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3春).doc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3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3春).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昼夜的形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说出地球自转的特点。2. 能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难点: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地球仪模型、视频资料、手电筒、旋转椅、橡皮泥小人、太阳模型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引导:(出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太阳升起就是白天,落下就是黑夜,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2.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难道和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吗?先请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设计意图】
2、先看图片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二)探究新知1.探究地球的运动(1)教师引导: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和什么有关?学生:可能和地球的运动有关。下面我们来开个学术研讨会,探讨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讲述:人们认为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自己旋转引发了昼夜交替。二种观点: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引发了昼夜交替。提问: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同学们做出解释,看哪位同学解释的更合理。讨论: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汇报:请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讨论:地球自转的怎么旋转的?它围绕着什么在进行自转?小结: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
3、为地轴。提示: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在运动,然后进行探讨地球是怎么运动的。(2)设计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天体东升西落到底是不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实验材料:太阳模型,旋转椅子实验方法:1. 第一名学生手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2. 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的进行顺时针旋转(自东向西)和逆时针旋转(自西向东),同时观察太阳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填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汇报: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学生:转椅自东向西转动时,太阳由西向东运
4、动。学生:转椅自西向东转动时,太阳由东向西运动。讨论:我们怎样转动时,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小结:我们自西向东转动时,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结: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3)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天体运动会有不同的认识,人们从一开始怎么逐渐得出最后天体运动的结论的?讲述:有一位波兰的天文学家对于天体的运动提出了一种理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提出的理论。出示哥白尼的照片和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很久以前,人们提出“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之前的“地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
5、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2.模拟昼夜的形成。(1)教师引导: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根据实验一的现象能不能猜想出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假设:我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 形成的。同学: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1)实验设计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实验汇报:学生代表发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1. 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是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2.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
6、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汇报:学生汇报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推想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小结: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抵罪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设计意图】教师先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一说明地球是在自转,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地球自转引发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在实验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身体验探究昼夜交替变化,最后得出结论。(三)拓展应用谁先迎来黎明1.引导:中国面积很大,在同一天中同一时间,在不同的位置谁能先见到太阳升起?如:我国东部上海和在我国西部乌鲁木齐两个城市
7、。提问:你们认为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教师:借助我们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四、课后小结(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2)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五、板书设计我认为昼夜交替是因为 形成的。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六、课后作业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2.地球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 ,没有照亮的一半是 。七、教学反思1. 亮点:本节课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结论,更好的掌握了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8、性。2. 不足:不能让每组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只能是部分学生亲生参与探究实验3. 建议:在课堂上多增加与同学互动环节,多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昼夜的形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说出地球自转的特点。3. 能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难点: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地球仪模型、视频资料、手电筒、旋转椅、橡皮泥小人、太阳模型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3.引导:(出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太阳升起就是白
9、天,落下就是黑夜,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4.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难道和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吗?先请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设计意图】先看图片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二)探究新知3.探究地球的运动(1)教师引导: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和什么有关?学生:可能和地球的运动有关。下面我们来开个学术研讨会,探讨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讲述:人们认为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自己旋转引发了昼夜交替。二种观点: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引发了昼夜交替。提问: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同学们做出解释,看哪位同学解释的更合理。讨论:小组之间
10、展开讨论。汇报:请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讨论:地球自转的怎么旋转的?它围绕着什么在进行自转?小结: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地轴。提示: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在运动,然后进行探讨地球是怎么运动的。(2)设计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天体东升西落到底是不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实验材料:太阳模型,旋转椅子实验方法:2. 第一名学生手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2. 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的进行顺时针旋转(自东向西)和逆时针旋转(自西向东),同时观察太阳
11、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填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汇报: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学生:转椅自东向西转动时,太阳由西向东运动。学生:转椅自西向东转动时,太阳由东向西运动。讨论:我们怎样转动时,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小结:我们自西向东转动时,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结: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3)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天体运动会有不同的认识,人们从一开始怎么逐渐得出最后天体运动的结论的?讲述:有一位波兰的天文学家对于天体的运动提出了一种理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提出的理论。出示哥白尼的照片和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很久
12、以前,人们提出“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之前的“地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4.模拟昼夜的形成。(1)教师引导: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根据实验一的现象能不能猜想出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假设:我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 形成的。同学: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1)实验设计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实验汇报:学生代表发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2. 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
13、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是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2.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汇报:学生汇报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推想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小结: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抵罪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设计意图】教师先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一说明地球是在自转,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地球自转引发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在实验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身体验探究昼夜交替变化,最后得出结论。(三)拓展
14、应用谁先迎来黎明2.引导:中国面积很大,在同一天中同一时间,在不同的位置谁能先见到太阳升起?如:我国东部上海和在我国西部乌鲁木齐两个城市。提问:你们认为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教师:借助我们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四、课后小结(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2)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五、板书设计我认为昼夜交替是因为 形成的。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六、课后作业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2.地球被太
15、阳照亮的一半是 ,没有照亮的一半是 。七、教学反思1. 亮点:本节课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结论,更好的掌握了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不足:不能让每组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只能是部分学生亲生参与探究实验3. 建议:在课堂上多增加与同学互动环节,多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地球、月球和太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说出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4. 能说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运动方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能对天体的运动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难点:能简单叙述天体之间的运动方式和周期三、教学
16、准备PPT课件、三球仪、视频资料、计算器、铁丝、橡皮泥、钳子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5.引导:(出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关图片)“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绕着太阳转呀转,一年一年停不了。”朗朗上口的儿歌简单的描述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6.提问: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围绕地球转。【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看图片,引导学生从哪方面回答问题,采用直观法教学。(二)探究新知5.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1)教师引导:前面我们了解到,地球是太阳的行星之一,绕着太阳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围绕地球转,三个天体中
17、最大的是太阳。提问:地球、月球和太阳它们的相对大小是多少?地球、月球和太阳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获取信息: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搜集资料并整理信息。利用三球仪的转动探究天体之间的运动方式。播放:三球仪的转动视频提示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的地方,然后试着描述天体之间的运动过程。讨论:地球、月球和太阳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汇报:请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小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讨论:天体的公转和自转的周期又是多长?学生汇报小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18、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天体的大小情况。(2)制作三球天体模型材料:白纸、铅笔、计算器、直尺、圆规、铁丝、橡皮泥、钳子等。制作方法:1.将地球的直径(12756千米)缩小至1厘米,把月球和太阳的直径以及三球间的平均距离也缩小相同的倍数。2.按照缩小后的数据绘制三球模型图,并在图中标出相应数据。3.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作地球、月球和太阳模型。4.寻找合适的地点,按照缩小后的距离摆放三球模型。提示学生:在制作天体时,它们的大小不同,颜色不能一样。展示:请小组展示成果讲述:根据我们制作
19、的模型,同学们能不能用科学语言描述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方式。交流:小组内交流,组织语言学生汇报:总结: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在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在自转。地、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视频,视频中的现象往往就是实验结论,在说现象的过程中,间接地引出了实验结论。6.认识地球的引力。(1)教师引导:不管住在地球上哪个地方的人都不会离开地球表面,这是什么原因?同学:可能是地球存在引力在吸引着我们。请同学们设计
20、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设计引导:生活中有很多活动都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实验汇报:学生代表发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请学生示范踢毽子和跳高讲述:踢毽子时,将毽子踢向高空,最终还是会落到地上。向上高跳时,身体先向上运动,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上。教师:离开地面的人和物体最终都会向哪儿运动?学生:向下。讨论:是什么力让物体和人这样运动的?小结:物体下落是因为他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引力是谁发现的?出示科学家牛顿资料卡【设计意图】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体会,为了让他们体验活动中更好的学会了知识。(三)拓展应用自制重锤3.引导:工人叔
21、叔盖房子是,利用垂线坨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仿照垂线坨制作一个重锤,来检验桌椅和墙壁是否垂直。出示重锤图片,了解重锤构造四、课后小结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在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大约都是一个月。五、板书设计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方向:自西向东月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一个月六、课堂练习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 。2.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 ,月球自转的周期是 。3.以下天体中围绕地球转的是( )。A.太阳 B.月球 C.火星七、教学反思1. 亮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给他们动手操作的空间
2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不足: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知识掌握不扎实。3. 建议:对于上课走神的学生多提问。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四季的形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四季形成的原因。能力目标:能利用实验探究四季的变化。情感目标:能对四季的变化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地球仪、视频资料、台灯、圭表模型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7.引导:(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8.提问:你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吗?下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冀人版 六年级 下册 教学计划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