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24295.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2429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24295.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务人员艾滋病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一、艾滋病流行现状一、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医务人员感染潜在危险性及医务人员感染潜在危险性感性认识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约43.68万例。(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甚至本人也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专家预测我国的感染人数约为74万!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01万例。性传播已占新报告病例的90%以上,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在年轻人中间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感性认识Y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Y感染只需1.4毫微升血液,只需
2、0.4毫微升血液。Y每毫升血液中含病毒就有1亿个感染剂量。你的世界Y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Y也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源暴露引起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Y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以数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没有?Y40年代首次出现了职业感染乙型肝炎的病例报道。Y1984年首次出现针刺伤引起职业感染的病例报道。Y1987年首次报道了针刺伤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职业感染的病例。我国医院现状Y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Y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Y
3、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感染的一个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Y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Y工作对象:病人Y接触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和频率高Y自我防护意识淡薄Y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艾滋病院内传播特点艾滋病院内传播特点Y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一。Y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Y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Y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常见的传播途径Y皮肤损伤:针刺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感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被暴露人员本身皮肤有伤口。Y粘膜暴露:粘膜部位如眼、鼻、口腔等接触或含有的血液、羊水
4、等。感染源Y无症状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较长,到出现临床症状平均为8-10年。Y窗口期的感染者有传染性(窗口期是指感染到体内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窗口期为2周3个月,少数可到4-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Y传染性的强弱与感染者体内的的浓度、病毒复制的活跃有关。院内感染常见人群Y护理人员:抽血、注射时针刺伤;伤口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含血体液。Y手术医生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或被缝合针刺伤。Y口腔科医生在给感染者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Y血库或化验室人员被带有病毒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伤口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Y血透人员。57例感染的医务人员职业分布(美国2000年)
5、Y42%护士Y33%检验人员Y14%医生Y11%其他人员感染概率Y不同暴露方式感染的危险性Y经皮损伤:0.33%(经皮暴露最危险)Y经粘膜损伤:0.09%Y破损皮肤:刀割伤其它锐器锐器刺伤的危害Y医务人员针刺误伤后感染、的几率:Y病原 浓度 感染机率%Y 1000-100,000.000 6.0-30.0Y 10-1000.000 2.7-6.0Y 10-1000 0.31使医务人员受到锐器误伤的操作Y重新处理针头或其它锐器Y收集用后器具(如锐器用后未及时入利器盒)Y试图将针帽重新套上Y触摸已使用的针尖或其它锐器Y医疗机构有义务采取感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医务人员可能受到的感染危险。Y1983年
6、美国制定了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指南Y1991年美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局()制定法规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保护。Y2000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防止刺伤的法令。Y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Y第一章 总 则 Y第一条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Y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
7、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Y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Y第二章 预 防 Y第四条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Y医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医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自觉做好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自觉做好职业防护。职业防护。职业感染的影响因素职业感染的影响因素Y一、病原体的种类Y二、暴露的类型Y三、病毒接种量Y四、病毒滴度Y一、病原体的种类一
8、、病原体的种类Y不同病原体职业暴露传播的危险不同病原体职业暴露传播的危险Y 病原病原 感染几率感染几率Y Y 22.030.0%Y 1.06.0%Y 1.8%Y 0.3%二、经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类型二、经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类型经皮损伤经粘膜损伤破损皮肤咬伤82.0%14.0%3.0%1.0%Y经皮损伤的器械类型Y空心锐器:60.0%(粘血的空心针最危险!)Y刀片缝合针等实心针:32%Y不明的:6.0%Y玻璃:2.0%Y三、病毒接种量Y经皮暴露于职业传播危险因素Y深部损伤:15%Y损伤器械见到血液:6.2%Y损伤时在进行动脉或静脉穿刺:4.3%Y终末期患者:5.6%Y四、病毒滴度Y 不同体液的滴
9、度Y Y 高 中 低Y 血液 精液 尿Y 血清 阴道分泌物 粪便Y 伤口渗出物 唾液 汗液Y 眼泪Y 乳汁 Y 职业暴露的免疫及血清阳转状况Y在暴露平均25天时,81%的人有急性感染症状。Y95%的感染者在6个月内出现血清阳转,平均时间为65天。Y有个别在6个月,12个月内出现血清阳转。二、院内感染的预防二、院内感染的预防坚持普通性防护原则Y在为病人进行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实施标准预防。Y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而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
10、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Y(一)、安全处置锐利器具;Y(二)、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先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净现消毒;常用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含氯消毒剂、2%双氧水、70%酒精足以灭活;Y(三)、认真洗手;Y(四)、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Y1、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Y2、疑有体液、分泌物喷溅或产生气溶胶时要戴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Y3、戴乳胶手套: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它被污染的物品时;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尸体解剖时;手套发生撕裂、刺破时应更换;手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 艾滋病 职业 暴露 预防 控制 培训 课件 2429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