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掌握扎实的 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熟悉主流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各种数据分析算法与工具,具备较全面的 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管理运维能力,有一定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能力,有一定数据分析与算法实现能 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大数据工程实践能力,适宜在IT 企业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等工作的应用型、并具备一定行业经验认知的大数据人才。二、培养要求知识要求1. 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2. 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
2、型方法及核心概念,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3. 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发展动态及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力要求1. 熟悉主流的大数据平台,能管理与调优各种大数据平台2. 熟悉各种大数据分析工具与大数据分析算法;3. 具备大数据应用开发的能力,掌握各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与 NoSQL 数据库技术,能够熟练运用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分析技术。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扩展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
3、力;6.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应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7.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证书(国家三级或江苏省三级证书);8. 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能要求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2. 具有朴实、肯干、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3.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工程师。4. 应取得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数据库系统 三、基本学制与学位
4、基本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毕业要求毕业学分要求(含综合素质课外培养10 学分):195 学分。五、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学分占课内总学分比例(%)课内占课内总学时比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总计4122.2185100.02236100.0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学时(%)公共基础课程7440.0111649.9专业基础课程3116.849622.1专业必修课程105.41607.2专业限选课程137.02089.3专业任选课程63.2964.3公共选修课程105.41607.2课内实践教学学分及比例综合素质课外学分总计学分及比例实践教学占总 学 分 比例35.9%课内实践
5、教学学分小计课内总学分课内实践教学占课内总学分比例6018532.4%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表实验教学军训模块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其它课内外合计总学分19213124101.58.570195上述表格中的说明:1. 课内总学分指毕业生要达到的总学分(不含综合素质课外培养10 学分);2. 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数,均按最低要求统计;3. 若专业限选课中设方向模块的专业,按第一个方向的学分、学时数统计。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主要课程内容(一)课程设置与安排表(附表 1)(二)专业核心课程或核心课程群:离散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操
6、作系统、数据库 系统原理、虚拟化与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与架构、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分析与 R 语言、数据仓库管理与数据挖掘、新一代大数据处理框架。(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编号:0809213001 课程名称:离散结构总学时:56 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它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因此,它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特点,离散数学是随着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一门新兴工基础性学科。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操作系 统、算法分析、逻辑设计、系统结构、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7、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学学风和高度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使用离散数学工具解决计算机学 科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数理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论(集合、关系与映射)、图与树及其应用、 代数系统等,以基本模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适量介绍一些典型算法。课程编号:0809213002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总学时:48周学时:3 内容简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数据通信又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分布式处理系统中更是密不可分, 融为一体。因此本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就是数据通信和计
8、算机网络。主要系统全面地介绍数据通信的基 本概念和术语、数据通信通道、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局域网、 网络的重要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新发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据通信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理 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帮助协议,具有一定的组网、规划和选型的能 力,课程的内容安排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在阐述基本原理和要领的同时,还详细介绍较新的网络技术 和流行的网络产品,为更加深入学习和研究网络通信理论和从事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编号:0809213003 课程名称:算法与数据结构总学时:72 周学时
9、: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用计算机解决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非数值信息处理问题时所用的各种组织数据的方法、存储数据结构的方法以及在各种结构上执行 操作的算法。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表示、运算方法以及在计算机科学中最 基本的应用,培养、训练学生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编写质量高、风格好的应用程序的能力,并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表及其运算,堆栈、队列及其应用,串的基本运算,树的操作及应用,图的操作 及应用,查找和排序算法的应用。课程编号:0809213004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总学时:7
10、2周学时:4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内部工作原理,包括基本逻辑部件、指令系统和中央 处理器组织,微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存储系统等。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各个组成部 分的工作原理,组成方法及相互关系, 尤其是各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方法。熟悉一些典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计算机的硬件设计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 的设计和实现原理, 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使用能力打下基础,也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课程编号:0809213005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56 周学时:3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从
11、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讲授操 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 理,以及讨论有关进程的互斥,同步,通信和死锁。通过对若干实例的介绍进一步阐明操作系统的设计 思想和实现技术。课程编号:0809213006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总学时:64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 据保护等,同时讲解SQL SERVER 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相关的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分析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