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ciwk.pptx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ciwk.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ciwk.ppt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出口退(免)税出口退(免)税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 出口货物退(免)税,一般是指对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二、出口货物退(免)税方法二、出口货物退(免)税方法 (一)“免、抵、退”税。“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
2、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完的部分予以退税。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没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也适用这种方法。(二)“免、退”税。即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进项税额退税。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外贸企业。(三)出口环节免税不退税。即只免征增值税,其耗用的国内原材料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转入成本。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等。三、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三、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 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主要包括:企业范围、货物范围、税种、税率、计税依据、申报期限等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一)出口货
3、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业范围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是指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第一类:生产性出口企业,具体包括: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自营生产企业以及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类:外贸型出口企业,是指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流通企业。(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是指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已出口的凡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货物,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外,都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均应退还已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4、。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一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凡是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论出口企业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即使企业在财务上是否已做外销处理,也不能视改货物已出口。同样不能享受退税。3、必须在财务上做销售处理的货物。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只能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向国税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对于生产企业还必须满足第四个条件,即该货物必须是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1.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的工具、零部件、配件。2.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货物组合成成套设备的
5、货物。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种(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种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和消费税。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税为征税对象的一种间接税。消费税是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税。(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率即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它体现了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现行增值税退税率主要有17%、16%、15%、
6、13%、11%、9%、5%等七档。现行消费税退税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税的税率。(五)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五)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 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是具体计算应退(免)税额的依据和标准。1、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的来源一般有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收购、委托加工收回等。在计算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以外贸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2、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免、抵、退”税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税依据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免、抵、
7、退”税,主要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FOB)为计税依据。出口货物离岸价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CFR,CIF),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生产企业应采用当月1日(也可以是第一个工作日)或者当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限(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限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
8、抵退税。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 外贸公司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凭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增值税专用发票、加工费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按规定办理退税,退税额应按原材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外贸公司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出口,一律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有关凭证办理退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向出口企业销售产品的,可以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退税。(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算1、购进货物直接出口应退增值税计算:外贸公司购进货物直接出口,依据购进出口货
9、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计税金额及适用退税率计算应退增值税。应退增值税=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计税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计算:按原材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应退增值税。应退增值税=原材料金额原材料退税率+加工费金额退税率 外贸公司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低于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的,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计算退税;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高于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的,则按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计算退税。(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1、当
10、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当月出口)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3、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齐全)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4、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
11、理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一)出口货物退(免)税主要涉税科目设置(一)出口货物退(免)税主要涉税科目设置 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借方项目: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后,按规定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本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项目: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记载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的部分,借记:营业业务成本,贷记本科目。2、“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3、“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4、费
12、用科目 与企业出口相关的费用包括国内费用和国外费用。国内费用 国内费用一般包括:内陆运费、报检费、保管费、核销费、快递费等。国内费用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国外费用 国外费用一般包括:海运费、国外保险费、佣金等。国外费用的核算因企业出口收入计价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到岸价(CIF价)入账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离岸价(FOB价)入账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往来账中记账。5、其他应收款科目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税的税款。申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口 货物 免税 概念 ciwk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