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共10页,卷而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 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
2、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 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 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 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 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 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 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 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
3、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 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 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脸关系。关注“当 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 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 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C. 土人未听闻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儿女之乐;等到修炼成为有德者, 才能真正拥有看轻贫困、傲视权势的颜氏之乐。D.文章以建
4、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于东轩引出 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2)使得归伏Hi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14 .苏辙觉得自己未能实现颜氏之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
5、、东还海 道,愿谢公、雅志英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 临行作此词赠道潜。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 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 恸哭而去。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B. “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
6、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16.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 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I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 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2) “天下”既可指四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 “天下”在古代诗词中 屡见不鲜,如“, ”。(3)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而种 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两者异曲同工。三、语言文字运用(20
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II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题。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鸦鸽箱里的生活,鸨鸽未必这样 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 是一点影响也没有,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 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 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 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
8、耀的星月或 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歌,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 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哪有不成人间绝响 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 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 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18.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字”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3分)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
9、是鸨鸽箱里的生活,鸦鸽未必这样 趣味干燥呢。A.还有四五个月,什么事情做不好呢?B.你不信吗?院子里还有一棵更老的呢。C.有什么好玩的等会儿再说,我看书呢。D.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19 .同样是表达这里没有秋虫的意思,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不容留秋虫的地方!” 和“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却有着不同意味。请简要说明。(4分)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许多人声称自己记得两岁之前发生的事情。那么,真相是什么?人的长期记忆分成两种,一种是关于信息、经历和概念的外
10、显记忆,比如你对多年前 的好友(a ),可以清楚地讲述他的故事:一种是停留在无意识状态的内隐记忆, 比如驸自行车之类的动作,你无须描述便可自动执行。内隐记忆存储在大脑各处,外 显记忆也与大脑的若干区域关联,o 一旦海马区受损,外 显记忆将尽数被毁,这时你关于往事的全部记忆都将(b ),不过,你仍然能够骑 自行车。婴儿早期,海马区的新神经元仍在不断生长,同时存储特定记忆的旧细胞群 不断脱落,这部分记忆也随之消失。直到婴儿长到24个月, 才能储存更长久的记忆。所以,,而是被他人讲述植入的“虚构记忆”。如果你父 亲经常(c )地讲起在你一岁的生日宴会上有一条小狗跑过来舔你的脸,你就有 可能把这事当真
11、。21.请在文中括号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较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 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 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 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
12、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 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 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 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 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 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 ”可以说,慢速 生活是对
13、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 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 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 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材料二: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 “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 段,体现为一种“降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 于笔端” ,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
14、。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 性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 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 运输工具的抠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 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 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月毒、现 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 被传送到千里之外,
15、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 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 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 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 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 在传统美学中,虽然蹩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 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 实生活之内的。“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深圳市 三年级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