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docx
《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泉州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 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 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 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一一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 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2、你心里盘算它是宜 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 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 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 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 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 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
3、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 含我自己以外的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 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 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 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 开,专以“无所为而
4、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 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 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 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其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FI的。在实用的 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 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 理活动偏重直觉。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
5、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是壶就可以贮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司空马之赵”与“民孰与之众”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 “而亲观其孰胜”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C. “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相同。D.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后引申为缔结盟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空马逃往赵国后,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正值秦国调动兵马进攻赵国,于是司空马前去劝说赵王,想 让赵王放弃抵抗。B.司空马曾担
6、任秦国的相国,熟悉秦国的情况,也知道赵国无法战胜秦国,于是提出了用一半国土舶赂 秦国的应对策略。C.在赵王表示反对贿赂秦国之后,司空马提出让自己带领赵国的军队去抗击秦国,却遭到了赵王的拒 绝,司空马于是离开了赵国。1) .司空马经过平原津时,郭遗向他打听战事,司空马认为赵国很快就要灭亡,果然在武安君死后五个 月,赵国就灭亡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2)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请简要陈述司空马想实行赂秦之策的理由。【答案】10. A 11. C 12. B. (1)赵国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被削减,兵力
7、被削弱,最终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2)赵王若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赵国一年以后灭亡;如果妄杀武安君李牧,赵国则不出半年就会灭 亡。13 .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其他诸侯国必然十分恐慌,从而出兵救赵。【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王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凭借曲意逢迎符合赵王心意,他们的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才 妒忌功臣。如今赵国处境危急,赵土必定听从他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以曲合于赵王”中“于赵王”是句子的状语,这是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应该是“以曲于赵王合,所 以中间不可断,排除BD。“其言”作为一个整体,作“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I
8、)。故选A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C. “而悉数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悉”前后者意思相同,意思为全、都。句意:而对 于国事能够对我不吝赐教/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B. “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的相国”说法错误,从原文“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可知司空马“做过 尚书一类的事情”。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赂”,贿赂;“赵赂以河间十二县”,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应该是“赵以河间十二县赂”;“地削兵 弱”,被动句;“卒”,最终。
9、(2) “将”,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将;“期年”,满一年;“若”,如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司空马想实行赂秦之策的原因,在他劝说司空马所说的话中。因此,对原因的分析,可以从“臣请大王 约从”的结论前筛选分析。“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 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是对秦国的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大王赂秦以半数国土,秦国兵不血 刃便获此厚利,必大喜过望。秦一来担心赵兵作鱼死网破之争,二来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迫不 急待收受献地。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回国暂作休整,赵国虽然仅剩半壁河
10、山, 还足以自存,由此可归纳出: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是对其他诸侯国的分析, 意思是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他们自己,他们一定会 惊恐不安,从而出兵救赵。在形势的推动下,合纵阵线顷刻间就能形成,由此可归纳出:其他诸侯国必 然十分恐慌,从而出兵救赵。参考译文: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秦国于是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劝赵王说:“文信侯担任秦相 时,臣是他的下属,做过尚书一类的事情,因此熟悉秦国的情况。如今大王让臣做代理小官,我也要了 解赵国的情况,臣愿为大王假设秦、
11、赵两国战事的比较,来亲自看看谁的胜算大。大王您看,赵与秦哪 一个国家更强大? ”赵王答道:“赵国当然没秦国强大。”司空马又问:“以人口而言,哪一国更多? ”答 道:“比不上秦国。”于是司空马说:既然大王您的赵国诸事都不如秦国,那么面临的就只有灭亡了。” 赵王恳求说:“希望先生不要嫌弃赵国,而能对于寡人的国事不吝赐教,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谋划。”司 空马献策说:“假如大王赂秦以半数国土,秦国兵不血刃而得到赵国的半壁江山,秦国必大喜过望。秦在 内担心赵兵作鱼死网破之争,在外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退兵。秦王收受献地而退兵。赵国虽然 仅剩半壁河山,还足以自存。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
12、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 他们自己,他们一定会惊恐不安,从而出兵救赵。在形势的推动下,合纵阵线就能形成。臣请求为大王 约合各路诸侯。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靖山以东 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 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 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的 时候,在秦国做过办理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 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
13、不任命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 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 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 ”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 平原守令问:“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 ”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 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 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 韩仓的话,武
14、安君必死无疑。”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 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J武安君便向 北拜了两拜,感激“赐死”之恩。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卜面小题。千年调辛弃疾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闾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 泉,千丈石。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 恍惚。【注】千年调:词牌名。词前有序日:开山径得石壁,囚名日苍壁。事出
15、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 赋。丰隆:雷神。间阖:天门。寥天一:天界。玄圃:传说神仙居住的山。燕:通“宴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始两句很有气势,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景象中。B.上阕主要写神游天界,层次很分明:先叫开天门,上下游览一番,最后游赏了神境仙界。C.下阕最后三个短句借马和仆人因思念家乡而悲伤,反衬出辛弃疾对天界美好生活的留恋。D.序中交代开山路时得到一块石壁和词中描述石壁为天帝所赐并不矛盾,特殊写法使然。16 .这首词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色彩的?请结合全词进行分析。【答案】15. C 16.想象:词人通过想象,描述自己到达天界,
16、周游上下,创造出神奇瑰丽的神仙 世界。夸张:词人将“青霓”“明月”视为手中可持之物,泉涌万斛,石高千丈,意境奇绝,气势恢宏。与天帝神仙交游对话(拟人亦可):词人见到天帝,受到天帝的热情款待,天帝还高兴地说:“我要将苍壁 赐给你!”【解析】【15题详解】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 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 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反
17、衬出辛弃疾对天界美好生活的留恋”说法有误。辛弃疾借马和仆人因思念家乡而悲伤来表达自 己深情地眷恋着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是正衬。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创作手法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是浪漫主义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并理解全 词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的使用,用词(倾向于华丽)等角度入手, 分析是怎样体现浪漫主义色彩的;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本词大意是:左手拿住青霓,右手挟住明月,我让雷神丰隆在前面做向导,叫开天宫之门。我周游太 空,径直走入天之最高处。游历了神奇迷离的仙山悬011,观赏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立千丈的仙石。天 帝用钧天广乐并设瑶池宴来款待我。
18、天帝请我饮酒,并赐苍壁块。苍壁重叠高耸,正在瓢泉丘壑山水 之间。我的马不肯前行,驾车人因思家而悲伤,从天上返回人间我觉得恍惚惆怅。(1)从整体上看,这 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五彩缤纷的联想和光怪陆离的幻觉。词人通过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形象和 理想的神仙世界。他在那里得到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受到礼遇和赏赐。上阕写登天与周游。词人展开 想象的翅膀,乘着神马飞入太空。作者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描绘进入天宫的情景。“周游上下,径 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描写遨游天宇的情景。词人在天国里上下周游,直到太虚之境, 在那里饱览了天上的奇景珍物,游历了神奇迷离的仙山悬0I,观赏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
19、立千丈的仙 石。下阕写受赐与怀乡。“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这四句写天帝对词人的 恩赐。这里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的典故。辛弃疾把这个典故借用过来,描写自己想 象中受天帝款待、赏赐的情景。(2)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作者运用夸张手法,起句便很有气 势,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景象之中。(3)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 乐,赐汝苍壁”写天帝以隆重的仪式迎接他,在瑶池设下宴席,众多乐工奏起仙乐,天帝亲自斟酒,还 高兴地说:“我要将苍壁赐予你这是至高无上的恩遇。与天帝神仙交游对话,运用拟人手法,充分体 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结合以上
20、分析分点作答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登泰山记中姚鼐经过“, ”的艰难跋涉之后,见到青山之上白雪 皑皑,雪光烛照南面天空的雄奇景象。(2)在劝学中,荀子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蟹虽有“六跪而二 螯,却“”,原因就在于“(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L【答案】.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非蛇鲜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滑”“
21、磴”“鲜”“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孙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那是夸大其词了。他不玩单挑,他选择组团打虎,稳当! 队友出了多大力,史官估计没敢着墨吧。不过就此说他打虎,对他也不公平,毕竟直面猛虎,担得起“勇敢”二字。总的来说,他只能算半个“打虎英雄”吧,偶像的形象不够饱满。苏轼用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 的词句描述他,显得很突兀,可能另有深意。“孙郎射虎”,乍听上去“气吞万里如虎”,真正的孙权绝非如此。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鹤 鹑一样;蜀汉跟前他称兄弟,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身段要多灵
22、活有多灵活。总的来说,孙郎二分项 羽,三分刘邦,五分勾践,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但没有 的偶像形象。几个合肥战役的回 合中,不但他留下了 “孙十万”的“佳话”,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美誉”。所以我认 为他的形象跟苏轼词里描写的气势不太合。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 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徒有虚名气势恢宏气吞山河.合肥战役的几个回合中,他不但留下了 “孙十万”的“美誉”,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 “佳
23、话”。19 .“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鹤鹑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孙权”,喻体“鹤鹑”。 鹤鹑胆小、懦弱,说人像鹳鹑即是说人无胆识,遇到事情临阵退缩,这里比喻孙权面临曹魏政权大敌压 境时,畏首畏尾的状态。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说明号称打虎英雄的孙权在大敌压境时是很惊慌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孙权是“组团”打虎,因此免不了有人说他打虎光有名号,没有实际作用,可填“徒有虚名工 徒有虚名: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第二空,苏轼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描写孙权“打虎”,写得阵势很大,可填“气势恢 宏”。气势恢宏:意思是气势磅礴,场面大气。第
24、三空,结合“畏首畏尾,蜷缩得鹘鹑一样”“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可知,孙权不是一个有气魄的偶像 形象,可填“气吞山河”。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表意不明,语序不当,“几个合肥战役的回合中”中“几个”是修饰“合肥”还是“回合”不清楚,应将 “几个”放到“回合”前面去;语序不当,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他”,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到“他”后面。搭配不当,“孙十万”应对应“美誉”,“临阵退缩”应对应“佳话”。【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鹊鹑一样,运用比喻手法,把孙权比作“鹤鹑”;鹤鹑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福建省 泉州市 中高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