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版)全套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材料(第版)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第版)全套课件.ppt(6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建 筑筑 材材 料料第1章 绪论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l 建筑材料的定义 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都统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都统称为建筑材料。称为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木材、混如:水泥、钢材、木材、混凝土、石材、砖、石灰、石膏、建筑塑料、凝土、石材、砖、石灰、石膏、建筑塑料、沥青、玻璃、建筑陶瓷等。沥青、玻璃、建筑陶瓷等。l建筑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 按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按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如表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如表1-1。表表1-1 建筑材料
2、的分类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建筑筑材材料料无无机机材材料料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钢、铁及其合金、铝及铝合金钢、铁及其合金、铝及铝合金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天然石材砂、石及石材制品砂、石及石材制品烧土制品烧土制品砖、瓦、玻璃及陶瓷制品砖、瓦、玻璃及陶瓷制品胶凝材料及制品胶凝材料及制品石灰、石膏、水泥、砂浆、混凝土石灰、石膏、水泥、砂浆、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及硅酸盐制品有有机机材材料料植物材料植物材料木材、竹材木材、竹材沥青材料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其制品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其制品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土工合成材料复复合合材
3、材料料有机材料与无机非金有机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属材料复合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属材料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复合有机涂层铝合金板、塑钢门窗等有机涂层铝合金板、塑钢门窗等 2.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分类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分类 按使用功能来分,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按使用功能来分,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功能材料三大类:功能材料三大类:(1 1)结构材料:主要是指构成结构物受力构件、)结构材料:主要是指构成结构物受力构件、用于承受荷载的
4、材料。用于承受荷载的材料。(2 2)墙体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墙体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采用的材料,有承重和非承重两类。采用的材料,有承重和非承重两类。(3 3)功能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材料,)功能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材料,用于满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适用性。用于满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适用性。二、二、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l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l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5070%l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实用、美观、耐久及造价有着重大的意义l建筑工程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对
5、材料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strength),能够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及自重;轻质(lightweight)。材料自身的质量以轻为宜(即表观密度较小),以减轻下部结构和地基的负荷;具有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durability),以减少维修费用;美观(beautiful)。用于装饰的材料,应能美化建筑,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特定功能(multi-function)。用于特殊部位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特殊功能,例如屋面材料能隔热、防水,楼板和内墙材料能隔声等。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及趋势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及趋势l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时代天然材料:木材、岩石、粘土封建时代砖、瓦、石灰、
6、三合土18世纪中叶钢材、水泥19世纪钢筋混凝土20世纪预应力混凝土、高分子材料21世纪轻质、高强、节能、高性能绿色建材 万里长城 胡夫金字塔上海金茂大厦三峡大坝l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高性能:轻质、高强、高耐久性。多功能:具备多种优异性能。节约资源、能源: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废渣、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优先开发、生产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节能型材料。环保:产品可再生循环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发展预制技术:在产品型式方面逐步提高构件化、单元化水平。四、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四、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l中国技术
7、标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建工行业标准(JG)、建材行业标 准(JC)、交通行业标准(JT)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例:GB 175 2007 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准代号 编号 批准年份 标准名称l外国技术标准国际标准: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美国国家标准:ANS(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英国标准:BS(British Standard)五、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五、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8、l任务获得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应用及检测方法正确评价、选择和使用各种常用材料l学习方法着重学好主要内容材料的技术性质和应用原料生产组成构造性质应用检验运输验收储存注意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要知道形成材料性质的内在原因和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材料性质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同一类不同品种的材料,不但要学习它们的共性,更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实验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验证基本理论,学习实验方法做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了解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而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第2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
9、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第四节第四节 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热工性质第五节第五节 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第一节第一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固体物质闭口孔隙开口口孔隙材料体积组成示意图材料体积组成示意图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定义定义 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公式式中:密度,g/cm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105+5 烘干至恒重)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将岩石粉碎磨细,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体积,材料磨得越细越好,测得的体积越接近真实体积。密
10、度定义定义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公式式中:0表观密度,g/cm或Kg/m m材料的质量,g或Kg v0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或m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对于规则形状的材料,可用量具测得其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材料,可采用静水称量法和封蜡法测定。表观密度定义定义 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公式 式中:o堆积密度,Kg/m m 材料的质量,Kg vo材料的堆积体积,m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将干燥的散粒材料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的容器来测定的。不同的装料方式,颗粒排列的松紧程度不同,材料的堆积密度又可分为自然堆积密度、紧密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
11、、堆积密度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材料名称材料名称密度密度(g/cm(g/cm3 3)表观密度表观密度(kg/m(kg/m3 3)堆积密度堆积密度(kg/m(kg/m3 3)石灰岩2.62.818002600花岗岩2.73.020002850水泥2.83.112001300混凝土用砂2.52.61 4501650混凝土用石2.62.91 4001700普通混凝土21002500粘土2.52.71 6001800钢材7.857 850铝合金2.72.92 7002 900烧结普通砖2.52.71 5001 800建筑陶瓷2.52.71 8002 500红松木1.551.604008
12、00玻璃2.452.552 4502 550泡沫塑料1050密实度定义定义 材料体积中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公式公式 密实度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D越大,材料越密实,含有孔隙的材料,密实度均小于1。二、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二、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孔隙率定义定义 材料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公式公式 孔隙率与密实度的关系:P+D=1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通常采用孔隙率表示。孔隙特征孔隙构造孔隙构造 连通的孔:彼此连通且与外界相通 封闭的孔:相互独立且与外界隔绝孔隙大小孔隙大小 微孔、细孔、大孔 封闭孔封闭孔连通孔连通孔填充率填充率定义定义 散粒材料在某种堆积体积内被其
13、颗粒填充的程度。公式公式 三、材料的填充率和空隙率三、材料的填充率和空隙率定义定义 散粒材料在某种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公式公式空隙率与填充率的关系:P+D=1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颗粒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量的依据。空隙率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材料表面被水润湿的情况,分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两类。当材料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时,材料表面就会被水所润湿。此时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三相交点处,沿水滴表面所引切线与材料表面所成夹角90,这种材料属于亲水性材料。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4、亲水性与憎水性亲水性与憎水性如果材料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于水本身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表示材料不能被水润湿。此时,润湿角90180,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大多数建筑材料,如石材、砖瓦、陶器、混凝土、木材等都属于亲水性材料,而沥青、石蜡和某些高分子材料属于憎水性材料。材料润湿边角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为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质量(或体积)占材料干燥质量(或干燥时体积)的百分比。质量吸水率:吸水性吸水性体积吸水率:材料吸水率的大小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构造特征有关。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吸湿性的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15、。含水率为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比。计算式为:吸湿性吸湿性材料在长期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计算式为:耐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是指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质。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表示。抗渗性抗渗性材料的抗渗性也可以用抗渗等级Pn来表示。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能。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n表示。n表示材料试件经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质量损失不超过5%,抗压强度降低不超过25%。n的数值越大,说明抗冻性愈好。抗冻性抗冻性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
16、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用导热系数表示。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厚度的材料,当两个相对侧面温差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热工性质导热性导热性式中:材料的导热系数(W/(mK)。Q传导的热量(J)。d材料的厚度(m)。A材料传热的面积(m2)。z传热时间(s)。t1t2材料两侧的温度差(K)。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其热传导能力越差,绝热性能越好。工程上把0.17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量。热容量用比热表示,1g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比热。比热的计算式为:式中:Q材
17、料的热容量(J)。C材料的比热容,J/(gK)。m材料的质量(g)。t1t2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热容量热容量 比热容与材料质量的积,称为材料的热容量值,即材料温度上升1K须吸收的热量或温度降低1K所放出的热量。材料比热容对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作用很大,比热容大的材料能在热流变化、采暖、空调不均衡时,缓和室内温度的波动;屋面材料也宜选用比热容大的材料。常用材料的热性质见下表。材料名称材料名称导热系数,导热系数,W/(W/(m mK K)比热容,比热容,kJ/(kJ/(kgkgK K)铜3700.38钢550.46石灰岩2.663.230.7490.846花岗岩2.913.450.7160
18、.92大理岩2.450.875普通混凝土1.80.88粘土空心砖0.640.92松木0.170.352.51玻璃2.73.260.83泡沫塑料0.031.30水0.604.187密闭空气0.0231常用材料的热性质指标常用材料的热性质指标 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体积变化。一般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下降时体积收缩。温度变形在单向尺寸上的变化称为线膨胀或线收缩,材料的热变形性常用线膨胀系数来衡量,其计算式如下:热变形性热变形性式中:线膨胀系数(1/K)。L材料的变形量(mm)。t2t1材料在升、降温前后的温度差(K)。L材料原来的长度(mm)。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一般都较小,但由于土木工程结构
19、的尺寸较大,温度变形引起的结构体积变化仍是关系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工程上常用预留伸缩缝的办法来解决温度变形问题。第四节第四节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当材料承受外力作用时,内部就产生应力。随着外力逐渐增加,应力也相应增大。直至材料内部质点间的作用力不能再抵抗这种应力时,材料即破坏,此时的极限应力值就是材料的强度。强度强度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抗折)强度。材料受力示意图(a)拉力;(b)压力;(c)剪切;(d)弯曲材料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的计算式为:式中:f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MPa F材料承受
20、的最大荷载,A材料的受力面积,mm2式中:f材料的抗弯(折)强度,MPa F材料承受的最大荷载,L两支点之间的距离,mm b材料受力截面的宽度,mm h材料受力截面的高度,mm材料的抗弯强度的计算式为: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它的组成和结构。一般说材料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另外不同的受力形式或不同的受力方向,强度也不相同。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变形随即消失,这种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弹性与塑性弹性与塑性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曲线材料受力破坏时
21、,无显著的变形而突然断裂的性质称为脆性。在常温、静荷载下具有脆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或冲击韧性。脆性与韧性脆性与韧性第五节第五节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抵抗环境的破坏作用,并保持原有性质不变、不破坏的一项综合性质。由于环境作用因素复杂,耐久性也难以用一个参数来衡量。工程上通常用材料抵抗使用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的能力来评价耐久性,如抗渗性、抗冻性、抗老化和抗碳化等性质。环境对材料的破坏作用,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不同材料受到的环境作用及程度也不相同。影
22、响材料耐久性的内在因素很多,除了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强度等因素外,材料致密程度、表面状态和孔隙特征对耐久性影响很大。工程上常用提高密实度、改善表面状态和孔隙结构的方法来提高耐久性。第3章 石 材本章内容l 第一节第一节 天然岩石的分类天然岩石的分类l 第二节第二节 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l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中常用岩石的特性与应用建筑中常用岩石的特性与应用l 第四节第四节 石材的加工类型与选用原则石材的加工类型与选用原则l 第五节第五节 人造石材人造石材 天然石材 建筑用石材 人工石材天然石材天然石材是由天然岩石开采的,经过或不经过加工而制得的石材。天然石材资源丰富,使用历史悠久
23、,是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是由天然石材建造而成,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我国的赵洲桥等。赵州桥赵州桥 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 目前,石材作为结构材料已很大程度上被钢筋混凝土、钢材所取代。由于天然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耐磨性及装饰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目前仍然相当普遍,较多的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基础和墙身等砌筑材料以及混凝土的骨料。随着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兴起,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人造花岗岩等)作为装饰材料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应用。第一节第一节 天然岩石的分类天然岩石的分类 天然岩石,通常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浆岩、沉积岩岩和变质岩变质岩三大类。一、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
24、火成岩,它因地壳变动,熔融岩浆由地壳内部上升后冷却而成。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岩浆岩又分为以下三类。1、深成岩 深成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受上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缓慢且较均匀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其矿物全部结晶且晶粒较粗,构造致密,具有抗压强度高、吸水率小、表观 密度大及抗冻性、耐磨性好等特点。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有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橄榄岩、闪长岩等。2、喷出岩 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岩喷出地表时,在压力骤减和冷却较快的条件下而形成的岩石。由于结晶条件差,多呈隐晶质或玻璃体结构。当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岩层很厚时,其结构接近深成岩。当喷出岩凝固成比较薄的岩层时,常呈多孔构造,近于火山岩。工程上常用的喷出岩有玄
25、武岩、安山岩和辉绿岩等。3、火山岩 火山岩火山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被喷到空中,急速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火山岩为玻璃体结构且呈多孔构造。如火山灰、火山渣、浮石和凝灰岩等。火山灰、火山渣可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浮石可作轻混凝土的骨料。花岗岩花岗岩辉绿岩辉绿岩闪长岩闪长岩玄武岩玄武岩二、沉积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地表的各类岩石经长期风化、搬运、沉积和再造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呈层状构造,表观密度小,空隙率和吸水率较大,强度低,耐久性也较差。根据生成条件,可分成三种:1、机械沉积岩机械沉积岩 :由自然风化而逐渐破碎松散的岩石,经风、雨、冰川、沉积等机械力的作用而重新压实或胶结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2、化学沉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材料 全套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