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系列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7课陈情表.docx
《课堂讲义系列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7课陈情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讲义系列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7课陈情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陈情表开卷有益馈读导学I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缺乏道,但却是父母 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 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 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 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 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
2、当你学会洗衣 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 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 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 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 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 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3、”。自主开展一、学习目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1 .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清楚、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 言艺术。2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二、作者连线李密(224287), 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尚书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 /,扁 笼络蜀汉 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 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2)
4、“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现形式。有的表现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 人物描写、事件表达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3)怎样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表达,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 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挖苦,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 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 清作者的观点态度。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 要运
5、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辩证观 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对点训练】 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12题。四、悦读心赏情深理切至情至性李密陈情表赏析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闻名于 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 定局势,打起了 “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 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他写下了陈情 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在封建社会里,辞
6、诏的话不是好 讲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身大祸。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以十 分谨慎的言词书写表文。李密辞诏的目的就在于为祖母养老送终,为此他寻找出一个响当当 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所以李密在结构全篇时, 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为了消除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在文中还申明自己作为故旧遗 老,现在不奉诏决非是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是为尽孝而难以远行的,因此反复强调“逮 奉圣朝,沐浴清化”,特蒙“国恩”,“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等, 以表自己对当今朝廷的感情,同时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答皇恩的诚心。如果不如 此婉
7、转陈辞,一味地辞不奉诏,那么作为表文的特殊读者晋武帝在心理上就绝难承受了。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 以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 母的一片真情。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 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怜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作者才与 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同时,作者还怀着怜悯之情,倾述着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 况。第一段写她“夙婴疾病,常在床器”,第二段写她病情“日笃”,第三段那么写她“日薄西 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凡
8、此都充分地说明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李 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 帝体谅他的苦衷。当然他所摆给晋武帝的实情,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晋武帝感到李 密强调的孝是真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这便是作者所拟想到达的写作效果。为了更深一 层地打动晋武帝,李密还尽力渲染自己的处境与遭际。开篇便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然后就在这一悲调中泣诉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族不旺,“茕茕孑立,形影 相吊”的惨状,诏书特下本是件好事,大可受宠假设惊,然而他告诉晋武帝,正是由于诏书切 峻,祖母病情加重,反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境地;接着勾
9、画出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的状况。由于李密所陈述的情况充满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晋武帝为之动容。晋武帝阅后说: “土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没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容许了他的请求, 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足见陈情表所表达出的“情”的力 量。陈情表的语言艺术也是大可称道的。作者采用了不少排比、对偶句式,恰到好处地 表现了内容。如“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 内外皆无来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仃。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 对句说明李密的孝名与才名并传。再如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的 排
10、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那么表示了作者警报恩德的冰心诚意。陈情表的写作多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语言练达,朗朗上口。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 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 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均成 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词句。I分层训练I能力提升一、基础达标1.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通“悯”,怜悯。B.零丁孤苦通“伶仃”,流离失所的样子。 C.常在床摩通“褥”,垫子。D.非臣版首所能上报通“殒”,死。解析 A项,应为
11、“可忧患的事”;B项,应为“孤独的样子”;D项,不是通假字。答案C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听臣微志听:听从。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家门,家庭。*C.而刘夙矍疾病婴:绕。D.不将名节矜:矜持。解析 A项,应为“准许,成全”。B项,应为“福分”。D项,应为“自夸”。答案C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郡县通追,催臣上道欲苟顺私情,那么告好不许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A.B.C.D.解析 “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路,“成立
12、”古义指成人自立,“告诉”古义指申诉, “私情”古义指个人的感情。答案C4.以下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薄雾浓云愁永昼世情薄,人情恶 B.主人何为言少钱少壮工夫老始成c.m窗理云鬓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D.纸上得来终觉浅衣带渐宽终不悔 解析 D项,均为副词,终究,终归。A项,形容词,不厚/形容词,浅薄;B项,形容词, 不多/形容词,年轻;C项,动词,对着/介词,在。答案D.以下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eqB.eqC.cqD.eq解析 A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看见。B项,介词,表示比拟,比/介词,引出 动作的时间。C项,都是介词,因为。D
13、项,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连词,就,那么。答案C.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A.历职郎署B.那么刘病日笃 C.臣具以表闻D.是以区区不能废迫 解析B项,和例句为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答案B.以下对作者及写作背景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陈情:陈述情况。表:说明自己不愿意出来做官的心愿。7 .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 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C.李密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屡次奉命出
14、使吴国, 颇有辩才。D.晋武帝立太子,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而李密却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 固辞不受。解析 表:一种文体,属于奏疏一类,是古代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请的报告。答案A.对陈情表一文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是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时不能应征,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B.文中陈述本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当时官府登门征召,而祖母疾病日重,自己进退两难, 从而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和祖孙相依为命的苦衷,最后乞求终养。C.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的,是为了到达“暂时不就小职而 最后任大职”的目的。D.文章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
15、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 切,更动人。解析并非要任大职,而是“辞而不就职”。答案C.填空。(1)文中描写自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 ,(2)文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两难境地的句子 是:,; ,(3)文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4)文中通过比照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5)文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 是:,O答案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 奔驰那么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4)臣密
16、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 日短也(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而题目。洸冈阡表0整阳修呜呼!惟我名号崇公,I寺于龙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日: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日:毋以 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 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 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
17、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 祀,那么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那么又涕泣,曰:昔常缺乏,而今 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 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 那么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 我皆无恨也;知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那么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 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
18、焉故能详也其 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 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先公少孤力学,成平三年读古冬第。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龙冈。太夫人姓郑氏,考 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 使过之,日:“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萍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假设, 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有删节) 【注】 *龙(Shuang)冈:地名。在江西省永丰县沙
19、溪南凤凰山上。阡(qiWn)表:即墓 碑。阡:墓道。知:(shen):况且。剑:抱。8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 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B.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 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C.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 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D.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
20、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解析 原文标点应为: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 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答案A.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B.皇考:对已死的父亲的敬称,意同先考,只是更显庄重,皇并无皇家皇室之意。C.卜吉:安葬。丧俗中,葬地和葬日皆由卜筮来决定,假设吉,方能行事,故称安葬为“卜吉”。 D.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 三甲:一甲三名,蜴“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
21、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解析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答案D.【考点链接】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阳修父亲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屡废而叹”,表现了他在执法中既怀仁德之心,又严格 依法办事。B.欧阳修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对 孩子寄予厚望,叮嘱夫人将来要把自己留下的话告诉孩子。C.欧阳修母亲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贫困中抚养教育欧阳修,常把丈夫生前事讲给他 听;在他为官后仍不忘教育他为官处世的正确态度。D.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父母尤其母亲的身 传言教分
22、不开的。解析“在公堂审理”错。答案A.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夫人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译文:(2)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译文:答案 (1)母亲发誓守节,家里贫困,母亲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生活(或:解决吃饭穿衣), 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2)我的儿子在世上不能无原那么地附和他人(或:苟且与他人保持一致),节约简朴,才能 度过将来患难的日子(或:就是用来准备度过将来患难的日子)。【参考译文】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洸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 碑,这并不是敢有意缓慢,是因为有所等待。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
23、了。母亲发誓守节,家里贫困,母亲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生活 (或:解决吃饭穿衣),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 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 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 寄托在你身上。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 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 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讲义 系列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陈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