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
2、 结点B.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C.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D.任何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017年1月29日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游客张某 死亡。3米高的外围墙、细密的铁丝网、3米高的内围墙,3道就在眼前的防 护墙和安全警示标识,始终没有挡住张某的脚步,最终没能护住鲜活的生命。 这一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要()A.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依靠他人监督,遵守社会规则C.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据报道,2017年4月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 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
3、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口。 徐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比起实体店,网购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网购物美价廉、 省事省心,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消费方式。2017年双十一,天猫的第1页共23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4、故选 Bo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平时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解答该题要多关注时事,多注意积累时事材料。2 .【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题考查时事政治。平时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解答该题要多关注时事,多注意积累时事材料。3 .【答案】D【解析】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故ABC说法正确,与题
5、意不符;D显然错误,人要走向社会。故选:D。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第10页共23页 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审清题意、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即可。4 .【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要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所以A符合题意;BC错误,守规则要自觉,不能依靠依靠他人提醒与他人监督;D 与题干不符。故选:A。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 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范秩序的约束, 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6、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审清题意、把握规则与秩序的要求,对照选项仔细排查即可。5 .【答案】B【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陈某因醉酒闹事,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说明陈某的行为属 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 故选:B。该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违法行为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即可做出选择。6 .【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充分体现了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对人们生活产生了积极作用,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7、极大的方便,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太绝对;BD选项第11页共23页 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 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明确主旨是网络的积极影响,以此选择即可。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要诚信做人,但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家人联 合起来对老人撒了谎的行为是善意的谎言,这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所以B选项 符合题意;A选项太绝对;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对诚信的理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 实
8、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 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诚信和隐私,结合比较不同的选项与题干的关 系有助于解答本题。8 .【答案】D【解析】公交车被称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更展示着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公交车上吃东西、随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是不尊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作为市民我们要明白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 重,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大家为创造文明的 城市名片而努力吧,所以选项ABC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应
9、排除之;第12页共23页 选项D的观点是错误的,受人尊重的奥秘不是忍让,而是尊重他人,故应选择之。故选D。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 人的人格,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作出正确选择.9 .【答案】D【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社会广泛关注的“网络红人”、“维权斗士”周禄宝多次在网上“曝 光”负面信息要挟他人,以此非法敛财。2()15年9月7日,周禄宝因犯敲诈勒索罪 被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这一案例 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排除 错误的
10、观点ABCo故选:Do本题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 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 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中的“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这一重点知识, 并学会分析运用.10 .【答案】C【解析】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 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选项 观点过于绝对。故选C。第13页共23页 此题重点考查的是不履行义务、不负责任的后果,不负责任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
11、伤害,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轻者受到道德谴责,重者 要受到法律制裁.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不履行义务、不负责任的后果.11 .【答案】C【解析】题文材料中遇到抢劫行为张平拨打110报警的做法,表明他既勇于又善于与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做到灵活机智,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未成年人要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敢于 并善于通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正确解答此题要明确题文材料主旨,排除错误项。12 .【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郎平的事迹说明承担责任既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是个人的内 心需要,承担责任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
12、影响健康,国 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观点正确;项观点错误,承担责任就会付出一 定的代价,相应地也会获得一定回报,这些回报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故选:C。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 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代价:感 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第14页共23页而受到贪备,甚至受到处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13 .【答案】B【解析】在公园树上刻字,受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他们的行为是违反了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行为,情节轻微属于一般违
13、法行为,所以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本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指的是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没有受刑罚处 罚的行为.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不同表现即可.14 .【答案】D【解析】最美保安李迎福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舍已救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履行 社会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的行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每个人都能象他一样奉献爱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融洽,所以 是正确的选项;选项李迎福的义举属于履行了道德义务,不是法律义务,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了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承担责任,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 要求选择即可。本题为选择题,关键是抓住材料
14、的主旨是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承担 责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15 .【答案】D【解析】第15页共23页 根据教材知识,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内容。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 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 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持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我们 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解答此题要准确掌握
15、课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作答。16 .【答案】A【解析】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一个个“金句”要求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 奉献者,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要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 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实现民族复兴,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当代青年应该树立远大 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中去。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实现民族复兴,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 答。17 .【答案】B【解析】本小题实际上考查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结合题意得知,承担责任要付出时 间及精
16、力,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因没做好受到责备等。但承担责任能获得 精神方面的回报,会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会赢得他人社会的赞誉。因此选项第16页共23页正确;选项错误,应该是会获得精神方面的回报,予以排除。故选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责任来自于社会道 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 任意识要求公民个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并勇于为自 己的行为负责.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本题考查学生对责任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注
17、重教材细节,准确把握相关知设 点,夯实基础.通过解答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18 .【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国家表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职业种类多样,既有脑力劳动 者,也有体力劳动者。这说明劳动有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社会有益的劳动, 都是光荣的;国家尊重劳动和劳动者。是正确的;错误,在普通岗位上 做出不普通业绩的劳动者是模范,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国家表彰。排除,故选 A。本题考查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有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凡是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劳劫,都是光荣的.三三式选择题,排除一个错误答案即可.19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拿
18、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可以寻求法律救助、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个选项的做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选D第17页共23页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 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 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作答.20 .【答案】D【解析】题干中黄旭华正确对待(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启示我们人生的意 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
19、选项正确。选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个 人利益的一致性。表述绝对;故选Do题目考查的是:正确对待(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 本上是一致的。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是个 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国家利益 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运用教材中关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即可解答。通过解答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优秀品质。21 .【答案】(1)漫画中的行人翻越公
20、路护栏,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说明 了生活中部分人缺乏规则意识。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结合教材知识,从他律与自律、敬畏规则、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督促他人遵守规则等方面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没有规则意识,不遵守社会规则,不遵守交通规 则。(2分)第18页共23页(2)遵守社会规范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伺地,我们部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一方面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 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避守规则。(6分)【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21、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漫画寓意,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22 .【答案】(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 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从亲社会行为对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 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责任意识、公益活动、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方面回答。(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或学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道德 法治 年级 上册 期末 模拟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