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颈椎综合症”中西医诊断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颈椎病“颈椎综合症”中西医诊断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颈椎综合症”中西医诊断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颈部的椎体、关 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 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仅有颈椎的 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 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 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随着现代从事 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 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
2、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 .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2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4 .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 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二)西医诊断标准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 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2 .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 验或/和臂从牵拉试验阳性;影
3、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 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 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3 .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 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 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 炎等。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 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 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耳源
4、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 耳内听动脉栓塞。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 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I和V3段狭窄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 血压病、冠心病、嗜铭细胞瘤等。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5.椎动脉型: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 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颈部运动试验阳性。扶双拐或需人费力搀扶勉强行走(6分)扶单拐或扶梯上下楼行走(8分)能独立行走,跛行步态(10
5、分)基本正常(12分) .括约肌功能(共6分)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0分)大小便困难或其它障碍(3分)基本正常(6分) .四肢感觉(上下肢分查,共4分)麻、痛、紧、沉或痛觉减退(0分)基本正常(2分) .束带感觉(躯干部,共2分)有紧束感觉(0分)基本正常(2分)总评分:I级肢体残疾:。10分,完全不能实现日常生活活动。II级肢体 残疾:1122分,基本不能实现日常生活活动。III级肢体残疾:2130分,部 分实现日常生活活动。IV级肢体残疾:3140分,基本实现日常生活活动。手术治疗前后分别评分,以计算出改善率,即(改善分/损失分)X100% (改 善分=术后评分-术前评分,损失分=40分-
6、术前评分)。【辩证施护】1、一般护理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颈项部强硬、疼痛程度、麻木感觉、异常等情况。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适当卧硬板床休息。运动功能受限,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2 .给药护理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冷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3 .饮食护理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4 .情志护理要关心患者,乐合于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5 .健康指导本病易复发
7、,注意防风寒、防潮湿,避免居暑湿之地。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不适随诊。【颈椎病的预防】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儿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 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些因素,则有助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与发展。一.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 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 治疗。二.关于休息颈椎病急性爰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 床休息2
8、-3周。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 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枕头的位置、形状与选料要有所选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 睡眠体位,做到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使全 身肌肉松弛,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三.关于保健1 .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口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 及旋转颈部的运动。加强颈背肌肉等长抗阻收缩锻炼。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 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 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2 .避免长期低头姿势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银行与财会专
9、业人士、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操作 等人员,这种体位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而劳损,促使颈椎椎间盘发 生退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卧在 床上阅读、看电视等。3 .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一般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公分较好,高枕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其结果与 低头姿势相同。侧卧时,枕头要加高至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4 .避免颈部外伤乘车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并避免在车上睡觉,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 损伤颈椎。出现颈肩臂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行轻柔按摩, 避免过重的旋转手法,以免损伤椎间盘。5 .避免风寒、潮湿夏天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
10、,出汗后不要宜接吹冷风,或用冷水 冲洗头颈部,或在凉枕上睡觉。6 .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随着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剧,长时间的看书学习对广大青少年的颈椎健 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从而出现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建议在中小学乃至大学 中,大力宣传有关颈椎的保健知识,教育学生们树立颈椎的保健意识,重视颈椎 健康,树立科学学习、健康学习的理念,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出院标准】1 .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 .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3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疗效标准】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控制。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
11、动和工 作。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 能力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鉴别诊断1 .肩凝病: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2 .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影象学及其它辅助检查】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 检查技术,即使在影像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检查 方法。X线平片对于判断损伤的疾患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评价等提供影 像学基础。常拍摄全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斜位摄片,必要时拍 摄颈12开口位片和断层片。正位片可见
12、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椎间隙狭 窄;侧位片见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 下缘(运动终板)骨质硬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过屈、过伸侧位可有节段性 不稳定;左、右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缩小、变形。有时还可见到在椎体后缘有高密 度的条状阴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ligament, OPLL)。颈椎管测量方法: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C3到C6任何一个椎节,椎管的中 矢状径与椎体的中矢状径的比值如果小于或等于0.75,即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 狭窄。节段性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测量方法:即在
13、颈椎 过屈过伸侧位片上,于椎体后缘连线延长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相交一点至同一椎体 后缘之距离之和22n回;椎体间成角110 CT可以显示出椎管的形状及OPLL的 范围和对椎管的侵占程度;脊髓造影配合CT检查可显示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 受压的情况。颈部MRI检查则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内、脊髓内部的改变及脊髓受压部 位及形态改变,对于颈椎损伤、颈椎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当颈椎间盘 退变后,其信号强度亦随之降低,无论在矢状面或横断面,都能准确诊断椎间盘 突出。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疾病诊断中,不仅能显示颈椎骨折与椎间盘突出向后压 迫硬脊膜囊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尚可反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脊髓内出血或 实
14、质性损害一般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暗淡和灰暗影像。而脊髓水肿常以密度 均匀的条索状或梭形信号出现。经颅彩色多普勒(TCD)、DSA、MRA可探查基底 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是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有 效手段,也是临床诊断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手段。椎动脉 造影和推动脉“B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疾病分期】1 .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 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2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 疼痛,可以忍受。3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
15、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 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辨证分型】风寒湿痹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 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 滑。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 少津,脉弦。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 苔少,脉细弱。【病理分型】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 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如
16、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 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 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 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 向。3040岁女性多见。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 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 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 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
17、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 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 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 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 部外伤史。四.交感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 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 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 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推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 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
18、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五.椎动脉型颈椎病: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 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基底动 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 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 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 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颈型颈椎病1 .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
19、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2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3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 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 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 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二.神经根型颈椎病1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 内侧缘疼痛。2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 区放射,具有特征
20、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 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 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3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 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4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 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 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从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三.脊髓型颈椎病1 .多数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椎病 颈椎 综合症 中西医 诊断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