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言文字运用)两部分。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 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冽敝,使得乡村文化遭 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
2、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 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 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脸了 “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而同样 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 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
3、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 10.6%。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 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 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 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 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
4、路。当前,我国城市 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 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 场景,是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书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个运动场上,有人在练习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还有人在散步。那跑五千米 的人和散步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从自己身边全速而过,他们不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 被“淘汰”。对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理解和认识?请把你的感想、理解和认识写出来。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FI自拟。明确文体,不得
5、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I) (D项,“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渐衰落”错误,“因此”强加因果关系。“推 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与“乡村文化日渐哀落”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2.答案:C(A项,曲解文意,“是从1840年开始的错误,原文说的是“可以追溯到近代”。 B项,“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错误,文中“要注意有文化特色”是指传统文化特色,不 是“融入现代文化气息”。D项,“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
6、建筑 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曲解文意,原文是“特色 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 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3. 答案:A (A项,强调的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问题,而非“推行乡村记忆工程”,故C项 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答案: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先提出“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须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的观点,然后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启蒙、引导 和指导作用,“燎原”作用,“聚合”作用。4. 答案:国家(政府)要把振兴乡村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
7、农村的重 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做好乡 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大力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保护好传统 村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反哺和助力振兴乡村文化,每个公民要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己 任,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5. C(A项“大家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错误,由原文“小永先打电话给工商局,再拨打110” 可知,人们还是有办法的,并非“无计可施”。B项“表明大厨早己成竹在胸”错误,由原 文”时常有金点子的大厨一声不吭,坐在角落里,似乎心事重重”可知,大厨对于老板跑路 和眼前的困境也是没有料到的,谈不上“早已成竹在胸”。D项”而后来
8、真就实现了愿望” 错误,大厨端来一锅炖老鳖,并不能说明他钓出传说中的那只老鳖精)D (“这与开篇写大厨坚持离开酒店的情节形成前后照应”错,开篇写大厨离开酒店采用了 倒叙手法,当老板归来后,大厨把酒店还给老板,准备自己离开。这与他后来自己开火锅店 并无必然联系,也谈不上照应。)6. (1)展示了大厨果敢坚定的性格和非同寻常的号召力,为后文写大厨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做铺垫(2)开篇便将人物置于矛盾之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7. (1)老板跑路后,酒店负债累累,陷入困境,后来在大厨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扭亏为 盈,迎来转机。(2)面对困境和挫折,大家团结起来,握紧拳头努力拼搏,就能过战胜困难, 渡过难关
9、。(3)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不利情况,都不要丧失信心,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 自信坚强,永不放弃,终究会柳暗花明,迎来胜利的曙光。1.1) )C(C.两个“以”都是介词,把、拿。A.第一个“而”,连词,而且,表并列。第二个“而”, 连词,表转折。B.第一个“于”,介词,比。第二个“于”,介词,至力在。D.第一个“也”,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第二个“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11. A (“谥号是后世给予褒奖的称号错误。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 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贬或褒的称号。)A (“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错误,文章开篇是用转折关系 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10、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为“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 在于人事”12. (1)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 事呢?(2)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 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13. CC-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是错误的。“北 极”和“南溟”,是虚写,不能视为“皇上的位置”和“逐臣将去之地”,只是借此说明被贬 之遥远。)放逐之悲:诗人被贬遥远的南方,难免有悲情。浓浓的乡愁:途中思念故园,内心 无限悲伤。伤春之痛:暮春将去,时光易逝。14. (1)钟鼓馔玉不足
11、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诘屈瞥牙(晦涩难懂)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处,语境 指作家创作毫无主见,可填“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 和。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处,“给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形容文章难以读懂和理解,可填“诘屈瞥牙(晦涩难懂 诘屈瞥牙: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晦涩难懂:文字隐晦很深,难以理解。处,语境指读者对所在城市的感受与理解很深刻,让本地作家感到惭愧,可填“自惭形秽 (自愧不如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愧不如:自己惭愧不如别人。)C
12、(文中“啄木鸟”为新语境下产生的特殊含义,指善于对作品挑毛病的读者,引号的作 用是特殊含义。A.是直接引用;B. “豆腐西施”是特定称谓;C. “活菩萨”并不是真指活着 的菩萨,而是指像菩萨一样拥有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因此是特殊含义;D.是讽刺。故 选C。)15. 既坚守创作的初衷,又心中装着读者,作者才能经由作品与读者达至高山流水之境。(语病为三处:一是语序不当,既又”一句,照应文本第一段的内容,明确作家 要有从内到外的关照,应改为“既坚守创作的初衷,又心中装着读者”;二是陈述对象有误, 据前文语境,此处主语应为“作者”,正确表述应为“作者才能经由作品与读者”:三是 成分残缺,“达至”后
13、缺少宾语中心语,“达至之境(或是的境界)”。)是由于国君不喜欢.于是下级拼命节食,束腹裹腰.寄托于当权的国君16. 2020年7月24 口,国内首座3D虚拟“云书馆”上线,吸引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参与,共展出33个语种约16万种图书。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材料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 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
14、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 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 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 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 “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保护文化和生态 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 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 技
15、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 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 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材料三 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 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 理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落林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 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村干部等“非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 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
16、”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这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 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 理,认识到传统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 人居膨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指导村落民众修复传 统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 民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
17、自毁, 大拆乱建,盲目过度开发。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 作用,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村落的文 化生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 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 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 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 动权、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
18、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 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有删改)1.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 文化财富损失惨重。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这也直接或 间接地造成乡村文化严重贬值。C.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市 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D.新时期
19、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 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口渐衰落。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 的生动写照。B.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要体现地方风情、 风俗和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C.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D.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 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新邵县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高二 期末 质量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