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二版)全套课件.ppt
《管理会计(第二版)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第二版)全套课件.ppt(1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Managerial Accounting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会计的意义一、管理会计的意义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第二节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一、管理会计的职能一、管理会计的职能预测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决策职能控制职能控制职能规划职能规划职能考核评价职能考核评价职能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二、管理会计的内容预测决策会计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
2、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二者的数据来源相同、二者的数据来源相同2、二者的最终目标一致、二者的最终目标一致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详见下页表格)(详见下页表格)特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1、核算目的 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 为内部提供会计信息2、核算重点 反映过去和现在控制现在和预测未来3、核算依据 必须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必完全遵守4、核算对象 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整个企业或责任部门、某个责任人5、核算方法 有专门的会计程序和核算方法会计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方法6、核算要求 力求精确不求精确7、核算程
3、序 固定 不固定8、编表时间 定期不要求定期9、法律效力 是正式报告具有法律效力不是正式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Managerial Accounting第二章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及变动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及变动成本法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及其分类成本性态及其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亦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成本性态亦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系。二、成本性态的分类二、成本性态的分类(一)变动成本(一)变动成本 1、定义: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定义: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
4、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2、特点:、特点:(1)、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固定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固定不变。3、分类:、分类:(1)、技术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二)固定成本(二)固定成本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的、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成本。2、特点:、特点:(1)、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5、、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2)、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按反比例变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按反比例变动。3、分类:、分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2)酌量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三)、混合成本(三)、混合成本1、定义:、定义:混合成本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2、分类:、分类:(1)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2)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3)延期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4)曲线式成本。)曲线式成本。第二节
6、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进一步分成变动成本序,采用一定的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进一步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业务量函数模型业务量函数模型的过程。的过程。函数模型:函数模型:y=a+bx其中:其中:y为成本总额,为成本总额,a为固定成本总额,为固定成本总额,b为单位变动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业务量。为业务量。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一、高低点法:一、高低点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的
7、成本及相应业务量资料,通过最高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的成本及相应业务量资料,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数点和最低点业务量,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数额的一种简便的方法。额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1、确定高低点;、确定高低点;2、计算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y高高y低)低)/(x高高x低)低)3、计算固定成本,、计算固定成本,a=y高高b x高高 或或 a=y低低 b x低低4、将求得的、将求得的a、b代入直线方程代入直线方程y=a+b x,得到成本性态分,得到成本性态分析模型析模型 例例1:某企业某年:某企业某年16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8、有关资料如下:月份的设备维修费有关资料如下:月份月份 机器工作小时机器工作小时 维修费(元)维修费(元)1 4000 550 2 4200 565 3 5000 650 4 4100 555 5 3900 540 6 4100 560运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运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解:解:确定高低点(确定高低点(5000,650),(),(3900,540)b=(650540)/(50003900)=0.1(元)(元)a=6500.15000=150(元)(元)y=150+0.1X二、散布图法:二、散布图法:是指在坐标纸上,分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是指在坐标纸上,分
9、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x以及与之以及与之相应的混合成本相应的混合成本y的坐标点,通过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的坐标点,通过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映成本变化的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映成本变化的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种方法。三、回归直线法:三、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定时期业务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历史资料,利用微是根据一定时期业务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历史资料,利用微分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分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从而确定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线方程,从而确定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a=y b xb=(n xy x
10、y)/nx2(x)2例例2:某企业某企业112月份的维修费资料如下表:月份的维修费资料如下表:月份月份 机器工作小时机器工作小时 维修费(元)维修费(元)1 8500 3700 2 7500 3500 3 9000 3800 4 9500 3900 5 10000 4000 6 11000 4200 7 10500 4000 8 9500 3800 9 11500 4200 10 12000 4300 11 13000 4500 12 12500 4400运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运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解:解:月份月份 机器工作小时(机器工作小时(x)维修费(维修费(y)xy
11、x2 1 8500 3700 31450000 72250000 2 7500 3500 26250000 56250000 3 9000 3800 34200000 81000000 4 9500 3900 37050000 90250000 5 10000 4000 40000000 100000000 6 11000 4200 46200000 121000000 7 10500 4000 42000000 110250000 8 9500 3800 36100000 90250000 9 11500 4200 48300000 132250000 10 12000 4300 51600
12、000 144000000 11 13000 4500 58500000 169000000 12 12500 4400 55000000 156250000 合计合计 124500 48300 506650000 1322750000b=(1250665000012450048300)/(121322750000124500124500)=a=(483000.178124500)/12 =2178.25 Y=2178.25+o.178 x 第三节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意义和特点一、变动成本法的意义和特点(一)意义(一)意义(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二)、变动成本法的
13、特点:1、成本分类与产品成本的构成、成本分类与产品成本的构成 内容不同;内容不同;2、在产品与产成品存货的计价不同;、在产品与产成品存货的计价不同;3、计算盈亏的公式不同、计算盈亏的公式不同 二、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法的比较二、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法的比较(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1、变动成本法要求首先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将全部成本分、变动成本法要求首先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2、全部成本法要求首先按经济职能把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全部成本法要求首先按经济职能把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14、和非生产成本。(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1、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非生产成本。2、全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包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包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只有非生产成本。只有非生产成本。例例1:甲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甲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1997年开始投产,当年产年开始投产,当年产量为量为500件,销量为件,销量为300件,期末存货为件,期末存货为200件,销售单价为件,销售单价为100
15、元元/件。当期发生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件。当期发生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当期发生的产品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当期发生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成本和期间成本。成本项成本项目目直接材直接材料料直接人直接人工工制造费制造费用用销售费销售费用用管理费管理费用用财务费财务费用用变动性变动性600040001000600300固定性固定性500010002500500总额总额60004000600016002800500解:变动成本法下:解: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产品成本=6000+4000+1000=11000(元)(元)期间成本期间成本=5000+16
16、00+2800+500=9900(元)(元)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11000/500=22(元(元/件)件)全部成本法下:全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产品成本=6000+4000+6000=16000(元)(元)期间成本期间成本=1600+2800+500=4900(元)(元)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16000/500=32(元(元/件)件)(三)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三)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1、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作为期间成本处、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不会转化为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理,不会转化为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2、全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记入
17、产品成本,并、全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记入产品成本,并要在存货和销货之间进行分配。要在存货和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例例2:根据例:根据例1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产品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货成本。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货成本。解:变动成本法下:解: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2200=4400(元)(元)本期销货成本本期销货成本=22300=6600(元)(元)全部成本法下:全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32200=6400(元)(元)本期销货成本本期销货成本=32300=9600(元)(元)(四)税前净利的计算程序不同
18、(四)税前净利的计算程序不同 1、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过程:、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过程:(1)贡献边际总额)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2)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贡献边际总额贡献边际总额 期间成本总额期间成本总额 2、全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过程:全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过程:(1)销售毛利总额)销售毛利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已销售制造成本总额已销售制造成本总额(2)税前利润)税前利润=销售毛利总额销售毛利总额 费用总额费用总额 例例3:根据例:根据例1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程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程序确定税前净利。序
19、确定税前净利。解:变动成本法下:解: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00300=30000(元)(元)变动成本变动成本=22300+600+300=7500(元)(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30000 7500=22500(元)(元)固定成本固定成本=5000+1000+2500+500=9000(元)(元)税前利润税前利润=22500 9000=13500(元)(元)全部成本法下:全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00300=30000(元)(元)销货成本销货成本=0+16000 6400=9600(元)(元)销售毛利销售毛利=30000 9600=20400(元)(元)期间成本期间成本=16
20、00+2800+500=4900(元)(元)税前利润税前利润=20400 4900=15500(元)(元)(五)损益表的编制不同(五)损益表的编制不同1、变动成本法下,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编制“贡献式贡献式”损益表。损益表。2、全部成本法下,编制、全部成本法下,编制“职能式职能式”损益表。损益表。(六)适用性不同(六)适用性不同1、全部成本法适用于财务会计系统,用来编制对外的财务、全部成本法适用于财务会计系统,用来编制对外的财务报表。报表。2、变动成本法适用于管理会计系统,用来编制企业的内部、变动成本法适用于管理会计系统,用来编制企业的内部管理报表。管理报表。三、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三
21、、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一)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一)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1、优点:、优点:(1)有利于调动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生产的积极性;(2)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2、缺点:、缺点:(1)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不仅不能反映生)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不仅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成果,反而掩盖或夸大了它们的生产业绩;产部门的真实成果,反而掩盖或夸大了它们的生产业绩;(2)采用全部成本法来确定各期的税前净利,往往使企业)采用全部成本法来确定各期的税前净利,往往使企业片面追求高产量、高产值,造成仓库积压;片面追求高产量、高产值,造成仓库积压;(
22、3)采用全部成本法不便于进行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编)采用全部成本法不便于进行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编制弹性预算;制弹性预算;(4)采用全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烦琐。)采用全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烦琐。(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1、优点:、优点:(1)采用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采用变动成本法更符合“费用和收益相配比费用和收益相配比”这一公这一公认的会计原则的要求;认的会计原则的要求;(2)采用变动成本法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采用变动成本法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3)采用变动成本法,能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环节,防)采
23、用变动成本法,能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止盲目生产;(4)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计算的工作)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计算的工作量,便于加强日常管理;量,便于加强日常管理;(5)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效益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2、缺点:、缺点:(1)成本的计算不精确;)成本的计算不精确;(2)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3)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Managerial Accou
24、nting第三章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本本-量量-利分析是成本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亦称利润分析的简称,亦称CVP分析。这是在把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析。这是在把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基础上,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经营规划和控制的一种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经营规划和控制的一种会计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二、本二、本-量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一)基本数学模型:(一)基本数学
25、模型:利润利润=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成本总额成本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总额P=PX b X a(二)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二)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 又称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又称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的金额。的金额。有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两种有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两种形式。形式。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 第二 全套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