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常见慢性病的防治知识知识常见慢性病的防治课程提要常见慢性病的防治课程提要一、一、什么是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的特点二、常见的慢性病二、常见的慢性病三、我国慢性病概况(流行病学)三、我国慢性病概况(流行病学)四、慢性病发生的几个阶段四、慢性病发生的几个阶段五、常见危险因素及其控制五、常见危险因素及其控制六六、几种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几种常见慢性病的防治(一)、超重(一)、超重/肥胖的防治肥胖的防治(二)、糖尿病的防治(二)、糖尿病的防治(三)、高血压病的防治(三)、高血压病的防治(四)、高脂血症的防治(四)、高脂血症的防治一、一、什么是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慢性病是
2、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慢性病是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康复训练的疾病。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的特点病因相似病因相似起病隐匿起病隐匿病程长病程长不可逆不可逆并发症多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经济负担重经济负担重二、常见的慢性病二、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大血管病)大血管病)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肥胖病肥
3、胖病 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一)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一)2004 2004 年年 10 10 月月 12 12 日,卫生部宣布的日,卫生部宣布的“中国居民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报告:超重和肥胖人口超重和肥胖人口 2.6 2.6 亿亿 高血压人口高血压人口 1.6 1.6 亿亿 血脂异常人口血脂异常人口 1.6 1.6 亿亿 血糖受损人口血糖受损人口 4000 4000 万万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二)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二)据统计,据统计,19941994年我国用于慢性病治疗费用年我国用于慢性病治疗费用高
4、达高达419419亿元,且每年以亿元,且每年以17.717.7的速度递增,的速度递增,20002000年已达年已达12611261亿元。如不实行干预措施,亿元。如不实行干预措施,我国人群慢性患病率将从我国人群慢性患病率将从19931993年的年的153153,增加到增加到20302030年的年的656656,用于慢性病的治疗,用于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将从费用将从19941994年的年的419419亿猛增到亿猛增到148947148947亿元,亿元,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三)三、我国慢性病概况(三)我国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 1、酒精酒精 2 2、血压血压 3 3、吸烟吸烟 4
5、 4、低体重低体重 5 5、室内固体燃料烟雾室内固体燃料烟雾 6 6、超重超重 7 7、胆固醇胆固醇 8 8、低水果蔬菜摄入低水果蔬菜摄入 9 9、铁缺乏铁缺乏1010、不安全饮水及卫生状况不安全饮水及卫生状况重要观念重要观念慢性病不再是单纯的富贵病,中低收入人群的患慢性病不再是单纯的富贵病,中低收入人群的患病率更高。病率更高。80%80%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40%40%以上的以上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方法也很明确。肿瘤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方法也很明确。慢性病从儿童时期即开始萌芽,预防慢病不可慢慢性病从儿童时期即开始萌芽,预防慢病不可慢慢来,需要从现
6、在做起,从娃娃抓起。慢来,需要从现在做起,从娃娃抓起。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健康的维护离不开家庭和社会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健康的维护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的参与。慢性病发生的三个阶段慢性病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即单纯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阶段。即单纯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人尚未患有任何慢性病,处于此阶段的人尚未患有任何慢性病,但如果不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注意但如果不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注意调整心理,机体会逐渐出现生物学指标的调整心理,机体会逐渐出现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甚至器质性病变异常、甚至器质性病变慢性病。慢性病。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 生物学指标异常阶段。生物学指标
7、异常阶段。此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生物学此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生物学指标开始出现异常,但通过行为改变、心指标开始出现异常,但通过行为改变、心理调节或理调节或/和药物治疗,仍可将这些生物学和药物治疗,仍可将这些生物学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防止慢性病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防止慢性病的发生。的发生。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 慢性病阶段。慢性病阶段。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如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狭窄、脑动脉血栓形成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脑动脉血栓形成等病变。病情多不可逆,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防止病情多不可逆,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再发。病情的恶化和再发
8、。慢性病发生发展模式图慢性病发生发展模式图不可改变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 性别性别 遗传遗传可改变危险因素可改变危险因素(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吸烟吸烟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 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膳食 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 血压升高(高血压)血压升高(高血压)血糖升高(糖尿病)血糖升高(糖尿病)血脂紊乱(血脂异常)血脂紊乱(血脂异常)体重增加(超重肥胖)体重增加(超重肥胖)癌前病变或更早期变化癌前病变或更早期变化慢性病慢性病(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冠心病冠心病 脑卒中脑卒中 肿瘤肿瘤 慢阻肺慢阻肺 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死亡可改变危险因素可改变危
9、险因素(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社会社会 经济经济 文化文化 环境环境常见危险因素及其控制常见危险因素及其控制危险因素的概念和种类危险因素的概念和种类危险因素的概念和种类危险因素的概念和种类凡使心脏病、脑卒中、肿瘤等慢性病的发凡使心脏病、脑卒中、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增加的因素都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病危险增加的因素都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两大类: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两大类:可改变可改变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高血压等)等)不可改变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如年龄和遗传因素)危险因素(如年龄和遗传因素)。可改变可改变危险因素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血
10、压升高可使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大,是心血压升高可使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大,是心血管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管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和眼的损害。肾功能衰竭和眼的损害。高血压检出非常简单,控制也很容易,花费也可高血压检出非常简单,控制也很容易,花费也可以很低。以很低。但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不头晕不量血压、不头但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不头晕不量血压、不头晕不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大有人在。晕不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大有人在。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11、,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死因。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死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规律用药是预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规律用药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血脂异常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TCTC)过高、低密)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过高、甘油三酯()过高、甘油三酯(TG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过低。)过低。LDL-CLDL-C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导
12、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被视为此被视为“坏的胆固醇坏的胆固醇”。HDL-CHDL-C可帮助肌体运出多余的胆固醇,因此被认为可帮助肌体运出多余的胆固醇,因此被认为是是“好的胆固醇好的胆固醇”。TGTG是肌体脂肪存在的主要形式,可为肌体提供能是肌体脂肪存在的主要形式,可为肌体提供能量,也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血中量,也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血中TGTG过高也过高也可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可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防治血脂异常的重要手段。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防治血脂异常的重要手段。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BMI)=体重体重(kg)
13、/(kg)/身高身高(m2)(m2)。BMI=24BMI=24即为超重,即为超重,BMI=28BMI=28为肥胖。为肥胖。腰围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指标,男性腰围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指标,男性=85cm=85cm,女,女性性=80cm=80cm说明存在中心性肥胖。说明存在中心性肥胖。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疾病以及心血管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疾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密切相关。病等密切相关。能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较少是导致超重肥胖的能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较少是导致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减重的法宝。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减重的法宝。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蔬菜水
14、果所含能量相对较少,而纤维素、维生素蔬菜水果所含能量相对较少,而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低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低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纤维素有助于预防胃肠道肿瘤。纤维素有助于预防胃肠道肿瘤。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内环境稳定。蔬果中的钾钙等离子对控制血压和情绪稳定也有蔬果中的钾钙等离子对控制血压和情绪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缺乏缺乏运运动动锻炼锻炼锻炼锻炼身体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决定因素,对能量平身体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决定因素,对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至关重要。衡和体重控制至关重要。锻炼锻
15、炼身体可减少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并对多身体可减少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并对多种疾病有极大的好处。例如,种疾病有极大的好处。例如,运运动动锻炼锻炼可降低血可降低血压,提高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压,提高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水平,减少结肠癌和妇女中乳腺癌的危险。血糖水平,减少结肠癌和妇女中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另外,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对提高综合体质、维持平衡心理对提高综合体质、维持平衡心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最有效的最有效的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是经常性、适当的有氧运动。是经常性、适当的有氧运动。吸烟吸烟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低于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吸烟对健康的危
16、害不低于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吸烟与多种癌症关系密切。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吸烟与多种癌症关系密切。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血管壁损害、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血管壁损害、斑块和血栓形成。吸烟还可通过降低斑块和血栓形成。吸烟还可通过降低HDL-CHDL-C水平增水平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风险。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风险。戒烟难,但完全可以做到。戒烟后,危险水平可戒烟难,但完全可以做到。戒烟后,危险水平可逐渐恢复到未吸烟时的水平。逐渐恢复到未吸烟时的水平。不可改变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年龄年龄年龄越大,发生各种慢性病的机会越大。慢性病年龄越大,发生各种慢性病的机会越大。慢性
17、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但其病变的积累往往从青少年多发生在中老年,但其病变的积累往往从青少年开始。慢性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开始。慢性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性别性别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男性多伴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男性多伴有更多的危险因素,患心血管病事件的可能性大而且早。对于肿瘤,患心血管病事件的可能性大而且早。对于肿瘤,除少数妇科肿瘤外,多数也是男性高于女性。因除少数妇科肿瘤外,多数也是男性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此男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迅速上升,并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迅速上升,并逐渐赶上同年龄段的男性。逐渐赶上同年龄段的男性
18、。遗传遗传与发病的关系与发病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均为多基因遗传病。即其遗传受很多卒中和肿瘤均为多基因遗传病。即其遗传受很多对基因控制,每个基因作用都很微弱,但有累加对基因控制,每个基因作用都很微弱,但有累加效应,即致病基因越多,则患病的可能性越大。效应,即致病基因越多,则患病的可能性越大。这类多基因遗传病同时还受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这类多基因遗传病同时还受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总和决定一个人是否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总和决定一个人是否易于患病,即易患性。这种易患性高到一定的程易于患病,即
19、易患性。这种易患性高到一定的程度(超过阈值)才会发病。度(超过阈值)才会发病。遗传遗传遗传强弱判断遗传强弱判断常见慢性病遗传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血压、常见慢性病遗传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血压、2 2型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脑卒中、肥胖、肿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脑卒中、肥胖、肿瘤。瘤。如果父母患有某种慢性病,自己患该病的可能性如果父母患有某种慢性病,自己患该病的可能性就会高于没有遗传背景者。就会高于没有遗传背景者。已发病患者与自己的亲缘关系越密切、发病时间已发病患者与自己的亲缘关系越密切、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亲属中发病人数越多,该病的越早、病情越重、亲属中发病人数越多,该病的遗传性越
20、强。遗传性越强。遗传遗传家庭聚集性家庭聚集性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成员不仅有共同的遗传背景,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成员不仅有共同的遗传背景,还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慢性病的家庭聚集还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慢性病的家庭聚集不见得主要取决于遗传。不见得主要取决于遗传。食盐摄入过多也可导致高血压的家庭聚集。在一食盐摄入过多也可导致高血压的家庭聚集。在一个食盐摄入过多的家庭,如果一家人血压都高,个食盐摄入过多的家庭,如果一家人血压都高,就不能草率下家族遗传的结论,而是需要首先减就不能草率下家族遗传的结论,而是需要首先减少食盐的摄入。少食盐的摄入。遗传遗传反对宿命反对宿命根据慢病发病的根据慢病发病的“阈值阈值”
21、理论,即便遗传度很高,理论,即便遗传度很高,如果严格控制环境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仍可如果严格控制环境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仍可以使其易患性达不到发病的阈值。以使其易患性达不到发病的阈值。越是具有遗传背景,就越是要加强对越是具有遗传背景,就越是要加强对“可干预可干预”危险因素的控制。危险因素的控制。那种只讲遗传,忽视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的观那种只讲遗传,忽视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点是完全错误的。再次强调,再次强调,80%80%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40%40%以上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以上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四、几种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四、几
22、种常见慢性病的防治(一)超重(一)超重/肥胖的防治肥胖的防治(二)糖尿病的防治(二)糖尿病的防治(三)高血压病的防治(三)高血压病的防治(四)高血脂的防治(四)高血脂的防治 (-)超重超重/肥胖肥胖防治防治概述概述超重超重/肥胖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肥胖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使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使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超重和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已有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症是心血管病、糖题。已有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症是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尿
23、病、某些癌症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素。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BMI)=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m2)(m2)BMIBMI分级分级(中国中国,成人成人)级别级别 BMI BMI 体重过低体重过低 18.5 85cm 85cm (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女性女性80cm80cm腰臀比:男性腰臀比:男性0.900.90 女性女性0.850.85我国成人超重率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22.8%,肥胖率为,肥胖率为7.1%7.1%,估计人,估计人数分别为数分别为2.02.0亿和亿和6 000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与肥胖现
24、患率分别高达30.0%30.0%和和12.3%12.3%,儿童肥胖,儿童肥胖率已达率已达8.1%8.1%,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较大幅度增长。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超重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危险因素有肥胖家族史:遗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有肥胖家族史:遗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20%进食过量、喜食高脂高能量食品进食过量、喜食高脂高能量食品运动量过少运动量过少饮食习惯: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饮食习惯: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受刺激,迷
25、走神经兴奋,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受刺激,迷走神经兴奋,食欲亢进食欲亢进内分泌与代谢异常:如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内分泌与代谢异常:如胰岛素分泌过多等超重超重/肥胖的发病先兆肥胖的发病先兆食欲亢进食欲亢进平时怕热多汗容易疲劳平时怕热多汗容易疲劳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呼吸时换气困难呼吸时换气困难嗜睡嗜睡懒于活动等懒于活动等超重超重/肥胖的应对措施肥胖的应对措施合理膳食,降低热量: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合理膳食,降低热量: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素的食物加强运动,定期检查体重加强运动,定期检查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慢性病 防治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