性质,企业成长方向的确定,经营目的的确定,经营哲学(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特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选择,经营
19、方针的选择,社会责任的确定。使命决策包括:坚持原有使命的决策,扩大使命的决策,改变使命的决策。21、战略决策科学化的含义及衡量标志?(第八章)答案: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指战略决策者由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进行决策的过程。决策科学化的原则,就是指战略决策应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决策有其客观依据,既具备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也具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战略决策是否符合科学化原则的要求,其衡量标志有:1、决策信息的可靠性;2、决策课题的准确性;3、决策程序的完整性(环境调研,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价方案,优选方案);4、决策方法的正确性;5、方案设计的严密性;6、决策方案的优选性;7、
20、方案实施的可行性;8、决策结果的效益性;22、战略决策民主化的含义及衡量标志?(第八章)答案:战略决策的民主化:是指由依靠企业主要领导者个人进行战略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领导集体和广大员工群众的智慧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决策民主化原则,是指企业主要领导者在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企业整个领导集团的作用,倾听专家们和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智慧,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并依靠广大员工群众实施战略决策方案,实现战略目标。战略决策是否符合民主化原则的要求,其衡量标志是:1、发动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广泛性;2、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建议的积极性;3、领导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尊重
21、性;4、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多样化;5、民主决策的程序性;23、企业技术开发的条件?(第九章)答案:1、科学技术工作队伍,科技人员在全体职工中应占有一定比例,科技队伍结构要合理化。这个合理化可从几方面考察:学科结构,职能结构,能级结构,年龄结构。2、技术开发的经费,内部筹资,银行贷款,财政支持。3、技术开发的装备4、技术开发场所5、科学技术情报24、技术评价的内容?(第九章)答案:1、技术价值的评价:主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如技术的指标、参数、结构、方法、特征;技术的适用性,如技术的扩散效应,相关技术的匹配,实用程度等。2、经济价值的评价:主要是对技术的经济性做出评价,
22、如市场竞争能力,需要程度,销路等。也可从效益上评价,如技术投资,成本,利润等。3、社会价值的评价:主要是对技术从社会角度上做出评价。如技术的采用要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社会发展。25、价值工程的特点?(第九章)答案:(1)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2)对功能进行分析。(3)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4)努力方向是提高价值,即提高功能对成本的比值。(5)需要由多方协作,有组织、有计划、按程序进行。26、产品质量的特性?(第十一章)答案:产品质量:指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产品质量特征可概括为:1、产品性能:产品应
23、达到使用功能的要求,如电视机图像好,声音清晰,即是性能的体现。2、产品寿命: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的工作期限。3、产品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如产品无故障工作时间,精度保持时间长短等。4、产品的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5、产品的经济性:产品寿命周期费用的大小,即产品的使用成本。以上特性中,产品性能是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其他几项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和发展。27、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做好的工作?(第十一章)答案:1、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2、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完善质量文件。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
24、质量信息反馈系统。5、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循环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转。28、质量管理原则?(第十一章)答案: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发挥领导作用。3、组织全员参与。4、运用过程与方法。5、采用管理的系统方法。6、努力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进行决策。8、加强与供方的联系。29、市场营销工作的作用?(第十二章)答案:(1)营销工作是实现企业生产目的的必要条件。(2)营销工作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开拓市场的先锋,起着桥梁作用。(3)营销工作为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起指导作用。(4)营销工作对企业改进各方面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促进作用。30、营销工作的内容?(第十二章)答案:
25、(1)市场调研工作。(2)目标市场选择工作。(3)产品开发建议与商标、品牌、包装设计工作。(4)产品定价工作。(5)销售渠道选择工作。(6)产品促销工作。(7)产品储存和运输工作。(8)承接订货和销售服务工作。(9)客户关系管理工作31、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第十二章)答案:1、生产观念:以企业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企业销售什么产品顾客就购买什么产品。2、产品观念: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没有重视研究顾客的新需要,忽视在新品开发上做准备。3、推销观念: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厂家竞争激烈,企业组织销售人员走出厂门推销产品。4、市场营销观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完全把顾客的需求做为出发点,按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去组织产品开发。5、社会营销观念: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利益的观念,要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实现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多赢”。其中,前三种是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以生产者为导向”的观念,后两种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32、成本与费用管理的作用?(第十五章)1、成本与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有力工具。2、利用产品成本指标作为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