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记忆-普通心理学分解.ppt
《第六章-记忆-普通心理学分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记忆-普通心理学分解.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记 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概念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活动的作用二、记忆活动的作用三、记忆的分类三、记忆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形象记忆、言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时间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一、记忆的概念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认和回忆三个环节。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二、记忆的作用
2、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过的动作)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促进个性的形成)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三、记忆的分类记忆类型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n按记忆内容按记忆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n按时间长短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
3、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个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n按意识参与:按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n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时间的记忆;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按记忆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
4、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逻辑记忆(抽象记忆):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情感记忆):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运动记忆: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员对
5、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按记忆内容分类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有些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认
6、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输入注意存储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编码提取第三节 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具有鲜明的形象性;3)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4)容量很大;5)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n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按输入刺激信息的原样,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短暂停留的过程。n鲜明的形象性:映象记忆n时间十分短暂:图象记忆(1秒)、声象记忆(1-4秒)n几乎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都能被登记。n感觉记忆的信息虽然持续
7、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它在刺激作用以外,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额外的、更多的时间可能。n目前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上进行。n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Memory),听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声象记忆(EchoicMemory)。n只有受到注意的那一部分,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视知觉的分析并产生意义。n“眼睛是心灵的窗户”n视网膜: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早期研究n速视器:道奇(1907)n一个视域的刺激呈现50毫秒n呈现项目少于5个时,被试能准确报告n呈现项目增多,被试通常也只报告4-5个n视觉登记的容量有限?nSperling在1960年设计的实验,通过速示器以每张50
8、ms的速度给被试看一张有9个字母的卡片,分上、中、下3行,每行3个字母。卡片呈现完之后要求被试将看到的字母报告出来,越多越好。全部报告法n斯卑林所用的实验材料:n C F X P L A N T Sn实验结果:被试一般只能报告45个字母n被试感觉看到的信息远比报告的多n信息消失以后滞留在脑中的映象还能保持一段时间n说明被试保存的项目其实比较多,只是一时不能够被完全报告出来。n全部报告法的疑问:被试实验后的报告和实验的结果之间存在差异。n在感觉记忆中,被试在脑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要比他们报告的要多些。部分报告法n实验设计与全部报告法不同在于不要求被试报告全部的字母,三行字母每行配以高、中、低三个提
9、示音,卡片呈现完毕之后,随机播放一个提示音,要求被试报告相应行的字母。nC F X P L A N T Sn实验结果:被试可以全部报告与提示音匹配行的所有字母。nXMRJnCNKPnVFLBn结果: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够报告出的字母项目数平均为9个n部分报告法的项目数量全部报告法的项目数量n两种实验表明,被试看到的字母确实多于报告的字母,但其中一部分字母在被试报告时迅速遗忘。n在部分报告法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卡片与提示音之间的时距,可以看到以下关系:n声音延迟(秒)回忆率n100毫秒80%n150毫秒:75%n300毫秒:55%n0.5秒: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相同。n
10、 确实存在一种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其容量相当大,而信息保持的时间极其短暂。n由于受到人的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性的制约,那些没有被注意的刺激信息就很快消失殆尽n视觉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0.5s以内,约为300ms。n在感觉记忆中存在信息整合现象,其过程是自动进行的,不受意识的控制n感觉记忆的容量相当大,至少为9个字母以上。视觉感觉记忆可将感觉信息存贮几百毫秒,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直接编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声象记忆n听觉信息登记n声象记忆又称为声象存储,指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n四耳人实验模型(四耳人实验模型(Moray,1965)四耳人实验模型四耳人实验模型
11、(Moray,1965)n在一个房间的四个角上分别放上四个扬声器,让被试处在当中位置,使之可以同时从4个不同声源听到声音并能区分出声源,犹如人长了4个耳朵似的,故名“四耳人”实验。n实验时,从2个、3个或4个声源同时各呈现1-4个字母。刺激完后让被试报告听到的字母。实验也分别采用完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结果也与图像感觉记忆的实验结果一样。部分报告实验成绩优于完全报告实验。nDarwin用相似的实验设计进行了“三耳人”实验,实验结果也相同。n左耳双耳右耳nB8Fn26RnLU10n部分报告实验成绩优于完全报告实验。n延迟为0秒时,部分报告的正确率为80%左右,即12*80%=9.6n全部报告只有
12、4.2个项目n延迟到0.5秒时,部分报告和全部报告基本一致。n实验结果表明:1.声象记忆也存在感觉记忆现象;2.声象记忆的容量少于图像记忆的容量;3.声象记忆的持续时间比图像记忆持续的时间长,可达4秒之久。第四节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n短时记忆是感觉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和过渡阶段。n短时记忆也是记忆研究打破单一记忆结构,使记忆结构研究出现新的内容的突破口。短时记忆的编码n编码就是对刺激信息进行简约、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认知结构的形式的加工过程(Encoding)。经过短时记忆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叫做代码(Code)。n短时记忆中,输入的刺激信息主要是以言语听觉形式(听觉代码)言
13、语听觉形式(听觉代码)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n对刺激信息的加工,主要是以听觉形式来编码并保持的。n当呈现的刺激信息是以视觉方式出现时,人们也会把它们简约和转换成能被短时记忆编码的听觉形式。n柯拉德(1964):短时记忆对刺激信息加工处理的实验。n该实验是Conrad(1963,1964)设计的。n实验一为在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n实验二为视觉呈现刺激。n实验所用的刺激为10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相似。如C和V,S和F等刺激字母呈现后,要求被试回忆字母。噪音背景听觉呈现n对字母的听觉混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将实验中使用的10个字母分为两类:nB、C、P、T、V:具有共同元音
14、i:nF、M、N、S、X:具有共同元音en由表中可以看,字母发音越接近,被试的回忆错误越大,表明在短时记忆中信息是以听觉的方式进行编码的。n即使刺激字母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的(实验2),被试在回忆时的错误仍然表现为字母声音的混淆。回忆错误实验表明:n人们在回忆时产生错误主要发生在声音相近的字母混淆上。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主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n即使使用视觉材料作为刺激,其代码也仍有听觉性质,在短时记忆中出现形声转换,而以声音形式贮存n阅读时:内部语言的作用n可以从读者的喉、舌等部位记录到的肌电图得到证实。n鉴于字母、字词的听觉代码和口语代码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语代码,因此,常将听觉的听觉的(Au
15、ditory)、口语的、口语的(Verbal)、言语的、言语的(La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单元。n语言刺激信息:字母、词、语句等n非语言的信息(如图形)无法进行听觉编码怎么办?n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也含在视觉编码,而且它出现在听觉代码之前。n在短时记忆初期,首先产生视觉编码,然后才出现形声转换。n在大量的非言语信息加工中,形声转换无法迅速进行,这时短时记忆直接以视觉方法进行编码。(见书上图6-5)视觉编码的存在影响编码的因素n觉醒状态q被试在上午11点-12点之间的工作效率最高q记忆广度的高峰在上午10点30分左右,而整个下午都在下降,晚上最低n组块n加工深度n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记忆 普通 心理学 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