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_有答案-.pdf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_有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_有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例 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例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2、方法:补。即补充成分法。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
2、细分析。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
3、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也就是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例 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例 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例 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2、方法:换。换词搭配法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
4、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时,一般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例: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换成“制定”.句子改成: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再如: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例 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5、”应去掉“光”字。例 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三、类型三:(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2、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三)语义(词意)重复1、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2、方法:删。即繁就简法。“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重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6、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例:我第一个首先发言。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首先发言。”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例 1:“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例 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例 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例 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四、类型四:(下列病句应该
7、怎么修改?)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四)归类不当1、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例 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例 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2、方法:删。五、类型五:(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2、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五)前后矛盾1、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修改 病句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